艺术陶瓷艺术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方向的思考

2021-04-03 00:55黄雅佩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陶瓷检验艺术

黄雅佩

河南省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河南 许昌 461000

1 引言

艺术陶瓷是指除了具备基础日用瓷使用价值的属性,还具有艺术观赏性的一类陶瓷,在这类陶瓷中,其不仅要有器物的造型美、雕塑美,还应含有绘画技艺,综合装饰技艺。艺术陶瓷在进行质量检验检测时,除了基础的商品质量关,还应具备艺术品可观赏的属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艺术陶瓷付费,也有相当多的人群开始收藏陶瓷。与此同时,艺术陶瓷的检验检测能力却远远落后,不利于整个艺术陶瓷市场和艺术陶瓷创作行业的良性发展。

2 中国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健全了陶瓷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各类陶瓷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使用性能有较为完善的标准和规程,但是,涉及到怎样的陶瓷可以转化为艺术品,成为艺术陶瓷,缺乏相关研究和标准。有部分业内人士开展了“鉴证溯源标准体系”的建设,利用溯源体系,实现陶瓷艺术品的保真鉴证。但是,这仅仅是解决了真假关,至于怎样用检验检测力量推动艺术陶瓷发展,就不单单是溯源标准体系能解决的艺术品检验检测问题了[1]。

在这里,笔者列举了艺术陶瓷检测的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

2.1 传统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指用人工肉眼观看的方式对艺术陶瓷的造型、装饰、胎釉色调、光泽、釉面缺陷、底足、底款等外观特征进行检测。

2.2 现代无损检测

根据国际材料试验协会(ASTM),无损检测被定义为在不损害陶瓷用途的前提下,采用技术手段检测、定位、测量、评价和评估的瑕疵,评估其完整性、材料性质及其组成以及测量几何特征[2]。用于陶瓷无损检测的方法除表面浸透检测外,主要有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 技术)、X 射线荧光、X 射线衍射等。其中,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将样品每一个断层面上的结构和组份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来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计算机图像重建的方法可得到样品内部的三维影像信息,可以检测出艺术陶瓷釉面气泡、裂纹、釉面结晶体分布等特征并进行记录[3]。

2.3 传统外观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检测考验检测者的专业水平,但具有个人经验的主观性,加上审美差异,并不能满足艺术陶瓷艺术性检测的公平公正。优点则是不会流入模式化的检测方式,有艺术专业鉴别力的发挥,有利于精品的出现。

2.4 现代化检测的优缺点

利用计算机检测与人工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产生数据比对,公平性较高,普及率较广,对检测人员的艺术素养要求低,可以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工具大面积推广。但与之相伴的缺点是仅适用于流水线的工业检测,泯灭部分作品的艺术性。

3 对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那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3.1 建立艺术陶瓷标准化体系

近些年,随着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陶瓷产业都成立相关的标准化委员会,通过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化框架,完善标准流程,制修订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理顺市场化机制,引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例如,中国河南部分地方标准DB41/T 1613—2018《珍珠地陈设瓷器》,是对珍珠地陈设瓷上的艺术标准进行了部分规范,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景德镇的地方标准DB36/T926—2016《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在引领景德镇艺术陶瓷标准化体系建立方面有领先优势,可以助力其艺术陶瓷产业发展。艺术陶瓷检验检测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在等级转换、艺术性评定、艺术范畴上做深一步的研究。

3.2 培养艺术陶瓷检验检测队伍人才的多样性

为增加对艺术陶瓷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适用性、兼容性和多样性,应在艺术陶瓷检验检测机构组建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如陶瓷材料学、美术学、考古学、统计学、计算机等方向多学科结合,结合地方实际和检测方向,对不同的艺术陶瓷领域动态化检测,形成检验检测的闭环,避免出现重质量轻艺术的现象,也杜绝出现唯艺术无质量的虚假艺术作品。

3.3 建立陶瓷检验检测和鉴定真伪的不同门类

笔者查阅艺术陶瓷检验检测相关的资料时发现,更多的研究者在对艺术陶瓷检验检测时,都在聚焦真伪。而真伪只是艺术特质(或者说是身份标识的一个名片),具有一锤定音的特征。其只针对出自名家或者艺术家之手才适用,如果是批量生产的陶瓷或者是散落街头的小艺术品件,是无法用鉴定真伪这个概念来界定的。因此,可以通过两个系统来建立艺术陶瓷的检验检测流程。对于已知的艺术家,或者已知的文物出土陶瓷,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数据库的建立,确定其唯一性。而对批量生产,或者无名设计者批量投产的艺术陶瓷,采用标准化检测流程,形成普通品、精品、艺术品、收藏品等级别,对于收藏品等级,建议转为鉴定而非检验检测,给予其唯一性标识,纳入数据库。在之后的流通中,可以通过这个唯一性标识,确定该艺术陶瓷的真伪,从而维护创作者的劳动投入和艺术贡献。

3.4 发挥检验检测领域美术从业者的专业力量

陶瓷艺术除了造型美、纹路美、色泽美等天然的美感外,还有再加工的美,比如融入绘画和装饰技艺的陶瓷。绘画是精神世界的表达,是一种再现性的外部观察,陶瓷烧造是以生活为基础,当两者结合时,则会实现生活世界的非现实表达的意境[5]。其不仅可以丰富陶瓷表面的装饰效果,增加艺术性,还能增加陶瓷器物本身的内在语义,陶瓷的可塑性和多样性,也因绘画多变的艺术形式,而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强现代艺术和消费者的购买力。在检验检测的过程中,由美术从业者给予艺术性的评判和艺术门类的划分,比单纯的外观检测,要更具有艺术产品说服力。作为检验检测机构,可以用科普的形式,开展标准化宣讲、艺术陶瓷欣赏、陶瓷质量普及等专业化培训,逐步建立群众从陶瓷质量到艺术陶瓷质量,再到艺术品陶瓷等级的接受度,这需要漫长的过程和专业化的训练,是检验检测领域美术从业者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4 结语

在当下陶瓷工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怎么用检验检测力量推进陶瓷艺术反映中国文化价值,创作出足以标志中国陶瓷艺术最佳风貌的作品,是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思考和推动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笔者想去倡导和推介建立艺术陶瓷检验检测体系的原因。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科普科学和科普人文同样重要,要打破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壁垒,势必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来实现。

猜你喜欢
陶瓷检验艺术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纸的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