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视角下建筑特色的设计方法研究

2021-04-03 04:24李亮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建筑物建筑设计设计师

李亮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受到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往往会在长期发展下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民族性特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现代城市建筑日益呈现趋同化的特性,导致城市建筑设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基于地域性视角进行建筑设计,既是继承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建筑设计效益、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的可行举措。

1 建筑地域性特点

1.1 地理位置特点

人类一开始建筑房屋的时候就开始充分地考虑到区域内部的地理位置因素,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寻求着不同地理位置的建筑房屋的经验。基于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使得建筑物自身可以符合区域内部的地理位置特点。从这方面来看,比较典型的就是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进行设计,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东部地区趋于平坦,中部地区以平原居多,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可以体现出建筑物的物理性特征。

1.2 气候差异特点

建筑物自身最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就体现在气候因素,也是对建筑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表现显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从早期河姆渡人的半杆栏式房屋开始,建筑物和区域内部的气候条件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而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并且冬季寒冷干燥,就出现了窑洞这种设计形式。实际上,建筑物一开始出现的基本功能就是遮风挡雨,驱炎避寒,这就为建筑自身赋予了自然属性。

1.3 绿化水化特点

建筑的地域性特点也和城市的绿化水化水平息息相关,这也是决定一个城市内部环境以及区域特征的关键[1]。实际上,由于我国气候和地形条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导致区域内部的降水差异比较大,绿化水化的情况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比较多,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但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却忽视了绿化水化的作用,使得建筑物设计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2 当前社会建筑设计误区

2.1 建筑的趋同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趋同化的特点。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使得人类的思想以及行为等日益趋同,这一点在建筑领域的表现最为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不断涌入,设计师开始追求西化而忽视了城市之间的地域性差异,导致城市自身的本土特色消失,甚至导致全球性与地域性成为互相矛盾的概念。我国城市化水平虽快速提升,但是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实用性的载体而不再具备传承文化以及特色的作用,这就导致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失去属于自己的特色。实际上,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具备自身不同的文化以及区域特色,而地域性简述就是文化以及区域特色传承的载体,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区域内部的特色文化进行设计,从而可以发扬本土文化,推进文化传承。

2.2 建筑审美的异化

所谓的建筑审美的异化指的是对区域内部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格、符号、装饰的滥用,这就导致建筑审美呈现出表面化、肤浅化的特征[2]。这种情况会导致整个建筑物非但无法传承区域内部的文化,还会起到反作用,使得特色优质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出现“四不像”的特征。另一种异化的概念,就是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审美异化。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味地追求色彩的冲击,线条的使用,给人带来色彩上的冲击却忽视建筑的根本和内在,进而导致建筑的价值大打折扣。许多建筑设计师盲目模仿西方建筑中许多伟大的建筑,过度追求建筑的代表性建筑风格与个性,缺乏将建筑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结合。众所周知,西方在建筑领域,包含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那些艺术表达,大多数为纪念性建筑,还有集体主义的表达方式,西方的建筑美学可以与集体主义完美结合,这是中国建筑设计师难以深入学习和了解的作品艺术内涵,因此坚持把这种西方的表现艺术作为一种建筑审美来改变,这无疑是对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一种限制。

3 地域性视角下建筑设计思路

3.1 适当调整和改进建筑设计

现代地域性建筑需要兼备现代化功能以及传统文化色彩,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融合当地的文化符号,对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与优化。实际上,目前我国不少建筑在设计的时候都在现代化基础上适当融入了现代化建筑的特点。例如,黄山德懋堂就是比较经典的仿古建筑,使得游客可以通过这种建筑了解徽州地区比较丰富的徽派文化,进而可以突出建筑物的地域性特征。

另外,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改变原则,进而使得不变的地域文化可以变得更加精细化,更加有利于区域内部的文化传承。实际上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要将地域文化成为现代城市化发展中的负担,导致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受到传统地域文化的阻碍,一旦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合适的标签会导致建筑物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文化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基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发展以及改革。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导致“塔”这种建筑物的发展以及演变。因此,建筑设计需要积极创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追求改变,将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结合,进而可以在传承中华传统地域文化的同时体现现代建筑的特点。

3.2 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活动的关键产物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符号,并且和人类的精神以及物质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地域特色自身是对区域内部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背景的集中展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行中,区域特色同当地文化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一个区域内部具有代表性的标志,这也是区域内部人民的文化归属感的主要来源。

3.3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历史的集中体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不少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物设计的时候认为传统和现代存在冲突,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错误的观点,没有传统,现代就成了传说中的空中楼阁,会失去自身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一味地坚持传统会导致整个区域内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陷入停滞的状态,导致区域内部发展失去希望。由此可见,现代建筑需要和传统建筑进行充分的结合,进而可以实现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进而可以推进区域文化的发展。现代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导致现代建筑在同传统建筑工艺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徽州地区关于皖南传统民居的传承和发展。在继承满足传统民居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建筑的技术,包括建筑的体量化处理、建筑构件化处理以及建筑的机理化处理,进而可以在皖南传统满足文化区传承以及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区域内部的文化传承[3]。通过对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等方面上满足现代建筑的具体需求,从而可以实现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有机统一。

3.4 全面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性

建筑的地域性,更多的是展示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反映,受文化、社会思想、自然条件等方面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色彩和区域主义。因此,考虑地域性需要全面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性,当建筑设计师从民族色彩和区域主义的角度设计一个建筑时,自然是希望建筑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性是综合的,因此必须使用适当的建筑材料、技能和方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同时应由当地工匠进行建造施工。这类建筑所反映的区域主义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和表现。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和当地工匠在需要掌握一定的施工知识,并不断地讨论施工的具体特点。避免当地工匠对设计图纸了解不足,误解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BIM模型与当地工匠进行沟通,使当地工匠对建筑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能够有更加直观的理解[4]。

3.5 秉承“旧房子新功能”的设计理念

基于地域性视角的建筑特色设计,不单纯是指建造新的建筑,同时也包括改造和维护古老的历史建筑,由于很多历史建筑建造年代久远,部分房屋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被毁。然而,这些历史遗迹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一种人类和自然几千年来和谐发展的体现。建筑设计必须在每个地区传承和发展,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能是统一的,也不能抹掉当地的建筑文化。通常,历史越长,它们的被保护价值就越大,且具有强烈的区域特征。因此,在历史建筑的建筑设计中,如何改造和维护这些古老的房屋,如何发挥旧房子的新功能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我国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点探究的设计课题。因此,建筑设计师应秉承“旧房子新功能”的理念,对原有的旧建筑外墙进行维护和加固,使其成为新建筑的维护节点。历史建筑的立面材料应遵循旧房屋砖面的统一风格,并且历史建筑的建筑设计应从立面的细节开始,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表达出历史传统以及精神特征。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阶段各地的建筑物设计呈现出了逐渐趋同的负面趋势,这就导致建筑物逐渐成为实用化功能的载体,无法凸显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基于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立足地域性视角,优化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实现地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有效融合,从而可以突出区域内部的文化特色,推进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及区域内部的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建筑物建筑设计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设计师访谈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设计师的存在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