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科重症监护室行精准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021-04-03 20:29李栋森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麻醉科介素咪定

李栋森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 北安 164092

在对肝病患者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时,将可以大幅优化对患者的手术环节,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减轻对患者肝脏功能的损坏,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肝组织[1-2]。但是,该术式的时间较长,很容易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全麻时间,还会损伤患者的脏器功能[3]。所以,就需要在术后将患者转入ICU,并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避免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害[4]。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对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并分析对患者肝功能所造成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92例,按照双盲法为患者随机分组,其中46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右美托咪定以及丙泊酚进行麻醉,其余46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其生理盐水以及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中的男女性比例为26:20,年龄区间为35岁到68岁,平均年龄为55.2(s=4.8)岁;对照组患者中的男女性比例为27:19,年龄区间为34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54.8(s=4.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后,需要密切监视患者的体温、心电图以及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并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通过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而在为患者拔管前,对观察组患者每小时为其连续注入0.5微克/千克的右美托咪定以及0.5毫克/千克的丙泊酚,对照组患者则是将右美托咪定替换为生理盐水。在患者恢复意识以及自主呼吸后,停止注入丙泊酚。在取下呼吸机后,观察患者状态30分钟,确认无异常后[5]。仍需要维持为观察组患者输注原始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接受输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检查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每毫升(32.1±3.3)皮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每毫升(41.6±4.2)皮克,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每毫升(52.0±4.3)皮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每毫升(70.0±5.2)皮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0.000;t=,P=0.000)。

3 讨 论

针对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够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大出血的问题,保证术野不受影响,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风险事件,从而将患者的病灶彻底清除[6]。同时,还能够保证患者正常的肝脏得到保留,使患者肝脏的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发挥,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7]。而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使患者能够在术中安全、无痛,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8]。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库普弗细胞将会受到刺激,该细胞因子将会激发患者出现炎症反应,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再灌注损伤[9]。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将会损害患者的气管以及细胞,抑制患者肝细胞的复制,引发患者出现组织功能障碍,尤其是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这就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肝脏[10]。而通过对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则可以避免患者出现炎症和氧化的问题,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轻对患者肾脏的损伤,对肺部炎性因子的产生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并降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从而实现保护患者肝脏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的效果更好,可以防止损害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麻醉科介素咪定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