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03 23:24覃尚红梁丽宾洋雁陆梅春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正念疗法

覃尚红,梁丽,宾洋雁,陆梅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53002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1],为临床常见疾病[2]。IBS患者大多会出现腹泻、便秘及腹胀等症状[3]。随着人们生活负担、压力的增加,IBS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4-5]。

1 发病现状与趋势

临床中,IBS的有关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可能由肠道感染、胃肠动力紊乱、肠道菌群紊乱、遗传、精神性障碍等多种因素引发[3]。尽管IBS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其病程较缓慢,且较易多次发作,治疗总体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耗费较多的医疗类资源,引起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2 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现阶段,临床中认为IBS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疾病,其中,身心方面的因素与IBS密切相关[6]。情感中枢与内分泌调节中枢处在相同的解剖位置,在情感出现改变后,会对胃肠道造成相应的影响,引发腹泻、腹痛等方面的问题。最新研究表明,脑-肠轴在IBS中起关键作用,心理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缺陷会增加IBS的严重性及伤残状况[7]。鉴于多数发病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国外主张采取一定的精神、心理治疗IBS。在“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兴的医学模式得到明确后,心理因素得到更多的关注,且与IBS密切相关。对于IBS患者,大多会出现心理异常,如程度不一的抑郁、焦虑,这类不良因素会使得病情加重,引发恶性循环。有研究者[8-10]指出,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均是IBS有关的危险因素。高宏玲等[11]指出,心理开导能促进IBS患者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得到改善。IBS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应实施心理开导,并渗入到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

3 心理护理干预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3.1 一般心理护理随着医学-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建立,日常的心理护理贯穿整个疾病的护理过程中。①护士以良好的形象和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信赖;②关心、尊重患者,用得体的称谓称呼患者;③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困惑,鼓励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等;④告诉患者IBS有关的内容,及负性情绪所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并使用分析、研究、情绪转移等有关的对策,使患者掌握精神因素对胃肠调节所带来的影响,增强患者自主调节情绪、心理应激等方面的能力;⑤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有研究表明,心理开导各项操作十分简便,仅需将常规性护理进行相应的调节[12]。

3.2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借用各类科学仪器,得到患者生理与病理所反馈的有关信息,再参照这类信息来制定相对应的训练对策,持续增强训练,使患者能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各类行为进行控制,逐步消除病理状态。在外国,有研究者指出,生物反馈能促进便秘,并使IBS有关的表现与症状最大限度得到改善[13]。在我国,有研究者指出,生物反馈可促进IBS-C患者肠道、焦虑与抑郁有关的表现与症状最大限度得到改善,且提升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由此证实,生物反馈能促进患者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14]。

3.3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指应用各类音乐或音乐元素(如声音、旋律等),在整个过程中,增加沟通,并增强学习、组织、动员等,尽可能满足患者身心、认知、社会等方面的需求。音乐疗法具有发掘患者潜在或已具有的可以让自己内、外部状态保持最为良好的作用,最后,借助防控、治疗提升生活质量[15]。音乐疗法将音乐所具有的各项实用性功能作为前提,将音乐当作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式,使患者能尽早得到康复[16]。音乐可以愉悦身心,音乐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抗抑郁、焦虑等干预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李红波等[17]对25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王和权[18]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加味四逆散结合音乐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

3.4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催眠疗法是指使用催眠让患者处在放松、意识更狭窄的状态下,再借用言语方面的暗示,以消除患者心理、病理有关障碍的心理治疗方式。催眠疗法是使用肠道指向性来进行催眠治疗[19],以改善肠道有关的表现与症状为目标,解除患者所出现的精神负担与压力、躯体化表现与症状。在实施催眠疗法前,应全方位掌握患者对该病的认知、观念、想法等,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处于浅催眠的状态下,但需在精神心理有关专家帮助下实施[20]。催眠疗法可让患者快速进入放松的状态,促进其肠感觉过敏得到纠正[21],借助中枢机制改变结肠功能以减少有关的表现与症状。Gonsalkorale等[22]对250例IBS患者实施催眠治疗,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消化道有关的症状,最大限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在治疗后,改善消化道外有关的表现与症状。因此,认为催眠疗法较药物,具有更良好的效价比和更持久的效果。有研究[7]指出,71%的IBS患者在应用催眠疗法后效果显著,在进行超出6年的追踪随访后,共81%的患者能持续性地维持效果,仅17%的患者病情有所加重。由此证实,催眠疗法具有更确切的长期效果。催眠疗法为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特点是开展相对困难,需要专业催眠师执行,病房护士不能独立执行,有较大的局限性。

3.5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是将正念医学、瑜伽训练、教学实践作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开导方式,将构建更正确的社会心理取向,培养开放、主动、不具有偏见的意识态度作为核心宗旨,对情感障碍、慢性疾病等有关的患者进行治疗后,能减少精神心理方面的负担与压力[23]。正念疗法在慢性疾病与情感障碍等有关的领域中已获得较大进步,且持续地发展。林燕妹等[24]研究表明,正念疗法心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IBS患者改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正念疗法的实施应在经过专业培训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典型正念疗法所需周期较长,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接受和掌握度不如年轻患者,开展难度系数大,应进一步改良。

3.6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式[25]。CBT能转变患者自身的行为、思维等,使患者获得更正确的认知,辅助患者清除所有不良信念,进而清除全部不良情绪。先找到患者所具有的不合理的行为、观念、想法等,再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借助开导、减少负担与压力、自主管理等相关方式,转变患者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提升其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对IBS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比较成熟的治疗内容及步骤包括认知行为教育、情绪作用认识ABC理论、分享心情日记、识别负性自动想法、认知重建、场景暴露及应对练习、问题解决策略、预防复发策略等。IBS患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疾病特点,会造成患者认为有可能是器质性变甚至是恶心肿瘤的错误观念,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的负面性心理。患者本身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随着病情的迁延难愈,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康复。只有通过认知疗法改变观念,继而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等。李泓涛等[26]选取120例IBS患者,治疗组使用心理行为疗法,对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各项症状与表现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由此证实,在进行治疗期间,使用心理行为疗法,能增强治疗效果、质量,保障预后。成媛媛等[27]对患者开展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指出患者各项症状与表现均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且焦虑与抑郁也有所缓解,改善生活质量。由此证实,重建更正确的认知行为对于IBS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心理状态更稳定。因此,认知行为治疗应用到功能性肠病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高效性。

4 进展研究

由于引发IBS的各类因素较多,且较易出现复发,因此,对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均造成较多不良影响。通过现有研究表明,心理学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药物对于IBS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难治性IBS患者,应用这一疗法可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尽管心理学疗法治疗IBS患者效果显著,但其形式较单一,且仍未有更充足的证据支持其对IBS的效果,未来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与分析。

5 小结

IBS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一类疾病,社会、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均易引发该病,其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常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患者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将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已得到临床广泛关注。各项现代医学模式得到改变,心理方面的因素与IBS密切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应由单一性护理变成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有研究者[28]指出,心理开导对比单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IBS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效果,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实施相关治疗后,还应开展心理开导,以提高IBS患者的生活质量[29]。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正念疗法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