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医学科普工作现状和改进方法

2021-04-04 08:25谭秋生迟文烁顾卓艺胡艳茅晓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苏州地区科普活动医学会

谭秋生,迟文烁,顾卓艺,胡艳,茅晓风

1.苏州市卫生计生系统学会联络服务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2.苏州科技城医院科技处,江苏苏州 215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加大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9月,江苏省医学会举办了2019年江苏省“医师登台科普秀”大赛,大赛旨在动员和支持江苏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造就和培养一支能“科”能“普”的医师队伍。 苏州市医学会积极组织苏州地区初赛,取得较好成绩。 结合苏州市医学会在医学科普方面的实际工作,发现现阶段的医疗科普活动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资金管理问题、医学科普资源配置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建议苏州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分别加强现代社会医疗科普的资金管理,提出相应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地区科普优秀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优化配置医学科普资源,不断提升苏州地区医疗科普水平,致力于提升地区人民医疗卫生素养[1]。

1 “健康教育百千万”,医学科普工作现状

1.1 医学科普工作发展情况

自2018年起,苏州市医学会即启动实施苏州市医学会公众健康教育“百千万”行动,主动开展市民健康科普教育,强化苏州市医学会健康科普能力,提升苏州市民健康素养。活动形式以健康科普讲座为主,辅以病友会、电台网络直播、广播热线、微信有奖问卷等形式,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和平台,与社区、学校、媒体、企事业单位等机构部门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科普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升群众健康意识水平,强化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提倡健康生活。市医学会作为活动主办方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化督导改进,不断提高健康科普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在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健康科普百千万”活动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建立了标准化健康科普课件档案,培训了一批健康科普讲师;开展“百万市民”受益的健康科普活动。但是,结合苏州地区医学科普开展情况可以发现,虽然苏州地区一直尝试拓展医疗科普活动渠道,提升地区科普水平,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完善的医学科普推广系统,大量的“科普知识”充斥于人们的社交平台、小区推广中,一些“虚假信息”“错误知识”混杂其中,误导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对健康常识产生错误认知[2]。

因此,构建苏州地区医学科普知识推广体系极为重要,为了改善人们盲目求医、讳疾忌医的情况,传播正确医疗卫生知识,促使人们了解到正确医疗常识,对于维护地区人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苏州市医学会、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一直致力开展的工作。

1.2 医学科普工作现存问题

①医疗科普工作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由于苏州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普经费投入呈现出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状态,医疗科普工作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支撑条件逐渐提升。但是,结合2018年我国科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社会科普经费中医疗科普经费占比较小,且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接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区医学科普活动的发展,不利于拓展更多的现代化科普渠道,开展大量的科普活动[3]。 苏州地区科普经费的投入相较于其他类别政府支出所占比例也存在同样限制,不足以持续有效地支持举办大型系列活动。

②缺乏专业优秀人才。 在科普活动中,需要具备场地、经费、人员、传媒与活动计划5 要素,其中人员是决定科普活动质量的主要要素,高素养的医疗卫生科普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医学科普活动,是医学科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2018—2020年,苏州市的医学科普人员数量持续上涨,但是总数量仍然较少,难以支撑地区医学科普活动需求,如何有效调动医学领域人员参与科普活动,致力于医学科普积极性,是当下需要重点思考的主要问题。

③医学科普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形式是实现医学科普推广的重要媒介,是倡导健康生活、传播科学医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渠道。在现阶段的医疗科普工作中,更多的科普活动形式为科普展览、医学知识讲座、青少年医学竞技比赛等,活动形式呈现出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且缺乏创新,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降低了医学科普的活动效用。活动形式的不同也限制了医学科普活动效果评价指标的完善与发展,难以进一步拓展科普活动深度,不利于地区医疗科普事业的发展与进步[4]。

2 “致力前行”,医学科普现存问题改进方法

2.1 加强资金管理,构建健全资金投入体系

要想实现现代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医疗科普工作资金来源的管理,从根源上把握医学科普发展方向。考虑到现阶段医学科普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资金来源的管理,提出科学的激励措施,鼓励社会企业、社会医疗机构、个人等以多种形式为医学科普提供资金、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支持,比如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可以鼓励更多的医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医学科普中,从而降低基础人工成本,将有限的资金应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可以鼓励社会中的各医疗机械、药品、私立医院等以提供无偿服务与设备支持的方式参与到医疗科普中,还可以鼓励社会企业为医疗科普投入一定资金,从而形成健全的医疗科普资金与资源管理体系,为医疗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

2.2 提出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科普积极性

结合现阶段的医学科普人才队伍构成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科普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很难保证科普活动定期和持续开展。与此同时,大部分医学科普人员参加科普活动无激励机制,不仅占用自身工作时间,且无劳动报酬,不利于开展医学科普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建议构建健全医学科普机制激励体系,将医学科普活动计入医疗工作量,并在职称评审中占加分项,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使一些一流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医学科普策划专业人员能够主动融入医学科普机构中,以此保证医学科普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此外,关于激励机制,建议进一步融入医学科普效果评价模块,通过评价科普活动效果调动人员科普热情,促进医学科普工作的发展[6]。

2.3 构建共享机制,优化配置医学科普资源

要想实现现代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还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医学科普资源,实现资源的均衡与共享。考虑到现阶段医学科普工作形式的单一、活动内容的同质化情况,结合不同部门之间医学科普资源内容的重复、混乱与分散的实际情况,建议进一步构建统一、有效、系统的医学科普资源管理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搜集各地区的医学科普资源,统一汇总整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分类、分析、归纳、构建模块单元、统一开放、授权调用等方式,实现医学科普资源在国内的共享与流通,以此提升医学科普资源利用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学科普活动。关于这一点,可以结合现阶段的数字化技术,构建苏州市区域内统一的医学科普资源统一分类编号,同时设置医学科普知识审查体系,保证内容正确、规范之后才能够录入与使用,同时将其作为各区开展医学科普活动传播的重要资源与审批体系,保证社会医学科普活动内容均符合系统标准,以此规范医学科普事业,避免人民群众学习到错误的医学知识[7]。

3 “遍地开花”,推动现代医学科普工作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分别从微信、微博、QQ 群、网络平台、公众号、小视频等多种渠道入手,构建多样化的医学科普媒体体系,拓展医学科普空间,提升医学科普的信息传播能力与实效性[8]。

3.1 组织活动竞演会,丰富医学科普内容

要想实现现代医学科普工作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建议以医院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服务行动竞演会,鼓励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到医学科普活动中,通过医学科普反映现代社会的医疗卫生常识问题与自我保护问题,将不同的问题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现于人们眼前,构建沉浸式情境,促使地区人民群众能够通过观看竞演会强化自身感受,更好地学习医学常识与健康知识。如苏州科技城医院开展的“科医主任大讲堂”特色科普宣传活动,结合苏州高新区居民较为关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健康宣教,促使地区人民能够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9]。

3.2 动员医学会成员单位参与,完善医学科普宣传体系

要想实现现代医学科普工作“遍地开花”,还需要医学会成员单位,如各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 ①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也是医学科普宣教的主要对象,有针对性;②科普形式和内容更多样化。通过运营医院抖音号或播放健康教育短片,发布健康科普知识的方法,直接影响就诊群众的思想认知,提升受众的医学知识水平,强化人们的健康素养[10]。

3.3 构建“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推动医学科普的现代化发展

要想实现现代医学科普工作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开展医学科普工作的主要工具。 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汇总以往的科学科普活动记录,搭建“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如苏州市医学会运营的“苏州市医学会”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医学科普专栏,下设了“医学科普”“科普预告”和“医学直播”栏目,将以往的记录、资料全部融入平台中,同时定期更新平台内的医学知识,促使人们能够足不出户了解科学医疗常识,解决了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科普活动的问题[11]。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科普活动能够有效推广各种医疗常识、帮助人们更好地普及卫生小知识,提升人民的健康与卫生素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维护自身身体健康。结合现阶段苏州地区医疗科普活动开展问题,建议工作人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优化地区科普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医疗科普水平。此外,建议工作人员积极拓展医疗科普活动形式,通过健康宣教短片、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等不同的形式传递健康常识,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帮助人们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最终提升该地区人民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苏州地区科普活动医学会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Lithuanian Sleep Medicine Society
意大利睡眠医学会
立陶宛睡眠医学会
朱顶红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办学典型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