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2021-04-06 12:30陈亦男吕婷婷张广栗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直方图环境工程疫情

陈亦男 吕婷婷 张广栗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翻转课堂最初的提出是在美国的一所中学,它的理念就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先学后教”,在如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依托信息化平台,融入互联网思维,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付诸实践。

1 疫情对翻转课堂的推动及影响

2020年的春季学期,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迫使全国的高校共同迈出了线上教学的脚步。在经过最初的适应期后,教师很快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线上平台,有人使用全程直播授课的方式,也有人使用其他高校建设完成的“慕课”课程,甚至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中的课程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异步SPOC课程[1]。

直播授课和原始的线上课堂最为相近,但是不易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无法获知学生是否能够全神贯注跟随课程进度。使用平台上建设完成的MOOC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课上可以用来完成答疑和课后作业。但是这对于上课的周学时原本就比较大的专业来说大大增加了课下的负担。建立SPOC课程能够完成在线视频学习和习题,方便老师完全的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直观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需要支付一定费用。

经过反复对比,笔者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了类似SPOC课程的自主安排进度和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2 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

笔者所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本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思维、编程思想,学会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解决问题,构建程序,以期最终能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

笔者以环境工程专业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18级学生采取了线下机房授课的方式,19级学生采取了线上翻转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成绩考核几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和变化,加强学生课前学习,课堂互动,课后扩展,多方面考核成绩等做法,努力从教师的教法设计到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全面的提升[2]。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效果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环境工程专业18级和19级各有59名学生参加本门课程的学习,18级有58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中等人数最占比最多,19级有59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最终的考核中成绩良好人数占比最多[3]。

图1 环境工程专业18级成绩分析直方图

图2 环境工程专业19级成绩分析直方图

上图是两个年级的成绩分析直方图。从中可以看出采用线上翻转课堂教学后,大大提升了学生成绩的优良率,同时也因为考核手段多样,降低了不及格的人数,可以说如果仅仅从学习效果角度评价的话翻转课堂的效果是优于传统线下教学的。而从学生四个分项的成绩考试中,也可以看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得到了提升,作业质量也有提高,而且通过互评和订正,也使得内化学习的效果发挥得更好。在教学内容上也更丰富,学生反馈更好。

近一年来在线教学的迅猛发展有疫情推动的结果,但是在今年的实际发展和应用中不能完全照搬疫情期间的做法,应该说在科学的建设和管理下,可以实现比疫情期间更为高效和多面的教学手段以及管理模式,更好地将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推动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直方图环境工程疫情
符合差分隐私的流数据统计直方图发布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战疫情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基于FPGA的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算法设计及实现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