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柏坡精神的时代特质和现实价值

2021-04-06 03:22宁克强吴凡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实价值文化自信

宁克强 吴凡

[摘要]西柏坡精神孕育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期,展现了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独特精神内涵,其自信、自强与自我反省的忧患意识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们对于革命文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寻心理,借此培养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可以实现西柏坡精神的新时代文化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西柏坡精神;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3-0031-04

一、西柏坡精神的文化基础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西柏坡精神产生于革命即将胜利的特殊时期,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的时代产物,在即将开启社会主义新篇章之际再一次展现了中国革命的生命力。

(一)西柏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时代成果

自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实践的核心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革命面貌。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152作为革命任务。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乡村向城市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局部执政向全面执政的转折,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内涵和时代方向。正如马克思在1850年的《共产主义者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所说“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是不断革命的”[1]404,正是这种不断革命的理论特质,成为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内生动力。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理论的具体实现,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哺育使得西柏坡精神快速成长了起来,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长为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

(二)西柏坡精神是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

“在党和人民的伟大革命斗争中所孕育出来的红色基因,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价值追求”[2]。西柏坡时期是我党革命斗争和成长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在“赶考路上”承继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力量,以統一战线作为武器,巩固了工农联盟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以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优势一鼓作气消灭了蒋介石的再生力量,并使我国调转农业国的老旧思维,转向了崭新的工业国时代。在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理念中,建立了西柏坡时期的坚定自信,在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中秉承着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西柏坡精神及继之形成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是站在革命文化的肩膀上发展而来的,在传承革命文化和弘扬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体现着西柏坡精神所特有的价值内涵。

(三)西柏坡精神是植根于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实践成果

自1947年3月中央工委入驻西柏坡,历史便赋予了党最重要的时代使命。面对抗日战争后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的心理需求,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让步,但是蒋介石的背信弃义使得战争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手段。面对军事力量较强的敌人,共产党人以敢于开展战略决战,敢于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先后组织了气势磅礴的三大战役,在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折的过程中展现了其果敢自信的革命斗争精神。同时,为解决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7月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力量的精神指导下,摧毁了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得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体现了共产党人根植于群众、主动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精神。在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成就与经验的积累,成为向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转变的重要前提,孕育了继往开来的西柏坡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特质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包括“两个敢于”精神、“两个善于”和“两个务必”精神,展现了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独特精神特质。

(一)坚定的自信心

坚定的自信心是西柏坡精神中最基本的时代特质,不同于其他革命时期依附于历史使命的信念感,在土地革命的成功推行和三大战役胜利背景下,传统的革命信念感得到了巩固和激励,转变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自信心。

井冈山时期的共产党人成功地从国民党的反革命大屠杀中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强烈的时代信念感使然,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体现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政治决心与革命信念。这种信念感依附于历史进程与集体荣誉,但是在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时,是远远不能拥有自信的精神状态的。到了西柏坡时期,战争形式已经发生了关键的转变,解放军的军事优势逐渐显现了出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战略反攻的实力。随着土地改革政策的有效推行,各界学者和工农兵联合我党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也得到了一部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信任,使得人才储备力量大大增强。与此同时,我党击破了多次国民党的重点围攻,歼灭了国民党军队数万人,这大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喊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3]的口号,这种敢于斗争的精神口号标志着共产党结束了以往被压制的局面,开始以独立自主和彻底革命的态度发起武装斗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自己的命运,应当也必须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4]。在实力增强、前途明朗的西柏坡时期,坚定的自信成为此时文化精神的独特象征。

(二)可贵的自强精神

区别于其他革命时期的斗争状态,西柏坡时期承载着对和平时代的希望。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的“两个善于”即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体现的是在战争局势稳定,实力优势明显的状态下,破除老旧思路寻求新发展的自强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三光”政策与军事优势压迫下,救亡图存、寻求民族出路成为当时主要的任务。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仍然具有较大的军事储备力量的优势。而在1947年“千里挺进大别山”后,战争走向就此改变,中共中央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进而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强精神对于战局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当前的胜利仅仅是一篇序幕,在以后更长的路途中,我们不仅可以活下去,还可以活得比其他国家更好一些”[5]。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更是将西柏坡精神中的自强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以西柏坡时期作为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已经由原来谋求生路、艰苦奋斗的抗争状态,转变为图求打破旧世界,寻求新世界的自强责任感。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不仅是利用战争的力量摧毁旧中国,更是以传播新思想、新政治制度为中心的圆梦之举。中国共产党在轰轰烈烈的决战与土地改革中彻底摧毁蒋介石的再生力量,打造了新的政治战略与经济方针,为建设新中国而不断努力。以往谋求生存的抗争精神转变为追求新世界的自强精神,这种自强精神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的品质,是西柏坡精神的特有内涵。

(三)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从艰难困苦和挫折与失败中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随着历史任务的改变,处于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对革命即将成功,胜利即将到来的巨大喜悦,没有忘乎所以,而是以克己自省的忧患意识,提出了在执掌政权后,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西柏坡时期的“两个务必”为表征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全国胜利的必要条件。

这种忧患意识,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历史转折点和关键期时清醒的防范危机的意识,是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而主动、自发地进行思想或制度上革新的意识。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为扩大自身影响力寻求同盟者,与国民党达成了合作。但是由于多方矛盾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结论中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面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与日益恶化的战争形势,共产党迫不得已开始“迁徙”式的战略转移,使得整个军队在湘西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生死存亡之际党内领军人物开始思想上的觉醒,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以独立的姿态领导了革命,忧患意识的氛围越发浓郁起来。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自身的政治建设,于是整党运动成为提升忧患意识的重要标志。在即将胜利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保证党内纯洁,保证队伍始终站在群众一方,是解决土地问题和实现战争胜利的关键”[6]。强烈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抵御外部风险,提高党内作风建设的关键。西柏坡精神中的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即将胜利局面的冷静思考,而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则是在总结多年革命战争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告诫。正是凭借着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最终帮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革命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时至今日,西柏坡时期强烈的忧患意识仍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永续动力的精神力量和寶贵财富。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柏坡精神的现实价值

挖掘西柏坡精神特质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国革命时期创造出来的主体智慧的认同,推进西柏坡精神的内化发展,是展现新时代文化价值和实现文化自信的需要。

(一)自信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

文化认同指的是长期处在同一文化体制下的社会成员,对文化内容价值的认可与肯定,是最终形成文化自信的中心环节。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时代,西柏坡精神的自信特质焕发着新的生机,成为了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自信建立在对某种制度或者价值观念的认可过程中,进而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巨大能量。首先,西柏坡时期,在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逐渐提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自信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西柏坡时期的‘两个务必精神,对于新时期党内的先进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称其为‘进京赶考,但是在新的环境和挑战下,我们党的‘赶考尚未结束”[7]。源于西柏坡精神的自信心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取得文化认同的基础。对长期革命中形成的文化底蕴持认同态度,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依托。对中华文明史的自信,也是对革命价值的自信,这不仅仅是历史沉淀的结果,更是在新时代搭建文化自信的源泉。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文化交流是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的必然手段,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以高度的自信引领新的时代发展潮流,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实现文化认同并不是一味地扬长避短,而是以包容的姿态展现专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定力,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展现中国智慧与中国风貌,进而实现凝聚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共识。

(二)自强是提升文化自觉的魂魄

文化自觉是文化内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独立的认知体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局势展开了深度的思考,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两个善于”的口号,以自强的姿态展现了专属于西柏坡精神的优秀品格,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在新一轮革命技术深入发展的新时代,自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新的挑战和机遇接踵而来,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7]。登上时代的顺风车,将西柏坡时期的自强精神转变为现实力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正值建党百年之际,人们在特殊时期所被激发出来的巨大情绪潜力,更需要有受到历史认可的革命文化作为依托,进而展现社会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以奋发图强、不畏艰难的精神迎接新挑战。文化的内涵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单纯吸收西柏坡精神的营养,而不进行传播手段和理念的创新,自强精神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要求的逐渐提升,文化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空间。而传播西柏坡精神内涵,扩充人们对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认知,正是需要依靠文化事业的发展,将西柏坡巡回展览和附属产业链扩大化,突出展现西柏坡精神中的自强力量和风采,把西柏坡时期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新的经济力量,以其独特的渲染力实现文化认同向文化自觉的转变。

(三)增强忧患意识是生成文化价值的手段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会通过内化发展形成文化自觉,最终变现为对文化价值的追寻。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价值的自信,西柏坡时期抓住时代走向,在斗争中形成了“两个务必”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价值的追求。伴随着《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利推行,整党运动的开展更是体现了共产党人在面对新革命高潮时的忧患意识,保证了党内建设的纯洁性和有效性。

革命文化是在历史不断推进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相应文化价值体系在形成之初可以较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水平。但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原有的文化价值并不能适应当下文化发展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产生突破原有文化价值体系的想法。所以,一味地推崇原有文化体系中的既定价值,会导致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和质疑,造成文化危机。而以时代的眼光对革命文化持有反省的态度,不断利用新思路和新技术来突破传统文化价值创造的瓶颈,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革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搭建文化价值体系,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力量。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西柏坡精神中的重要特质,其丰富的政治理念与价值内涵成为拓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体系空间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7-02 (2).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

[5]李建强.西柏坡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132.

[6]李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N].人民日报, 2013-07-14 (1).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07-14(02).

责任编辑:邓小龙

猜你喜欢
现实价值文化自信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低星级酒店员工晋升制度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