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遭遇网络诈骗不该被嘲笑

2021-04-06 03:50史洪举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论调博士生骗局

近日,博士生被诈骗10万余元一事,引发网友关注。骗子以被害人网上有贷款记录需要取消否则影响信用为由,诱导被害人办理多种网络贷款业务,并将贷款转入骗子提供的账户。由于遭遇网络诈骗的被害人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博士生,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不乏嘲讽之声。

一名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却陷入网络骗局,尽管该博士生所遭遇的网络诈骗手法并不鲜见,却还是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博士生应该是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该陷入如此低级的骗局。但现实证明,在五花八门、随时更新的骗局面前,谁都可能不幸中招。因此,对任何被害人都不该嘲讽,而应以持久、严厉的打击态势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嘲讽被害者的论调颇为流行。如将上当受骗者归责于被害者常识匮乏、贪图便宜、胆小怕事。特别是,当很多被骗者系博士、名人等社会精英时,被害人更容易受到嘲讽、戏谑。一些网友似乎从中找到了心理平衡和精神补偿,大肆發表“高学历不过如此”“读书无用”的言论。

这种论调的错误在于颠倒了因果关系和无视社会常识。因为,无论是涉世未深的学生还是落伍于时代的老年群体,均有相应的生活习惯和阅历,这些都不该被歧视。而且,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分工精细化,某行业的常识很可能是其他行业的“天书”。一些常年从事科研的博士,未必能够识破骗局。

嘲讽网络诈骗被害者既无知又无聊。打击网络诈骗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相关部门势必将电信网络诈骗视为全民公敌,编织一张防范打击诈骗的精密网络。

(摘自《北京青年报》3.11史洪举/文)

猜你喜欢
论调博士生骗局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揭秘全国各地的骗局
欺世骗局
迎春佳作
中国博士生的苦与乐
那些永不过时的“骗局”
到底怎么对自己
为何导师成了压垮杨宝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狸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