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线巡回》: 八路军抗战史的一页

2021-04-07 10:42熊飞宇
红岩春秋 2021年3期
关键词:贝特华北前线

熊飞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风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此期间,不少外国来华人士,以第三方视角,真实记录下共产党人的战斗场景。《北线巡回》(生活书店1939年6月初版)正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外國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

《北线巡回》作者为詹姆斯·贝特兰,或译勃脱兰、勃脱拉等,英国记者。1910年生于新西兰,毕业于奥克兰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任新西兰维多利亚学院英文讲师。1932年入牛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1936年1月,贝特兰到北平,担任《每日先驱报》《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记者。他曾采访西安事变,后据第一手材料写成《中国的新生》。1937年,该书在英国首次出版,书名《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1938年又在美国出版,书名改为《中国的第一幕:西安兵变》。该书经林淡秋翻译,于1939年1月由上海文缘出版社初版,上海译报图书部发行,内封印“西安事变的真实纪录:中国的新生”。

1937年10月,贝特兰秘密前往延安,是第一个访问延安的英国人。毛泽东与贝特兰的谈话,曾以《毛泽东与英国记者贝特兰之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之名,发表于《解放》周刊第1卷第23期,内容涉及“共产党与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情况与教训”“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中的投降主义”“民主制度与抗日战争”五个方面,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其后,贝特兰去山西的八路军部队和华北前线采访,先后访问过朱德、贺龙等人。其间,他撰写了第二部报道中国的书,于1939年1月在英国出版,书名《华北前线》。同年出版的美国版更名为《没有被征服的人:在华北战斗农民中间一年惊险生活的日记》。

1939年4月5日,上海《新时代》半月刊创刊号对《华北前线》始有介绍。编者指出,贝特兰在北平沦陷后,“绕道山东半岛西行入延安,与八路军朝夕相处,随军出发山西前线约有六月之久,因得尽悉华北人民在这‘世界上第一支神出鬼没的军队的影响之下,‘恢复了他们的抗敌信心,抓住了敌人的弱点,而展开了‘世界上最广大的游击战争”。这部30万字(一说25万字)的作品,“把芦沟桥事变发生以来,一年半的中日两国的全貌,展露于读者之前”。作者“特别着重于华北”,是因为在他看来,“北方,尤其是西北,是紧握着中国胜利之门的钥匙”。作品是“力的描写”,是“血的叙述”,同时“又是一面真理的镜子”,将使抵抗侵略者,加强胜利的信念,使“法西斯的跳梁小丑早日敛迹”。

创刊号还刊有《华北前线》的目录,并由郭根选译其中的《岛国的人民》。5月5日,《新时代》第1卷第3期又选译其中的《萧克自传》,署“贝曲峦译述,郭根转译”。5月20日的第4期,改由精一选译其中的《八路军访问记(华北前线之一)》;6月5日,第5期再刊精一译《黄帝陵》,并在目录中注明“华北前线——长篇连载”,不过此后则未见续载。郭根和精一均为《新时代》特约撰述人。

郭根选译的《萧克自传》之所以中断,大约是因为1939年4月8日,上海《华美》周刊自第1卷第48期开始连载其翻译。叶山在《编后》中宣告:“《华北前线》本期起在本刊发展(表),这是J. Bertram继《中国的新生》后的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写日本侵略战发动时的疯狂,和二十个月作战后的苦闷,非常真切,值得读者注意。”

连载止于第2卷第9期,其《编后》亦有说明:“《华北前线》,是一部值得注意的有价值的作品,各方翻译者颇多,本刊首先发表,已尽为读者谋‘先睹为快之责,现单行本已有出版,故本刊亦于本期结束。”译者郭根为“极富朝气之文学作家,对英文又素具根底”,故其译品,“对原作极尽忠实介绍之能事”,且文笔“流畅秀丽,引人入胜”。

所谓“单行本”,据散木之说,新时代半月刊社曾出版郭根译本,但几无从见。更常见的则是文缘出版社1939年5月25日所出版本。后者经林淙、蒯思壎、蒋天佐、光灵、林淡秋、黄峰翻译,林淡秋校阅,由译报图书部发行。全书总计“二十五万言,名贵插图十余幅”。卷末有林淡秋的《校后》,作于1939年5月30日。

《华北前线》出版时,曾发行购书预约券,称其为“《中国的新生》续篇”,并誉之为“中日战争的全面写照,报告文学的坚实丰碑”。1939年6月12日,《申报》第六版刊有文俞的《“朝日不升了”——读〈华北前线〉》,同样指出应将其当作“报告文学的巨著而阅读和珍视”;其写作特点,在于“作者记下了平津揭幕战、平型关、忻口、阳明堡的战役,然而只是抽象的细线”;对毛泽东、朱德、贺龙、萧克、刘少奇、王震、赵承绶等的特写,虽“十分灵活,但也只略具须眉”。看看贝特兰笔下的贺龙:

一个光圆的脑袋,安顿在那强有力的两肩之中,一双被眼皮遮得有点特别样子的眼睛,在宁静中显着抑郁的神情,但此刻却为了不自主的欢忻而发着亮。一张相当大的嘴,留着一抹黑胡须,他全身流露着一种无穷尽的活力,特别是在那刚强的南方人的姿势上看得出来。还有那像是囚在笼里的豹子一样上下跨着大步踱着的步伐,也可以看出来(贺龙是永远不能安安静静多坐一会的),此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一个天生的农民领袖或一个游击队的指挥者。

“至于疏写日人的凶残,太原的溃退,新群众的兴起,都同样是许多侧面,许多‘琐细”“然而那些都不是偶然的现象,却用以透露那必然”“作者走进破碎支离的晋局”“终于看见中国的新生,胜利的必然”。

1986年7月,《华北前线》被收入“外国人看中国抗战”丛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署“[英]詹姆斯·贝特兰著,林淡秋等译”。2015年3月,又被收入丛书“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署“[新西兰]勃脱兰著,伍权民译”。

对贝特兰及其著作,当时重庆的《新华日报》给予很高评价:

英国援华会委员、名记者、著作家——贝特兰先生,是一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青年学者。其第一部关于中国问题的著作《西安事变》一书,中文译本名《中国的新生》,把正在由分崩离析走进团结御侮的中国,向全欧人民作了一番新的介绍,在这里他指出了中华民族更生的道路及其伟大的前途。从此欧洲人民特别是英国的“绅士”们对中国过去一贯的腐旧的估计过低的传统观念,有了一个新的转变。贝特兰一直在中国逗留到芦沟桥头燃起了解放的烽火以后,他这才相信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得到了事实的证明。这才带着兴奋乐观的情绪回到英国,而完成了他对中国问题的第二部著作《华北前线》。这是他亲身经历的关于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忠实报道。从那时起,贝特兰说:“我深信中国必定胜利的。”不但如此,他对中国胜利的坚定信念,从那时起,已经由他忠实报道和生动的描写,便在全英甚至全欧人民的深心,播种下不可磨灭种子,而英国的援华运动因此也得到了加速的开展。

《西行漫记》“姊妹篇”

《北线巡回》即《华北前线》的节译本,所译为第4章至第9章六个章节,主要是作者在华北前线访问八路军的部分。

卷首有《作者自序》,1938年5月1日作于东京;《校阅者序》,系“了了”1938年12月23日作于香港。“了了”即萨空了,时任《立报》总编辑兼总经理。

贝特兰是“一个同情中国的新闻记者,又是英国工党党员,并一向绝对拥护反对法西斯主义与帝国主义战争的统一战线信条者”,因此,该书“写作的目的是在加强中国统一战线的力量”,书中指出“山西省的弱点,和八路军的优点,是希望大家学习那可以战胜敌人的战术与战略”。正因为“晋北的抗战,是许多宝贵教训,中国应该接受并据为改进一切的张本”,故而作者愿意在“未用英文发表之前,先把这一部晋北抗战的纪录,用中文印行献给中国的大众作参考”。

译者方琼凤,系包华国夫人,四川灌县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后留苏。1937年9月,她随夫自日内瓦返国。1938年5月7日,她在香港九龙写下《孙总理伦敦蒙难室参观记》。1939年2月1日,又有《苏联的神鹰奇卡诺夫之死》,发表于《世界知识》第9卷第1期。

书中的著者旅程图为金端苓所绘。后收入“中国现代掌故丛书”,1986年4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北线巡回》写于《西行漫记》出版之后,“对于斯诺已经详细写过的材料完全从略,而于斯诺未写过的材料则特别加详”,二者实为“姊妹篇”。如《西行漫记》可看作“八路军在抗战前的史乘”,《北线巡回》则可视为“八路军抗战史的一页”。

正因如此,重庆出版社再版时,所附王文琛之文,即以《〈北线巡回〉——〈西行漫记〉的姊妹篇》为题。文章指出,贝特兰“以正确的政治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洞见中国问题的症结,热烈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阐发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结论”。书中许多材料,如关于贺龙、萧克、王震等将领的自述,无论是作为抗日战争的史料,还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史读物,都足堪珍贵。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贝特华北前线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图形前线
跟踪导练(四)4
谜语
最美妙的40%
灵感就在身边
美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贝特西.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