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3G”教学策略

2021-04-07 10:37廖伟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廖伟平

【摘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方向,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3G”教学策略:塑造良好师德,做好老师,关爱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创造好的课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留好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关键词】好教师;好课堂;好作业;课程改革

践行新课程改革,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高效的课堂、有效的作业。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执教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3G”教学策略,何为“3G”教学策略,即好教师(Good teacher),好课堂(Good class),好作业(Good homework)。好教师、好课堂、好作业是“3G” 教学策略的重要元素,在新课程改革中关系紧密、不可缺分,好教师是重要前提,好课堂是核心,好作业是重要补充,三者相互促进,有机交融、深度结合。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走进新课程?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践行新课程改革呢?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谈一谈信息技术课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一、好教师(Good teacher)是爱岗敬业、以岗为荣、关爱学生的

没有好教师,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更不会有好作业。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大教育家孔子“诲人不倦”,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鞠躬尽瘁,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用实践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所幸的是,笔者所授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门学科也在本次新课改之中占得一席之地。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力求能使自身所教授的信息技术课紧跟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步伐,达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学生学法创新。

尽管信息技术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但是就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情况来分析,一个星期下来也有将近400人参与到笔者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笔者更注重通过练习交流讨论去了解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及其他学科情况,并给予文化科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特别关注,去发现并表扬他们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做得更出色的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将这种学习情绪带到其他学科学习中,促进他们各门学科的平衡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更加关注每位学生的进步,每当学生作品做得稍有提高的时候,笔者都会做到在班上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学习是受到尊重和关注的,让他们感受到“我是可以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岗位都不热爱、不关注学生情感的老师,怎么会热爱教学、热爱课堂呢?又怎么会在课程改革中取得成功呢?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核心,这是一个好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最起码要做到的准则。

二、好课堂(Good class)是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然而,传统的课堂是“老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相比之下,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发挥教学民主,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课堂。

根据新课程改革转变方式,它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笔者曾在课堂上对自己任教的七个班级做过这样的实验:第一种教学方法是安排三节课程是全部由笔者来讲课,同学们听课,听完后自己操作练习并提交作业,最后检查学习作业效果。第二种教学方法是提前先组织每个班级基础较好的个别学生学习,然后由这些学生将刚学的内容在课堂进行“讲课”,教给班上的同学,给同学们演示他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不仅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与辅导,笔者仅负责课堂秩序的指导。结果,第二种教学方法优势更加明显,这些小老师“讲课”讲得非常流畅,甚至部分小老师运用他特有语调、更通俗的词语来表达了讲课的内容,赢得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分别对比检查同学们提交的作业,发现第二种方式的“教学”,提交的作业数量比之前更加齐全,而且完成的效果比原来更好。

究其原因,笔者总结了几点:1.小老师能有机会在课堂展示自我,这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听课的学生也比较关注台上的小老师的讲课方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2.小老师能够用自己的特有方式将内容表达清楚,这种“同龄人”的语言更好能让学生理解,而老师讲课往往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表达问题;3.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更有活跃课堂的动力,愿意去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练习的时间多了,掌握的内容就更加丰富。

每个科目有其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特点,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有其特点,没有哪一种课堂是可以适用所有教学的,一堂好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策略。我们要牢牢抓住一点——课堂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

三、好作業(Good homework)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完成了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作业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形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因材施教方面的不足。许多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学校管理办法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如 “用统一的作业来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作业批改的数量来检查教师的工作态度”等。课程改革不仅关注学生的作业做得好不好,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潜能,一份好作业,应该是能让学生发散思维,与现实生活联系结合起来的,在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任务驱动的原则”,通过预定的任务来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笔者的班级每次课堂都有作业任务,但是作业任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是能运用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其他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发挥,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自主发挥的想象空间,也增加了作业任务的趣味性。例如,学习了分图层补间动画后,学生可以运用分图层补间动画基础知识,制作flash网页广告,制作给父母的贺卡……学习了引导层动画后,学生可以制作“雪花飘飘”、可以制作“飞机自由飞行”……具体的展示内容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东西是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作品还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网络教学环境带来了特有的优势,能够整合互联网的资源,让学生的作业更加色彩斑斓,充分发挥学生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好教师不是只有谆谆教导,更多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好课堂不是教师满怀激情40分钟从头讲到尾、而台下却死气沉沉的,更多的是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性,好作业不是千篇一律、写不完、做不尽的,更多的是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需要我们遵循“3G”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教师,创好课堂,留好作业,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佳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宋海生.关注差异,彰显个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47):99-100.

[2]王艳萍.信息技术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48):36-37.

[3]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