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2021-04-07 10:16马春蕾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体系优化

马春蕾

【摘 要】金融业的安全及发展是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首要条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分支并且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城商业银行目前虽然迅速扩张,但是其内控体系依然不健全,问题频发,因此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文章介绍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以G商业银行为例,指出其在内部控制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优化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目的是通过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0 引言

近年来,内部控制体系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管理之中,商业银行建立并施行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运营目标。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在管理过程中为了防范风险,对内部不同职位、职务的工作人员开展的业务进行风险制约与管理的总称。内部控制能使商业银行在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达到银行内部活动的平衡。商业银行因其风险集中、外部性、风险滞后性等特殊性质,成为监督部门关注的重点对象,这激发了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理论要求的提升。因为货币资金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运营业务,所以商业银行对其内部控制的要求较一般的企业更严苛。

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2007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巩固与完善阶段。近几年,我国不断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的立法进行完善,银行决策者开始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各银行按照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与管理需求制定了基础的条文与制度[1]。中小银行在金融体制深入改革与银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此外,随着银行售后业务与社会服务的增多,促使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商业银行已基本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并形成彼此制约与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等因素都推动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翻新的背景下,银行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对风险的控制。我国金融业较国际起步晚,内部控制体系薄弱,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关注目标的完成与控制,忽略了建设的规范化,因此出现了短期有效而长期失效的现象[2]。从以往的管理实践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的发展只注重规模发展,并没有注重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范畴伴随着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的呈现,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2 G商业银行概述

2.1 G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

1997年初,G商业银行成立,是以G郊区12家信用社为根底组建并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1.28亿元,后增资扩股达26.5亿元。G商业银行紧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步伐,逐步朝着多元化、科学化与国际化方向前进。近年来,G商业银行不断转型发展,其在优化客户结构的基础上顺势推出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及国际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反映出其收入结构一直不断得到优化。G商业银行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推行机构下沉策略,营业网点数目的扩大和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为中小企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

G商业银行为控制不良信贷,依据国家信贷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地优化信贷资产组织,并加大对不良信贷的清收力度,因此在2015—2018年的不良信贷余额有所下降。G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处理方法是通过资产管理部门处理,对诉讼案件的不良信贷则是通过银行的管理流程与法院的协调保护自身资产安全。银行针对不良信贷的处理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为了加强对支行不良信贷的处理,G商业银行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支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设立催收小组,加强对不良信贷的管控。同时,将不良信贷率与绩效捆绑,责任明确到个人,增强信贷的安全性,提升信贷质量,降低银行不良信贷率。G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含地方政府、企业法人及自然人,企业法人持股占比超过50%,自然人持股约40%,而地方政府持股不足5%,因此G商业银行较国有银行与股份银行内部控制仍有较多问题。

3 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G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G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不高与规模较小等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G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董事会与管理层职责分工不明,其内部控制职责缺少说明,董事会没有利用好最终的决策权,而在支行中,行长长期掌控绝对的权力,缺少监督,制度和机制的约束力不足。

3.2 G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环节薄弱

员工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和风险评估管理体系不健全是造成G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环节薄弱的主要原因。G商业银行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导致对内部控制关键点掌握不到位,经营思想陳旧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关注的焦点仅有绩效,这会让银行不可避免地遭受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G商业银行未制定信用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度,使得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流于形式,未根据企业经营情况采取有效的贷款风险管理。G商业银行基层的业务处理采用大额化小的方式避免限额控制,更多地偏重个人信贷业务,而个人信贷业务中贷款业务的风险最容易出现贷款道德风险。此外,G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机制落后,风险评估方法仍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控制和配套管理层面。

3.3 G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任务更多地依赖管理层的直觉和在以往经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例如依赖财务与报表的分析和本身惯性思维运转,这使得银行出现严重缺乏业务执行制度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现象。此外,G商业银行的培训制度欠缺,支行无法迅速了解最新的制度,并且制度的可行性有待提高。G商业银行在制度评价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对制度的施行做出反馈,导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失效和低效问题。

3.4 G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与沟通不到位

G商业银行采用人工的方式收集和传递信息,不仅信息传递速度慢,而且人工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问题,难以实现信息准确、快速传递的管理目标。G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信息传递壁垒,无法在银行内部实现信息的统一与共享,不利于上层领导的科学决策。G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机制,使得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3.5 G商业银行监督和制约力度不足

G商业银行内部的个别部门注重业务效率而忽视内部管理的可发展性,没有针对性地实现内部控制管理。银行内部员工虽有关注风险的防范,但是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更加注重业务的发展,内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人员配备也不达标,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G商业银行审计部门作为独立的机构,其审计时间、次数及内容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无法及时发现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审计部门的汇报只到达管理层,董事会对审计结果毫不知情,影响了高层的决策,违背审计的独立原则。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的中心,G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影响重大。

4 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4.1 优化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内部控制体系环境的优化环节,G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制度,做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有效防范风险,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要从高层的重视与履约、人员资源政策、组织机构管理与激励及约束方面着手。高层的决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高层的重视与履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是否存在缺陷与管理层的能力。建立与完善员工的聘用、任用和辞退制度,加强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使员工能在其位谋其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3]。G商业银行还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因为不断优化组织机构能使银行内部分权制衡、相互制约、避免业务交叉等,同时能明确管理层与员工的内部控制职责。激励与约束的作用缺一不可,G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提升银行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4.2 优化G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建立危机救援应急预案体系,可以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带来的风险,也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发生概率。G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完善风险识别体系,帮助管理层时实时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对风险产生规律的认识及如何有效应对风险至关重要。G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风险评估过程中的程序、工具、内容制定规范与标准。风险评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风险的发生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G商业银行要做好事后的风险评估,因为事后的风险评估可以检测风险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4.3 优化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

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应当根据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关联制度。银行内部控制活动包括系统控制、流程控制、制度控制和人员控制,四者相互关联,制度控制是主线。内部控制理念可以在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中体现出来,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从银行内部控制活动包括制度控制、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及人员控制方面着手。

4.4 优化G商业银行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信息是控制的首要条件。有效的信息通过多维度沟通网络实现信息共享。G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网络系统进行更新换代,逐步提升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保障信息及时且顺利地传递和共享。G商业银行需注重信息安全的建设与管理,商业信息泄露属违法行为,因此必须进行信息掩护、缺陷的扫除与系统的升级,让信息系统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降低信息传递不畅或泄露风险等。G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电子审计程序,确定信息业务事前与事后的良性衔接,强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反馈。

4.5 优化G商业银行的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运行有效的内部审计模式应该独立于经营决策之外,而G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却只向管理层汇报。银行的内部审计模式应做到业务和人员相互独立,由审计部门带头实行派驻制,同时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利益不能相容,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平性[4]。商业银行的监督活动包括对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督,通过监督查找潜在的风险,进一步深入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制订解决方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G商业银行审计机构要不断引进高级人才,提升其审计水平,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总行要定期对分支机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审计,增加审计次数和深度,逐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体系。

5 结语

如今,商业银行的竞争十分激烈,金融风险也伴随左右,因此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与组织结构对风险防范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依靠管理层的科学领导和员工的积极配合,而且要有与之配套的制度作为保障,制度在约束人的同时也能激励人。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增强银行的竞争力,G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提升银行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确保银行活动合法合规。

参 考 文 献

[1]马晓琳.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与完善[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陈人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7(16):248.

[3]崔亚利,高峰.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新思路及具体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4,11(2):286.

[4]张卿雅,张碧竹.浅析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思考[J].企業导报,2012(15):30-33.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体系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