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1-04-08 08:48莫海霞刘承锋龙其善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肾癌分级实验组

莫海霞,刘承锋,龙其善

(1.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社康科,广东 深圳 518000; 2.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泌尿外科,广东 深圳 518000)

肾细胞癌简称为肾癌,起源于肾小管或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1]。手术是肾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约30%肾癌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2]。因此,及时有效地对肾癌进行早期诊断,对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 1),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信号蛋白家族的成员。Cripto- l可剌激细胞增殖、迁移、存活、上皮间充质转变 (EMT) 和血管生成以调节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和肿瘤发生[3]。Cripto- 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4- 5]。肾损伤分子- 1(Kim- 1)是TIM蛋白家族的成员,参与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Kim- 1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具有N端Ig样外部结构域和细胞质信号结构域,是反映各种肾脏疾病的损伤及恢复过程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6]。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Kim- 1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的活动性指标[7]。因此,本研究观察肾癌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析血清Cripto- 1、Kim- 1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肾癌患者(实验组),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35~70岁,平均(58.45±5.68)岁;肿瘤分期Ⅰ期25例,Ⅱ期35例,Ⅲ期32,Ⅳ期16例;Fuhrman分级Ⅰ级20例,Ⅱ级42例,Ⅲ级28例,Ⅳ级18例。同期,另选体检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36~70岁,平均(53.75±4.89)岁。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经病理诊断为肾癌;(2) 均为初始治疗;(3) 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4) 临床资料完整;(5)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者;(2) 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者;(3) 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 合并其他肾脏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血清Cripto- 1、Kim- 1检测 采集对照组体检时和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以1 500 r·min-1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80 ℃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Cripto- 1 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Kim- 1 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进行。同时,实验组患者于术后10 d再次检测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方法同上。

1.3.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Cripto- 1、Kim- 1诊断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手术前后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别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肾癌患者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肾癌肿瘤直径>4 cm、肿瘤分期Ⅲ~Ⅳ期、Fuhrman分级Ⅲ~Ⅳ级、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别与肾癌肿瘤直径≤4 cm、肿瘤分期Ⅰ~Ⅱ期、Fuhrman分级Ⅰ~Ⅱ级、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表2 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表3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肾癌患者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的比较

2.4 肾癌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的ROC曲线分析

Cripto- 1预测诊断肾癌的AUC为0.795(95%CI为0.699~0.891,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3和0.782;Kim- 1的AUC为0.782(95%CI为0.683~0.881,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6和0.753;Cripto- 1与Kim- 1联合检测的AUC为0.854(95%CI为0.772~0.936,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6和0.824。见表4和图1。

表4 血清Cripto- 1、Kim- 1诊断肾癌的诊断效果比较

图1 血清Cripto- 1、Kim- 1诊断肾癌的ROC 曲线

3 讨 论

肾癌是肾实质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的中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目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肾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治性肾切除是肾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对中晚期的肾癌患者来说,即便是将原发病灶切除,术后也很容易出现肿瘤复发以及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8]。因此,寻找一种能早期筛查诊断肾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改善肾癌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Cripto- 1是EGF- CFC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细胞黏附和信号转导。同时,Cripto- 1作为一种癌基因, 在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ripto- 1可通过激活PI3K/Akt/GSK- 3βc- Src和ras/raf/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9]。同时,Cripto- 1还可通过与激活素、生长因子β配体和受体形成复合物, 抑制激活素和TGF- β信号传导, 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10]。EMT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ripto- 1可能通过调控EMT促进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11]。Cripto- l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12]、鼻咽癌[13]等)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生存预后密切相关。Kim- 1是一种38.7 kDa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其由含有黏蛋白结构域和6个半胱氨酸Ig样结构域的胞外节段以及含有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基序的胞质节段组成。Kim- 1在正常肝、脾、肾微量表达,而在受损后再生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增强,在缺血- 再灌注损伤、造影剂肾损伤、中毒性肾损伤及脓毒症肾损伤时血清Kim- 1水平明显升高[14]。HAVCR/Kim- 1表达增强是肾恶性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15]。葛启斌等[16]报道,肾肿瘤患者的血清Kim- 1水平明显升高,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肾肿瘤的诊断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分别低于术前,不同肿瘤直径、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肾癌患者的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Cripto- 1、Kim- 1可能参与肾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说明通过对肾癌患者血清 Cripto- 1、Kim- 1水平的动态监测可间接判断患者肿瘤生长情况,为临床更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Kushlinskii等[15]报道,肾癌患者血清Kim- 1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肿瘤病理分级有关,血清Kim- 1对肾癌早期诊断有较高敏感性。本研究发现,血清Cripto- 1、Kim- 1联合检测预测诊断肾癌的AUC高于血清Cripto- 1、Kim- 1单独检测,说明两项联合检测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更高,与既往报道[17- 18]相似。

综上所述,血清Cripto- 1、Kim- 1在肾癌患者中表达升高,血清Cripto- 1、Kim- 1水平与肾癌患者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联合检测血清Cripto- 1和Kim- 1对肾癌诊断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须大样本、多中心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肾癌分级实验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分级诊疗路难行?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自噬与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