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1-04-08 08:48赵改谢杰刘飞宁仁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髋部白蛋白死亡率

赵改,谢杰,刘飞,宁仁德

(合肥市滨湖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关节骨科,安徽 合肥 23000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方式及护理水平等均较过去已有很大程度改善或提高,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率仍高达20%~40%[2]。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CRP升高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营养不良是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等重要因素。白蛋白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常用指标之一。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4]。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是评估老年人营养状态的客观指标。GNRI与老年患者营养相关并发症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5]。当前,关于CRP与白蛋白比值(CAR)、GNRI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CAR、GNRI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13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72例;年龄60~85岁,平均(74.69±13.24)岁;股骨颈骨折60例,粗隆间骨折75例。纳入标准:(1) 经CT或X线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髋部骨折;(2) 年龄≥60岁;(3) 均为单侧新鲜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4) 均行手术治疗;(5)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高能量损伤所致多发骨折或多发伤患者;(2) 病理性骨折患者;(3) 合并恶性肿瘤者;(4) 合并急慢性感染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5) 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6) 患侧髋部手术史者;(7) 临床资料不全者。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60101001)。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骨折至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肝功能、CRP等,并计算CAR和GNRI,GNRI由白蛋白及实际体质量与理想体质量比值组成,即GNRI=1.489×ρ(白蛋白)+41.7×(实际体质量/理想体质量),其中ρ(白蛋白)的单位为g·L-1。

1.3 随访

通过电话、门诊、家庭访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每隔2个月随访1次,记录术后1年内出现死亡的例数,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的分为预后不良组(n=42)和预后良好组(n=9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GNRI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 Meier和Log- Rank检验做生存分析,比较CAR、GNRI高、低两组间的生存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ASA分级、CRP、白蛋白、CAR及GNRI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性别、BMI等其他临床指标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SA分级、CRP、白蛋白、CAR和GNRI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CAR、GNRI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CA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95%CI为0.828~0.966,P<0.001),cutoff值为3.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3、0.824;GNRI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8(95%CI为0.804~0.952,P<0.001),cutoff值为74.5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8、0.765;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52(95%CI为0.915~0.989,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882。见图1。

图1 CAR、GNRI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2.4 CAR、GNRI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关系

根据cutoff值CAR≥3.52为高CAR组,<3.52为低CAR组;GNRI≥74.59为高GNRI组,GNRI<74.59为低GNRI组。高CAR组患者共46例,30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65.22%;低CAR组89例,16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7.98%。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GNRI组患者共44例,27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61.36%;高GNRI组91例,15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6.48%。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髋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多由间接外力所致,以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见,临床上主要以保守或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等,对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1年内死亡率远高于青年患者[6]。APACHEⅡ评分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能有效预测患者病死率,但是其参考指标较多、操作较为复杂等,不利于基层医院在临床上应用。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来评估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预后,对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多肽分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其异常升高多与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评估蛋白质-能力消耗的指标之一,常被用于评估围术期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态[6],也可用于评估多种疾病(如肝癌等)的生存预后。Sercan等[7]报道,CAR升高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用于评估老年患者的生存预后,其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鲁齐林等[8]也证实,CAR可作为一种综合指标来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有望成为评估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有效预测指标之一。患者自身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导致骨骼愈合延迟、手术部位感染和功能恢复受损,还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到骨折前的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GNRI作为一种新的营养状况评估指标,也是评价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常用方法。GNRI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好,其是行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食管癌的独立预后指标[9]。栗志磊等[10]报道,GNRI是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越低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越大。Atsushi[11]研究证实,生存组GNRI值明显高于死亡组,GNRI是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AR、GNRI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这与既往研究相一致。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骨折前的功能、骨折类型、手术类型、既往合并症、住院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和ASA分级等[12- 13]。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SA分级、CRP、白蛋白、CAR和GNRI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与以往报道[7,12- 13]相似。CAR、GNRI和两项联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97、0.878和 0.952,提示联合CAR和GNRI评估患者预后状况的准确性更高,进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预后不良组患者CAR升高、GNRI降低,两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CAR和GNRI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因此,术前应通过评估CAR、GNRI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控制感染,进而降低患者术后的死亡风险。

猜你喜欢
髋部白蛋白死亡率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