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事浅谈

2021-04-08 01:17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竹管簧片音高

李 华

(合肥演艺公司合肥市歌舞团,安徽 合肥 230001)

一、前言

笙,是一种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笙簧及笙斗组成。笙苗中的簧片振动引发笙苗共振发声,笙的最大特点并是吹和吸都能发声,其不单能发单音,而且在中国传统吹奏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奏和声的乐器。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亮,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深沉,音量也较大。在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里,吹笙者常常用在旋律上加上四五八度和音的演奏手法为其它吹管乐器伴奏,特别是用来为唢呐和笛子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笙不仅成了一件非常优秀的独奏乐器,更是成了现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团里不可缺少的一件重要乐器。

二、笙的构造及由来

笙是最早的簧片类和声乐器,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之中,笙是与众不同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演奏单音、和声以及它丰富的演奏技法,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发音体系下所展现出来特有的音色。

笙的名称由来以及它的构造与种类,史书上已有比较详尽的记述。笙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和”,据考证就是笙的前身。《尔雅·释天》中记载:“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就有提到“鼓瑟吹笙,吹笙鼓簧”。人们常说的《滥竽充数》典故也说明了笙在春秋战国时期,笙不但在民间,同样在上层社会也很流行。

《韩非子·内储说》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廉食以数百人,王死,湣王主,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在如今听来或许是个笑话,但也证明了笙在当时的所有乐器中的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演奏形式上也有了独奏和合奏之分。这里有必要说下,笙和竽在古时为同类乐器,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竽和笙都为匏类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

历史上一般把22簧、23簧、36簧型制的匏类乐器叫竽;把19簧、17簧、13簧形制的匏类乐器叫笙。《尔雅》中说,“竽,暖也,立春之气暖,生万物者也,竽管三十六,宫在左;和,十三管,宫居中。”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宫廷乐里竽的出场很多,之后逐渐被笙取代而退出历史潮流。而由于对外交流开放,很多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并被接受,至元明清时期随着琵琶等弹拨乐器的应用发展,笙也慢慢由处于主奏地位的乐器成为了次要的伴奏乐器了,笙的音域也慢慢从最多时三十六簧减少到了十七簧、十四簧。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一大批笙演奏家们的苦心研究及改革发明,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簧、三十六簧、三十七簧、四十二簧以及中音笙和低音笙等的不断出现,笙的生命又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我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中,笙的种类繁多。一方面,由笙苗多少而分类,例如十三簧、十七簧、二十一簧等,以此类推;另一方面,由笙斗的形状而分类,例如方笙、圆笙等。构造方面,我们以传统笙十七簧圆笙为例来简介笙的构造。笙的构成包括:笙斗,笙脚,簧片,笙苗,笙箍,音窗等。

三、笙的发音原理

笙的发声原理属配合系发音,既簧(发声体)的震动使其上方竹管(共鸣体)中的空气柱引发共鸣,从而达到一种与现有簧片类乐器不同的音色。这种配合系发音产生出的音色消除了金属簧片本身振动发声中所带有“金属破裂”的声音。并且通过竹管共鸣从而增大簧片发音体能量,既而增大音量。从乐器制作材料方面来看,簧片的密度越大,弹性就越好,就越易于振动发音。而竹管的材质会直接影响音色,密度大的材料会使发音更为丰满。同时竹管的内径对于笙的音色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低音部分相比高音部分的竹管内径偏大。簧片与竹管通过笙脚结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笙苗。每根笙苗只发一个音高,不同音高的簧片就要选用不同长度的竹管。但每根笙苗的长度都不一样,从乐器形制上来说可能极为不对称,不仅不美观同时也完全不符合我国古代和谐对称的造型审美。为了在保持造型对称的同时又不影响簧管之间的共鸣原理,古人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在竹苗的一端打出一个发声孔,使竹管在保持外形长度统一的条件下缩短其内部空气柱的长度,使之配合簧片发声,这就是笙的音窗。音窗位置的微调对于传统笙的发音、音色、灵敏度等方面是有一定影响的。音窗偏高就会造成灵敏度相对降低,使其音色偏亮。相反,音窗偏低就会造成灵敏度相对提高,音色偏暗。然而,音窗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音色偏暗,发音不通畅,振动不充分。

笙的音色构成可以分为基音与泛音,基音是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其能量较弱,但是可以决定音高及音量。而泛音其中包括了共振体(共鸣体)所发出的共鸣声音,其能量较强,同时可以决定音色。当发音体振动时,除基音外,还会产生许多泛音,我们称之为泛音列。泛音理论上来讲有无限多。而当前改良扩音笙己经成为专业院校的主流使用乐器。扩音笙的优点非常明显,二次共鸣的发声原理使其音量增大,灵敏度提高。更适合当代一些演奏形式的演奏需要。在现代改良比较成功的加键高音笙。一方面其音量可以做到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用相对较少的配置就可以与其它乐器声部的音量相抗衡,另一方面,每一根笙苗都加有按键,使得气密性有了极大的提升,以此为基础我们才可以加装更多的笙苗,使得笙这件乐器12律齐备,以应对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当代发展的需要。当然除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之外,不同形制的笙也应用在很多其它合奏音乐形式中。

四、气息运用

气息的运用是演奏的前提,同时气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演奏中的呼吸主要有三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混合呼吸法。”后两者的运用居多。而笙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吹、吸均可发声,因此张祖金老师曾撰文将笙向里吸气的演奏方式定义为“笙演奏中的逆向运动”。文章指出,笙是一件比较耗气的乐器,演奏和弦、和音,加之手工制作簧片难以避免漏气问题,因此又吹又吸的呼吸方式,恰恰保证了其气量需求。另外,由于吹、吸结合的演奏方式,“笙演奏者不仅要掌握良好的呼吸方法,还要在演奏时遵循呼吸规则。即呼与吸的转换,要严格认真的服从乐曲的乐句特点。演奏时,应预先设计好在哪些地方换气。换气时,要保证呼与吸之间的流畅,做到音量、音色前后一致。”

笙在演奏平缓的曲调或是慢板乐段时,与其他管乐器的气息运用相似,即以乐曲的分句和强弱处理为气息运用的依据。而笙的演奏中气息运用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其气息的爆发力和演奏音响的棱角。由于笙的和声特性,尤其是运用和音演奏的时候,演奏同样一个音符,需要同时吹奏多个音(二至三个音,基至更多),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音符的耗气量是大于单音乐器的。可以想象,当用和音演奏快板乐段或是强奏段落时,可以说笙的气息运用方式是“量入量出”,这与其他管乐器“量入渐出”的方式不同。笙在演奏时,音的爆发点(即通常所说的音头)和音的棱角都是通过“量出”气息来完成的,即演奏中的爆发力。这需要大量气息在吐音的帮助下迅速、集中地迸发出来,这在其他管乐的演奏之中是少有的。

五、笙的乐队配制

笙作为一件极具个性的管乐器,由于其音色的包容性、润饰性、丰富的和声色彩以及最为重要的声场作用,从古到今在各类乐队乐种的乐器组合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在民间吹打乐当中还是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笙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只是由于演奏需要、实际功能、乐器组合等多方面因素,在民间吹打乐中多使用五、八度相合,便于吹奏传统和音的传统笙。而在民族管弦乐队当中,则基本使用转调便捷、音域宽广的加键笙。

1.传统乐队

以吹、打乐器为主要配置形式的民间合奏是中国传统民间器乐中最为普遍的演奏形式。

经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发掘,整理出辽南鼓吹、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山西八大套、河北吹歌、十番锣鼓等近二十种。众多民间吹打乐种,今天仍在广泛使用的古代吹管乐器中,笙的历史最久,并始终在各类乐队中保持着“元老”的中坚地位。此外,传统的吹奏类乐器中,能够准确、固定某种律高,并在音乐实践中不受演奏技法(唇口控制、指法控制)的影响而使音高变动,从而具备定律、定性资格的乐器,也只有笙。

在各类民间吹打乐种各自使用的乐器当中,笙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笙在十番锣鼓的“笙吹锣鼓”中作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种,在“鼓乐”、“管乐”、“笛乐”、“锣鼓”的四种吹打乐基本类型中,笙都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它的和声色彩、和谐的音律和浑厚的共鸣都为主奏乐器起到了润饰、烘托、陪衬的丰富作用。

2.民族交响乐队

笙在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其音高相对稳定,整个乐团乐器的音高都要以笙的音高为标准,使得各种乐器的音高相对统一。并且通常所使用的加键笙,转调方便、半音齐全,音域宽广、音色清亮,是管乐器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民族管弦乐发展过程中,根据演奏的需要,笙声部形成了高、中、低不同声部的乐器群,高音声部由于其独特的音色及其和声特性,是管乐声部重要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音准参照物、和声配置基础、制造特殊音效、音色粘合剂等多重任务。而中、低音笙声部,除了重要的和声根基支持以外,也是整个乐队声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低音笙的厚重共鸣和圆润的音色,是任何声部无可替代的。

总之,不论是在民间吹打乐中还是民族管弦乐队当中,笙的地位都是不可小视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笙是唯一可以自由演奏和声的民族簧管乐器,它独特的音色在乐队中都扮演着平衡各声部的角色。也正因如此,笙才会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竹管簧片音高
某天线系统连接用簧片电接触故障分析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板簧扭振减振器力学性质和规律研究
果园管理一诀窍:小小竹管治根病全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藏不住”的衣架
二冲程汽油机簧片阀流固耦合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