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公司盈利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08 03:19张晓旭胡泽平
航空财会 2021年1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盈利模式影响因素

张晓旭 胡泽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从无到有,经历了从缓慢探索到高速发展的过程,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当前,传统的息差收入仍是各融资租赁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息差模式虽然简单但是竞争激烈,息差空间也有收窄趋势。在此背景下,行业领先的融资租赁公司,都对自身的盈利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以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例,对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当前存在的主要盈利模式进行了阐述,对盈利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融资租赁;盈利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19840/j.cnki.FA.2021.01.012

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十分悠久,通过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租赁行业迄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营性租赁是租赁行业最早的业务模式,承租人向出租人租赁标的物并支付租金,租赁到期以后,承租人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早期的经营性租赁,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租赁物多以生产工具为主,规格、样式和质量等要素往往不具有统一标准,经济关系简单,租赁期也较短。

二战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实体领域的产品类型,还是虚拟领域的商业模式,都得到丰富和创新,其中就包含租赁的商业模式。1952年美国租赁公司成立,其成立目的是为了缓解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开创了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进行商用飞机租赁的先河,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第一家专业从事融资租赁的公司。经过70余年的发展,当前融资租赁已经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是传统金融业的重要补充。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晚于世界潮流,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最早是因为购买飞机缺乏资金,从而选择了融资租赁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已经成为企业家数超过1万家、合同余额超过6万亿的巨大市场。2019年,受宏观经济及监管环境趋紧等多因素影响,行业增长放缓,但是依旧呈现正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家数12 130家,较2018年底增加353家,增长2.9%;全行业租赁合同余额66 540亿元,较2018年底增加40亿元,增长0.1%[1]。中国租赁行业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

作为万亿级的巨大市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业务类型比较多样。虽然融资租赁公司在企业名称中冠以“融资租赁”的标识,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变化,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类型并不只局限于“融资性租赁”,通常还会涵盖“经营性租赁”“保理”和“资产运营”等业务类型。

一、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类型

(一)融资性租赁

融资性租赁又称金融性租赁。相比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往往具有更加明显和突出的“融资性”需求。按照出租物的來源不同进行划分,融资性租赁可以分为“直租”和“售后回租”。其主要特点为:(1)融资性需求在先,出租物通常由承租人指定(直租)或提供(售后回租);(2)租赁期满以后,出租物的所有权通常会以较低的价格转移给承租人;(3)租赁期往往较长;(4)并不天然提供设备维护、保养等服务,如承租人需要,此类服务往往需要另行购买。

(二)经营性租赁

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是指出租人一方面向承租人提供租赁物的使用权,另一方面同时提供租赁期间的维护保养服务,租赁物的所有权自始至终不发生转移。其主要特点为:(1)出租物由出租人提前采购或拥有;(2)租赁物不具有专有性;(3)承租人不具有特定性;(4)自始至终不转移出租物所有权;(5)租赁期往往较短;(6)天然包括设备维护、保养等专门服务。

(三)保理

保理全称保付代理,又称托收保付,是指卖方将其所拥有的基于合同权利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同时由保理商向其提供风险担保、应收账款管理以及资金融通等综合金融服务。其特点为:(1)基于应收债权,提供资金融通;(2)同时提供其他综合金融服务,如账户管理等。

在我国保理业务属于银保监会监管的持牌金融业务,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此类业务,通常需要申请专门的保理业务牌照,搭建专门的保理业务平台,不得同融资租赁业务相混同。

(四)资产运营

根据融资租赁公司在资产运营服务中的角色不同,可以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运营服务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以资产管理人身份向承租人提供资产运营服务并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在我国的中大型融资租赁公司中,提供此项服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所收取的管理服务费是融资租赁公司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来源,一般集中于飞机租赁和船舶租赁两个领域。(2)以资产所有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相关实体领域的经营,所获取的是整体经营收入而非单纯的管理费收入,一般集中于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领域,典型代表如远东宏信、平安租赁。

不同的业务类型具有不同的盈利性特征。融资性租赁具有抵押贷款的特征,息差空间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经营性租赁业务中较少使用息差概念,但是在扣除折旧率以后,经营性租赁的盈利空间与融资性租赁的息差空间并无二致,两者具有相似性,所不同的是经营性租赁更接近租赁本源。保理业务因为在监管层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业务开展比较谨慎,在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占比不高。近年来,不少融资租赁公司都在对其盈利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行业中比较常见的有“租赁+”模式、“资产管理”模式、“产业运营”模式等,所产生的相关收入已经成为不少融资租赁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当前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的利润来源比较多样化,但根据业务模式的不同,不同公司的盈利模式也会存在些许差异。在不同的盈利模式下,不同的业务收入往往呈现不同的重要性和风险特征。

(一)传统模式下息差收入

一般而言,单纯使用权益资金进行资金投放会使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融资租赁公司都会借用较大体量的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与客户租金的息差是融资租赁公司传统的盈利来源,也是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一般而言,融资租赁公司使用内部收益率(IRR)衡量其收益水平,IRR受自身议价能力、客户议价能力、行业所属、资产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同的项目之间,往往收益率会有较大差异,但行业主流的融资租赁公司,其平均IRR水平多集中于6%-8%之间,平均息差空间多集中于2%-3%之间。主流融资租赁公司2019年息差空间测算见表1所示。

(二)传统模式下手续费收入

传统业务模式下,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部分业务时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手续费率会受到合同金额大小、項目风险高低、行业所属差异以及双方议价能力等因素影响。一般而言,飞机租赁的手续费率较低,行业平均在0.5%-1%之间。当前飞机租赁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很多新业务的投标已经开始不再收取手续费;船舶租赁的手续费率略高于飞机租赁,行业平均在1%-1.5%之间;设备及城投类业务,手续费率更高,平均在2%-3%之间。

在传统业务模式下,手续费收入是计算IRR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息差收入的一项补充,所不一样的是手续费收入一般在业务开始时一次性收取,无需分摊至租期内分期收取。

(三)“租赁+”业务模式下增值收入

融资租赁行业传统的业务模式(息差模式)相对简单,虽然融资租赁行业当前的监管权力已经划归银保监会,准入门槛有所上升,但是,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过程中,成立的大量融资租赁公司,使得传统的业务模式成为激烈厮杀的“红海市场”。传统业务模式下,收益率提升困难,息差空间有收窄趋势。融资租赁行业的参与者,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者,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以及学术界的理论学者,都对创新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当前,“租赁+客户管理”、“租赁+权益管理”等新的业务模式开始出现并得到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业务模式,“租赁+”业务模式使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思维得到拓展,包括投行思维、互联网思维等。通过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从业务线条的全生命周期入手,深入到设备采购、设备维护、设备交易、设备处置等多环节。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或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咨询服务、管理服务、投行服务等,通过打造特色化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从而获取息差空间以外的增值收入。与传统的息差收入所不同的是,此类收入更像是特色化的经营收入,贯穿于整个业务期间,具有持续性、规律性和专业性,客户粘性更强,收入的抗风险能力也更高。

(四)轻资产运营模式下资产管理收入

传统业务模式下,相关资产的所有权归融资租赁公司所有使得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较为庞大,种类也很多样,资产管理压力较大。在轻资产业务模式下,通过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专业的资产管理资源,培养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将相关的资产进行托管或转让,可以实现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提供资产运行效率。

通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向客户提供某一领域的专业资产管理服务,进而收取资产管理费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压力和杠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促使融资租赁公司从单一的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向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升级。当前此类模式较多见于飞机租赁和船舶租赁,主要因为这两类业务一方面资产金额较为庞大,另一方面这两类资产具有高技术性和高精密性的特征,资产管理要求较高。

(五)资产结构(或地域分布)差异下政策性收入(或税费减免)

当前除部分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之初即以推销自身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的,从而使得资产类型及分布较为单一以外,多数中大型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类型较为多样,行业分布涵盖各行各业,地域分布也遍及全球。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呈现不同的扶持态度,使得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或地域分布,从而享受地区政府给予的扶持收入或税费减免,此项盈利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同样不容忽视。

以飞机租赁业务为例,当前国际国内主要的飞机租赁分布区域的扶持政策或税收政策存在明显差异,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的地域分布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2]。主要飞机租赁区域部分税收政策见表2所示。

(六)实体经营模式下产业运营收入

当前,部分融资租赁公司依托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在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的行业经验,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发展实体经营模式,将自身由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资金或资产提供方转变为产业服务提供商,进而获取产业运营收入。相比传统的息差收入,产业运营收入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其不再是建立在资金供给之上的衍生收入,衡量的主要标准也不再是借贷业务的息差空间,而是实体经营企业的经营性指标,如增长率、利润率等。

相比传统的息差收入,产业运营服务的灵活性可以更强,相关收入可以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层次、内容等要素使其更加多元化,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当前,国内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产业运营服务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两个领域,代表公司有平安租赁和远东宏信。

(七)资产交易收入

对于中大型融资租赁公司而言,资产交易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业务类型,在获取价差收入的同时可以盘活资产。依靠生息资产的租息,融资租赁公司虽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获取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但是也需要承担较长时间的风险。对于经营性租赁而言,一方面所持资产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才能满足市场的最新需求;另一方面所持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会随着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发展波动等因素而产生变化。因此,多数融资租赁公司每年都会对资产质量、客户质量、余值变化、发展需求、行业波动等要素进行评估,进而在合适时点进行一定数量的资产交易,实现“腾笼换鸟”。此项收入也是融资租赁公司的一项重要收入[3]。

三、融资租赁公司盈利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政策因素

融资租赁行业属于类金融行业,因此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利率政策等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以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政策为例,2018年,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权限由商务部划转至银保监会,融资租赁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压力有所上升。2020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4],该办法第二十九条进一步补充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指标要求,包括:(1)财务杠杆上限。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8倍。(2)单一客户融资上限。对单一承租人的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融资租赁公司净资产的30%。(3)单一集团客户融资上限。对单一集团的全部融资租賃业务余额不得超过融资租赁公司净资产的50%。(4)单一客户关联度上限。对一个关联方的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融资租赁公司净资产的30%。(5)全部关联度上限。对全部关联方的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融资租赁公司净资产的50%。(6)单一股东关联度上限。对单一股东及其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在融资租赁公司的出资额,且同时满足本办法对单一客户关联度的规定。

上述监管指标部分收紧部分新增,例如“风险资产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8倍”,在此之前,是10倍。由于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增长主要依靠资本金叠加杠杆作用,财务杠杆倍数的下降,会直接影响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投放金额以及生息资产规模的大小,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二)市场因素

良好的市场环境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经日益白热化,是“红海市场”。一方面因为传统的息差模式较为简单,对于新进入者而言,业务的开展压力较小;另一方面,在划归银保监会监管以前,融资租赁公司,尤其是商租公司的设立门槛较低,设立难度较小,市场竞争者众多。

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驱使融资租赁公司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例如“租赁+权益管理”,以融资租赁为切入点,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所处行业的详尽调查,全面了解客户自身以及所处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行业环境和发展潜力,通过直接入股或基金投资的方式,选择优质公司以及优质行业进行权益投资,获取息差收入以外的权益收入,更大程度攫取企业及行业发展红利。当前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业务领域即包括“基金投资”,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同发起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基金,以医疗机构和医疗产业链为投资方向,通过投资、并购和改善经营的方式,支持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健康医疗产业快速发展”[5]。

(三)战略因素

公司战略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会直接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投向、客户选择和目标市场选择,进而影响其盈利模式。例如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选择深耕现有市场,加强客户维护,进一步提升在“红海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可以选择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开辟“蓝海市场”。

以远东宏信为例,当前大规模发展产业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并不多见,远东宏信选择产业运营战略是其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表现。其产业运营服务涵盖医疗、教育、建设等多个基础领域,拥有三个产业集团和七个事业部[6]。2019年,远东宏信的产业运营板块实现收入总额65.21亿元,相比2018年增加20.05亿元,增幅44.4%,占其收入总额的24.21%;产生利润总额6.63亿元,相比2018年增加2.86亿元,增幅75.86%,占其利润总额的9.28%。

四、基于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飞租”)是一家主要从事飞机租赁服务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于2006年,集团总部设于香港。中飞租是中国第一家从事飞机经营性租赁的租赁公司,现为国内最大的独立飞机租赁商。根据环球航空业界最著名刊物之一《航空金融》杂志报道,中飞租凭借强劲的订单储备,于2019年被评为全球六大飞机租赁商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飞租机队规模达134架,待交付订单共有218架,客户遍布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

中飞租及其成员公司提供的服务覆盖新飞机、二手飞机、老旧飞机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并通过灵活管理飞机资产获取机队的资产价值。业务范围既包括飞机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等常规业务,也涵盖机队规划、资产运作、机队维护等增值服务。2019年,中飞租实现资产总额391.03亿元,同比增加28.05亿元,增幅7.73%;实现收入总额31.56亿元,同比增加2.28亿元,增幅7.79%;实现利润总额9.32亿元,同比增加0.67亿元,增幅7.75%。

(二)主要盈利模式

1.传统业务模式下息差收入

中飞租的业务范围涵盖融资租赁下直租和回租业务,在直租和回租业务模式下,中飞租主要赚取传统的息差收入。2019年,中飞租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收入总额6.24亿元,占其租赁业务收入总额的28.31%。中飞租2017-2019年息差空间测算见表3所示。

2.布局航空基金,拓展“租赁+”业务模式

中飞租拥有专业且丰富的航空产业深耕经验,资源储备深厚,整合能力强大,现已成功搭建一站式飞机解决方案平台。未来,其有意与其主要股东——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搭建与航空业相关的专项基金,打造现代化资金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2019年,中飞租在其年度审计报告中即披露“中飞租有意就飞机租赁、二手飞机资产包管理、航空后市场服务、航材支持及航空公司运营等领域设立专项基金……以基金为纽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掘航空业机会”。

3.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管理费收入

2018年,中飞租设立CAG投资平台,用于投资租赁给航空公司的新飞机机队组合,开始发展轻资产运营模式。参照CAG的设立模式,2019年12月,中飞租新设ARG投资平台,用于投资租赁给航空公司的老旧飞机机队组合和飞机零部件交易。相较于CAG,ARG旗下飞机机龄将更长,且涵盖飞机零部件,与CAG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飞租完整的飞机资产运营体系,进一步推动了中飞租的轻资产业务模式。2019年,中飞租来自于CAG集团的管理费收入为0.3亿元,同比增加500%,伴随中飞租继续向CAG集团注入飞机,预计该项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飞租在设立CAG和ARG平台时,使用了较大金额的银团贷款和夹层融资,其中CAG平台使用银团贷款和夹层融资合计金额11.7亿美元,占比92.5%;ARG平台使用银团贷款和夹层融资合计金额3.45亿美元,占比92%。此类融资具有刚性兑付的要求,当市场行情出现巨幅震荡时,该模式会增加公司的还本付息压力。

4.立足香港税收政策的税费减免

2017年至2019年,中飞租的所得税税负逐年降低,从2017年的27.42%下降至2019年的13.89%,累计下降13.53个百分点。中飞租所得税税负逐年下降,主要因为中飞租依据香港地区的税收政策对租赁模式进行了结构性调整。根据香港地区《2017年税务(修订)(第2号)條例草案》:“香港租赁公司的飞机‘经营租赁业务,‘合格飞机出租人(一般为SPV)可以就租金总收入减去可扣减费用(不包括折旧)后应税利润的20%,按照正常企业所得税率(16.5%)的50%来缴纳所得税”。在该项政策下,理论上飞机经营租赁业务的有效税率可以降至1.65%(20%×16.5%×50%)。由于该项政策对飞机经营性租赁业务扶持力度很大,中飞租持续增加飞机经营性租赁投放,同时对部分融资性租赁合约进行变更,以提升其飞机经营性租赁占比,2017年至2019年,其飞机经营性租赁业务占比由51%提升至71%,占比累计提升约20%。

5.资产交易收入

资产交易是中飞租重要的资产管理手段。通过资产交易,中飞租一方面可以获取资产交易利润,补充现金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机队的更新换代,保持机队机龄的年轻化。2019年,中飞租完成飞机出售15架,实现利润5.33亿元。

五、结语

中飞租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融资租赁公司,其盈利模式比较多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盈利模式的创新并非没有风险。当前,融资租赁公司传统的息差模式已日渐成熟,竞争激烈,继续深入挖掘的潜力有限,进行盈利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融资租赁公司必须的选择。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时,融资租赁公司对外需要收集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对内要对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以及人才梯队进行适当变革,以适应新的盈利模式的开展[7]。

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有别于传统金融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属性,这使其可以从“金融领域”和“实体领域”两方面进行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盈利模式的创新,宏观层面受国民经济、监管政策的影响;中观层面受行业发展、竞争态势的影响;微观层面受公司战略、资源储备的影响。当前行业领先的龙头公司,已经在盈利模式的创新上迈出了步伐,这对于其他公司而言,具有参考、学习和借鉴的意义,通过盈利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实现融资租赁公司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提高其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AFA

参考文献

[1]王力,王光伟.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8-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胡晓云.爱尔兰、新加坡、香港及天津东疆保税区飞机租赁税收优惠政策浅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1):111-112.

[3]范宁,杜倩.国内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与前景[J].河北金融,2017(4):11-15.

[4]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Z].北京: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

[5]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业务领域[EB/OL].[2020-09-01]. http://www. sino‐pharm-fl.com/industry/l33.html.

[6]远东宏信有限公司.产业运营板块简介[EB/OL].[2020-09-01]. http://www.fehorizon. com/Item/850.aspx.

[7]梁晓鸣.融资性租赁公司的盈利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基于JT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商论,2016(31):36-38.

(审稿:游宇编辑:冯金玉)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盈利模式影响因素
体育用品制造业盈利模式分析
汤臣倍健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休闲旅游地产盈利模式浅析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