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钱的钱

2021-04-09 07:05尼基塔·哈尔切夫尼科夫苏婵云
海外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交子纸币物价

尼基塔·哈尔切夫尼科夫 苏婵云

经历恶性通货膨胀的人,手里拿着几百个亿都买不到一块面包。钱如何变得不值钱?学过一点经济学和货币学理论的人都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实际价值。公元前七世纪,黑海地区的人将金属制作的箭头当作货币来使用,它作为货币的使用价值就在于箭头包含的贵金属。

后来,纸币出现了,其面值由国家规定和担保,价值也不再由制作材料来衡量。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之所以会贬值,要么是纸币的发行量远远超过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数量,要么是纸币发行量没变,但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减少。简单地说,就是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就前者来说,纸币发行量增加的原因有可能是国库不足,于是国家埋头印钞票,凭空增加纸币流通量。就后者而言,商品和服务数量减少,必然是因为生产减少了,比如发生了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战乱等。

当同样的价钱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长时间持续减少,物价攀升不止,意味着通货膨胀发生了。不是某种商品或服务涨价,而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在涨价。换句话说,货币的价值缩水了,消费者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我们一般通过某个时段内的物价涨幅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即通货膨胀率。小范围的通货膨胀,如一年内物价上涨3%~5%,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这还比较正常。但如果三年内物价涨幅超过100%、每个月涨幅超过50%或一年内物价翻了10倍,那即是恶性通货膨胀了。恶性通货膨胀非常可怕,因为涨得太快,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失衡,随之而来的就是恐慌,对本国的财政状况产生疑问,继而丧失信心。

现代社会的货币价值与货币发行国家的黄金储量不直接挂钩。中央银行通过人为操控使得本国货币与硬通货币的兑换率下降,或者在通货膨胀下,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都叫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

伊尔汗国“钞”

据考,纸钞首次出现应该是在八世纪的中国。它们被称为“交子”,是一种有价票据,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交子起源于中国四川,发行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各地商贸往来,因为当时的货币是铁制的贯钱,小钱每十贯重65斤,大钱每十贯重120斤,随便买点东西就得几贯钱,等于要拎着几十斤甚至几百斤的铁币上街。万一要进行大宗交易或异地交易,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交子应运而生。根据交子所的规定,一张交子可兑一贯,持有人拿交子即可到交子所提取票面等额的货币。

伊尔汗国“钞”的雏形就是中国的交子,上面用彩色涂料绘有图案且盖上特制印章以确保其真实有效。

交子后来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235年货币改革时被废。但交子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伊尔汗国统治者的注意。当时的伊尔汗国国土广阔,东临阿姆河,西靠地中海,北接里海,南至波斯湾。第五代君主海合都上任三年后遇到了点难题:要想让国家继续发扬光大,他就得不停地从国库里掏钱出来收买他的朋友、盟友甚至敌人。长此以往,国库空了。这位君主脑子一热,决定向子民征收新税或提高税收额度。但这两种想法最终都没有实现:1294年,由于缺乏饲料,伊尔汗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牲畜瘟疫,本就不富裕的人民彻底沦为穷人,更不要提缴税了。

看来只能进行货币改革了,这可是屡试不爽的手段。海合都听取了幕僚的建议,借鉴中国的经验发行纸币——“钞”。所有的贵金属收归国库,禁止在市面上流通,嚴禁用金银制作器皿。所有人必须使用钞,拒绝使用者就处以死刑。

这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注定走向失败:1294年9月法令颁布,没过几天,国都大不里士物价大涨;再过了几天,其他城市的物价以十倍的速度攀升;商户拒绝用钞进行交易,正常商贸停摆,民众纷纷离开大不里士,城市陷入混乱。两个月后,当权者终于松口允许使用货币。次年三月,海合都政权被推翻,他本人被处死,钞也随之被废除。但“钞”这个字一直在波斯语里被延用,意为“坏币”。

 魏玛共和国马克

史上最有名的恶性通货膨胀事例是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的马克纸币。德国当时的经济问题可以说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严重的,这个问题随着战争的爆发也凸显出来。和平时期能够正常运作的经济秩序一旦进入战争时期,就无法维持太久,因为它无法支撑庞大的军费支出。德意志帝国的情况正是如此:国库空虚,政府效仿法国的做法,提高税收,同时还到处举债,承诺得胜后偿还。无奈天不从人愿,战争输了,政府倒台了,可债务依然存在。

5万亿面值的马克纸币于1923年11月发行,但还不是面值最大的,5个月后政府又发行了100万亿面值的马克。

1946年6月发行的1000万潘戈

怎么偿还债务?不停地、无节制地疯狂印钞票。然后祸不单行,《凡尔赛合约》要求德国向战胜国支付赔款,且必须以外汇和黄金支付。德国开始大量印钞购买外汇,导致马克进一步贬值。1919年,美元与马克的汇率尚且为1:49,到1922年就变成了1:320。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还只是开始。1922年德国无力继续支付赔款,开始用物品抵债,但又生产不出来这么多的商品。于是法国和比利时借机出兵,占领了德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最发达、最富裕的鲁尔工业区。该地区工人举行大罢工,抵制入侵,德国政府暗中支持并出资鼓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印啊!这一来二去,马克的贬值走向了疯狂。1922年,柏林市场上一条长面包售价为160马克,转眼到了1923年就变成了2000亿马克!1923年10月通货膨胀率高达29500%!后来,马克纸币被废除,与黄金挂钩的地租马克和帝国马克先后发行,这场恶性通货膨胀才慢慢宣告结束。

匈牙利潘戈

1945年二战欧洲战场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匈牙利陷入困境,货币潘戈的通货膨胀率甚至赶超了魏玛共和国的马克纸币。

原奥匈帝国的货币克朗经历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潘戈作为替代品于1927年投入使用。早几年的时候,3800潘戈可兑换一公斤黄金,可谓是最稳健的货币。1930年经济大萧条蔓延至匈牙利,造成货币疲软。匈牙利尚未从大萧条中缓过来,又转身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导致国家开支骤增。第一次和第二次维也纳仲裁让匈牙利趁势占据了邻国的部分土地。同化這些区域需要不小的财力投入,重重经济压力下,匈牙利决定增印钞票。这一举措破坏了国内的经济秩序,具体体现在潘戈贬值,但这只是开始。

二战初期,政府支出直线上升,收入却飞流直下。面对这种情形,掌握着中央银行和纸币发行权的亲法西斯政权开始疯狂印钞。最开始是停止流通银币和铜币,换成较为便宜的金属铸币,随后连金属铸币也没了,因为1945年战争结束时,通货膨胀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1945年夏末,1美元可兑换1320潘戈,十月底变成8200潘戈,年末则高达12.8万潘戈。潘戈的最大面值从最初的1万变成10万、100万、1000万,并在1946年4月彻底变成了1万亿亿和10万亿亿,1美元可兑换590亿潘戈。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要不怎么说潘戈是历史上通货膨胀最厉害的货币呢?单日通货膨胀率高达400%,相当于物价每天上涨4倍。新货币上布满密密麻麻的0,可能还没来得及数清楚,物价就已经又翻了一番。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潘戈彻底陷入了“货币贬值—增加面值—再次贬值”的怪圈。1946年8月1日,匈牙利发行新的货币福林,1美元约等于11.74福林。加上匈牙利着力发展生产、抑制物价上涨,作为“疯狂通货膨胀”标志的潘戈这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编译自俄罗斯《环球》]

编辑:要媛

猜你喜欢
交子纸币物价
公园之美
清明?上河图(童话版)
带了多少钱
真假交子
精明的四川人和“交子”
猜纸币
Value
鸟人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