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分析

2021-04-10 23:24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节水

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1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自然资源,尽管我国水资源的储量很丰富,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在分布上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而且受大陆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一年四季的降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一年中的降水大多集中在夏秋季,且在降水量丰富的中南部地区,大多数降水都随着江河流入大海,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北方和西北部地区尽管有大量的农田,但是气候干燥、缺水严重,这对农业种植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目前,水资源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在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耕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大多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尽管国家对于农田灌溉工作非常重视,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但是依然无法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因此,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要想发展好农业,必须认真做好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改变传统灌溉活动开展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状况,借助高效灌溉工程的有效开展来更好地改变农业生产,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2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尽管国家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视,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过于紧张,因此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也有心无力,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出台政策,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此项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建设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土地面积大,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明显,这使得很多地区的农田都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即使部分地区具备灌溉的条件,灌溉工程所使用的设施也不具备高效灌溉的特点,大多按照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来开展灌溉作业。同时,原有的灌溉工程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维护,大多也已经出现腐蚀、生锈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视力度,认真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分布现状,做好科学的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缺乏有效的后期管理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后期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农田灌溉主要使用低压管灌、微喷灌等方式来展开灌溉作业,利用此类技术可以不断提升灌溉活动的有效性。在灌溉过程中,需要在农田铺设管道,而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大多铺设的位置非常隐蔽或者埋藏得很深,这就对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农民耕地或作物收割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灌溉用的管道,出现问题后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埋下巨大隐患。由于平时缺乏有效的维护,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出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效率的作用,这就需要工程建设的主管单位和使用者在平时不断加大后期的维护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使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功效。

3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3.1 根据农田的种植类型选择节水设备

进行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时,会使用到很多节水设备,例如人们常见的喷灌、滴灌以及管灌等。在相关工程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使灌溉设施发挥出节约用水的作用,需要结合农田的种植类型选择相关设备。以北方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种植为例,如果在高效节水灌溉区种植相同类型的农作物,就能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选择设备类型,这样便于统一管理,也能很好地协调灌溉过程中的收费问题。但是在农村实际的种植活动中,每户农民的土地比较分散,在种植类型上很难做到统一,这就会增加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建设难度,因此建设单位在选择灌溉工程技术时要结合农田的种植类型来灵活选择适宜的灌溉技术和专用的设备,使这项技术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2 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分区管理

要想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出最大的功用,对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活动进行分区管理同样十分重要,例如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特征,利用日平均气温和同期降水量来确定区域的湿润程度,结合山地、平原、盆地等的地貌特征以及当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划分明确的区域,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程建设的质量,也能使节水灌溉设施发挥出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3.3 积极使用自动化技术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灌溉活动的自动化管控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高效农田节水灌溉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积极使用自动化技术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自动化技术开展灌溉作业时要结合每一块土地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和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对水的需要,设定科学的灌溉频次,由系统自动控制进行灌溉作业。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灌溉活动的有效性,也能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灌溉的效率。但是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农田灌溉时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在管道中安装无线通信以及控制设备,随时掌控农田墒情信息,利用分布在田间的控制器及时收集信息并上传至控制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做好灌溉活动的管控。为了降低成本,还需要在农田建设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节水灌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促进自动化管理技术在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建设部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4 加强设备后期维护

以往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农田灌溉设施之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使用过程中缺乏对相关节水灌溉设备的后期维护。一方面,农村地域广阔,而灌溉设施的管理人员不足,导致没有精力和时间认真做好节水灌溉设备的维护;另一方面,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经验也无法有效做好这项工作。设备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导致节水灌溉设备形同虚设,甚至很多农民为了省事直接利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来进行低效率的灌溉作业,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没有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水利部门与工程建设单位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能够熟练掌握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要加大对设备后期维护的培训力度。

3.5 充分利用现有农田灌溉设施

在推广和应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农田灌溉设施,以此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使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工程建设人员认真研究原有水利工程建设图纸,摸清管道铺设的路线,从而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原有设施管线的改造力度,积极应用最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收集各项信息,关注农田灌溉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不断加大灌溉过程中的巡视力度。只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技术人员积极深入一线展开实地调研,不断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互动,结合农民的种植情况,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做好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就能实现对灌溉全程的监控,使现代化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4 结束语

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高效节水灌溉创造了条件,面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相关单位要积极利用现代灌溉科学技术,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研究,并积极利用原有的农田灌溉设施和现代化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熟练运用最新的农田灌溉技术并借助培训掌握相关设施的维护方法。只要因地制宜地应用最新的农田灌溉技术,就能使此项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创意秀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