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4-11 12:28黄涵
系统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危重反流监护

黄涵

莒南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临沂 276600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早期肠内营养具有以下作用: ①积极改善肠内营养供给;②维持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免疫功能; ③降低病死率;④缩短住院时间等。 肠内营养主要指的是通过口腔或鼻腔等通道将导管插入胃肠道内,再输入营养物质,为机体提供足够热量或其他营养物质等[1]。肠内营养并发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机械性;②感染性;③代谢性;④胃肠道;⑤心理等[2]。肠内营养相比起肠外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继而为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维持细胞组织的正常代谢,显著改善胃肠黏膜功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调查研究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治疗效果[3]。 该文将选取该院在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147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47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中有86 例男、61 例女,平均年龄为(68.2±5.8)岁,病情程度:40 例中度、107 例重度。 纳入标准:①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下参与; ②肠内营养治疗时间超过24 h;③均为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④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感染患者;②口服胃肠动力药患者;③肿瘤化疗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评估营养风险,对分数超过3 分者采用营养支持疗法。采用一次性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喂养, 鼻饲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标准,预防鼻饲液污染, 鼻饲喂养过程中需将床头抬高30°。监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是否存在便秘史或糖尿病史或消化道反流史等)、肠内营养情况(每日大便次数、输注速度、并发症出现时间以及营养液类型等)和临床治疗资料(是否应用抗生素和血清蛋白水平)等,收集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资料。 在重症监护病房培训专科护士(2~3 名),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第1 天至患者出院结束收集资料。

1.3 观察指标

分析147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分析

147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中46 例发生腹泻(占31.3%)、33 例发生便秘(占22.4%)、40 例发生反流(占27.2%)。

2.2 单因素分析腹泻

发生腹泻患者与未发生腹泻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以及日鼻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腹泻(±s)

表1 单因素分析腹泻(±s)

组别 年龄(岁) 鼻饲速度(mL/h) 日鼻饲量(mL)腹泻组(n=46)未发生腹泻组(n=101)t 值P 值65.5±10.4 60.6±11.8 2.251 0.002 65.2±12.2 60.0±11.4 5.365 0.001 1080.2±392.5 960.7±285.3 9.114 0.013

2.3 单因素分析便秘

发生便秘患者与未发生便秘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日鼻饲量以及应用镇痛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单因素分析便秘

2.4 单因素分析反流

发生反流患者与未发生反流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口服钾制剂、应用镇痛剂以及日鼻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单因素分析反流

3 讨论

3.1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机体多处于应激状态,且伴有胃肠道缺血状况,加上胃肠黏膜营养不良,极易导致肠道菌群移位, 显著抑制对水和钠的吸收;除此之外,加上肠内营养液多为高渗液,所以会造成腹泻。 调查研究显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可积极改善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预后效果[4]。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为便秘,便秘好发于7 d左右,由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差且长期卧床,所以肠道蠕动速度慢,粪便停留时间长,最终导致便秘。该文研究结果显示147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中46 例发生腹泻(占31.3%)、33 例发生便秘(占22.4%)、40 例发生反流(占27.2%)。陈星等[5]学者在相关文献中指出,136 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中有40 例(占29.4%)发生腹泻、29 例(占21.3%)发生便秘、35 例(占25.7%)发生反流,与该文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崔嬿嬿等[6-7]研究显示,腹泻是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与该文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便秘患者与未发生便秘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日鼻饲量以及应用镇痛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林守红等[8]、熊睿等[9]研究指出,便秘组平均年龄为(66.8±10.2)岁、鼻饲速度为(56.3±10.9)mL/h、日鼻饲量为(872.1±288.8)mL,应用镇痛剂者有8 例,未应用者有30 例, 未发生便秘组平均年龄为 (60.5±10.9)岁、鼻饲速度为(60.2±11.3)mL/h、日鼻饲量为(991.4±371.3)mL,应用镇痛剂者有3 例,未应用者有35 例,便秘会诱发各种类型的消化道疾病,继而显著降低患者的预后效果。反流也是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肠内营养需要将鼻饲管插入胃内或肠内, 所以会减弱食管下括约肌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昏迷患者更易发生反流状况。 已有研究显示,肠内营养患者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肠内营养患者。一旦发生反流,需应用抗生素,继而增加肠内营养相关腹泻发生率,临床需积极预防反流,便于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生活水平[10]。

3.2 危险因素分析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腹泻患者与未发生腹泻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以及日鼻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便秘患者与未发生便秘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日鼻饲量以及应用镇痛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反流患者与未发生反流患者在年龄、鼻饲速度、口服钾制剂、应用镇痛剂以及日鼻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是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年龄是高危影响因素之一,年龄越大,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越大。由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道供血不足且吸收功能日益受损,继而极易发生腹泻。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由于活动减少,所以胃肠蠕动速度也日益减缓,继而成为发生便秘的高危人群。 有学者建议为了减少便秘发生, 可提供全营养型营养液,促进肠内益生菌群增殖,通过增加细菌量来增加粪便重量[11]。 加快鼻饲速度以及增加日鼻饲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便秘发生,但是却极易发生腹泻。 国外学者Ruth A. Reitzel 等[12]资料显示,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是否起到积极效果有待深入研究。 反流并发症的发生极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反流发生后需合理应用抗生素,但是反而增加腹泻发生率。有关资料显示,加快鼻饲速度,单位时间内进入胃肠道的肠内营养液就越多, 加上日鼻饲量增加,也会导致营养液潴留,反而提高反流发生率。 应用镇痛剂患者发生反流的概率也显著高于未使用镇痛剂患者, 可能是因为镇痛剂的使用抑制胃肠蠕动反射,导致营养液残留在消化道内。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医师需根据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有腹泻、便秘以及反流等,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年龄、鼻饲速度、日鼻饲量等。

猜你喜欢
危重反流监护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胃食管反流易误诊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神奇的太阳
妇女三期的运动保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