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 回风顺槽复合片帮原因及支护优化研究

2021-04-12 11:47郝东梁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回风顺煤体锚索

郝东梁

(1.内蒙古科技大学 矿业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同煤集团永定庄煤业公司,山西 大同 037024)

巷道煤帮在集中应力作用下产生大量裂隙,抗拉强度小、承载能力弱的巷帮煤体将发生剪切滑落式片帮[1-2]。永定庄煤矿5102 回风顺槽在回采和掘进的影响下出现片帮问题,巷道帮部发生片帮后致使巷道的跨距增加,进而导致巷道整体稳定性降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巷帮的稳定成为了5102 回风顺槽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永定庄煤矿北盘区5102 回风顺槽为例,通过分析巷道片帮的失稳原因,提出巷道片帮的支护优化措施[1-5]。

1 工程背景

5102 回风顺槽位于北部盘区,工作面标高771~782 m,煤层平均倾角为2°,属近水平煤层,设计断面为4.8 m×3.8 m 的矩形巷道,巷道设计施工全长为1 073.3 m。基本顶为砂岩(以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为主),厚度为15.32 m;直接顶为砂岩(以粉砂岩、高岭岩为主),厚度为2.70 m;直接底为砂岩(以高岭质泥岩、粉砂岩、高岭岩为主),厚度为2.51 m。5102 巷两帮采用Ф20 mm×2400 mm 的无纵筋全螺纹钢树脂锚杆,配套200 mm×200 mm×12 mm 托盘,网片采用Ф6.5 mm 钢筋网,规格为1700 mm×900 mm,网格为100 mm×100 mm。锚杆垂直于巷道帮部安装,上部第一根锚杆距顶板0.4 m,间距1 m,排距0.9 m。

由于5102 回风顺槽与北盘区8103 工作面采空区相隔8 m 保护煤柱,因此在5102 回风顺槽的掘进过程中,受开挖扰动和围岩压力影响多处发生片帮问题,破坏主要集中出现在巷帮中上部,严重影响了巷道的掘进效率和安全生产。

2 巷帮失稳破坏机理分析

巷道中常见的片帮模式包括拉裂型片帮和滑移型片帮[3-4]。拉裂型片帮往往发生在较为坚硬的煤层,巷道两帮的硬煤在支承压力P 作用下产生横向拉应力,由于硬煤的变形量较小,当水平方向拉应力大于煤体的抗拉强度时,巷道帮部将发生如图1(a)所示的拉裂型片帮。对于软煤层而言,巷道两帮的压应力能够使其压缩变形,最终导致巷帮内剪应力大于其抗剪强度,发生如图1(b)所示的滑移型片帮。

图1 巷道帮部不同片帮模式

在5102 回风顺槽的掘进过程中,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片帮形式以外,还存在一种拉裂型和滑移型组合的片帮模式,即复合型片帮。为了便于对复合型片帮进行力学分析,对复合型片帮的力学分析模型作出如下假设:(1)由于巷道的长度远大于其宽度,可将巷道视为平变应变问题进行分析;(2)假设巷道帮部煤体为连续均质且各向同性介质;(3)复合型片帮体在破坏面上的受力满足莫尔库伦准则,即:

式中:c 为巷帮煤体的内聚力,Pa;φ 为巷帮煤体的内摩擦角,(°);σ 为垂直于剪切滑移面上的正应力,Pa。

根据5102 回风顺槽发生的片帮情况,沿巷道纵向取单位长度为研究对象,建立复合型片帮力学分析模型如图2。图中,h 为巷道的高度,m;b为片帮体的水平坍塌宽度,m;z 为片帮体破坏深度,m; h 为片帮体的滑移高度,m;G 为片帮体的自重,N;q 为巷帮煤体所受的压力,Pa;α 为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计算式为α=45°+0.5φ,(°)。

巷道两帮上方的垂直地应力大小为

式中:γ 为顶板至地表岩体的平均容重,N/m3;H 为埋深,m。

图2 5201 回风顺槽复合型片帮计算模型

由图2 的几何关系可以看出,片帮体ACDE 的自重为:

式中:γ1为巷帮煤体的容重,N/m3。

当巷帮煤体在垂直地应力和自重应力作用下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有:

由文献可知[5],巷道帮部煤体发生最大水平位移的位置位于距离顶板0.35 倍巷高处,即:

联立式(2)、(3)、(4)、(5)即可得复合型片帮体的前缘破坏高度h+z=1.22 m,片帮体破坏深度z=0.52 m,水平坍塌宽度b=0.49 m。

3 复合型片帮支护参数计算

巷道帮部的支护是通过锚索将片帮体锚固到稳定岩体来实现的,巷道帮部锚索长度为:

式中:L0为锚索支护长度,m;L1为锚索外露的长度,一般取0.3 m;L2为锚索锚入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一般取3.0 m;k 为安全系数;L3为锚索的有效长度,即片帮体水平坍塌宽度,m;L4为锚索托板长度,一般取0.1 m。

取安全系数k=3,锚索外露长度L1=0.3 m,锚入稳定岩体长度L2=3.0 m,锚索有效长度L3=0.49 m,锚索托板长度L4=0.1 m,将上述参数代入式(6)得帮部锚索长度为:

L0=0.3+3.0+3×0.49+0.1=4.87 m

考虑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际的偏差,5102 巷两帮每隔0.9 m 各布置Ф21.8 mm×5300 mm 锚索3根,配套200 mm×200 mm×12 mm 托盘,配合长2500 mm 的三眼(眼距1 m)JW 锚索钢带,固定用长×宽=3700 mm×1700 mm 的金属网,采用长边顺巷方向布置。护帮锚索垂直于巷壁安装,上部第一根护帮锚索距顶板0.4 m,间距1 m,排距0.9 m。巷道两帮距底板0.5 m 处,与护帮锚索齐排各布置一根Ф22 mm×2400 mm 螺纹钢锚杆,配套短节W钢带,施工角度为-20°。

4 支护效果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对5102 回风顺槽进行支护试验,检验支护对巷道两帮的控制效果。通过对该区段复合型片帮区域的巷帮进行50 d 的连续监测,巷道两帮变形监测结果如图3。

图3 5102 回风顺槽帮部变形监测结果

由图3可以看出,在5102回风顺槽掘进0~20 d内,该巷道帮部变形速率和变形量较大,20 d 后巷道围岩的移近速度逐渐降低,两帮移近速度由2.25 mm/d 降至0.115 mm/d,50 d 后逐渐趋于稳定,50 d 后监测到最大移近量为36 mm,巷道两帮支护结构优化后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5 结论

(1)5105 回风顺槽巷帮煤体由于地应力、自重应力及后缘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产生应力集中,当滑移面上的应力分量大于巷帮煤体的极限强度时,巷道帮部将发生复合型片帮。

(2)对5105 回风顺槽两帮采用高强度锚索联合锚杆支护技术替换原有锚杆支护,可以有效改善巷帮煤体破碎情况。

(3)5102 回风顺槽支护优化后的支护结构能有效提高巷帮的整体稳定性,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猜你喜欢
回风顺煤体锚索
回风顺槽工作面支护优化设计
中能煤业2038 回风顺槽掘进遇破碎顶板综合支护技术研究
相邻采空区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卸压煤体缓冲吸能效应模拟分析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2-1051 回风顺槽破碎段支护技术与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卸围压下煤体损伤的能量演化和渗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