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2021-04-12 11:09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硬膜外

杨 勇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铁人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3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临床疾病之一,可能会对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大威胁。通常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可以采取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麻醉形式,减轻患者疼痛感受,提升治疗的依从性[1]。本研究针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自愿加入,纳入时间:2018年7月-2019年8月;分组形式:随机;组名称:对照组以及观察组(n=40);对照组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年龄21岁~74岁,平均(41.25±2.25)岁;观察组年龄22~75岁,平均(42.15±2.54)岁;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比较。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合同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存在较为严重的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腰椎盘狭窄患者;妊娠以及哺乳期女性;曾经经过腰椎椎板减压手术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麻醉主要采取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应用 0.2%的罗哌卡因+0.4%利多卡因,于治疗中对穿刺途径中的各层次组织结构局部浸润麻醉,穿刺若是到达上关节突后,对其进行环形封闭。观察组主要采取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用药是0.3%的罗哌卡因,在治疗期间对椎管内部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痛以及腿痛情况。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是以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0-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睡眠,尚且可以忍受;7-10分,患者存在强烈疼痛,疼痛难以忍受,夜不能寐。从疼痛评分可以看到,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

(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术后的腰痛以及腿痛的VAS评分。

观察组的术后的腰痛以及腿痛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术中的腰痛以及腿痛分)

2.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表2可知,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疾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腰椎产生退行性形变,使得椎间内压力升高,内在组织结构紊乱,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其对一侧或是双侧神经根或是马尾神经形成刺激或是压迫。近几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逐渐提升,发病人群已经开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因此重视对本疾病的治疗。一般治疗应配合麻醉进行。常见麻醉方式是局部浸润麻醉方式,但是本麻醉无法将患者在手术中疼痛感降低,导致部分患者放弃治疗,需探索新型麻醉方式。观察组主要采取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的腰痛以及腿痛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式,优势是出血少、视野清晰,住院时间短。有研究证明,对腰椎间盘患者采取局部浸润麻醉,很多患者在术中经常会由于剧烈疼痛不配合医生治疗,将局部浸润麻醉与本研究使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观察组在术后的疼痛显著缓解,将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突发恶性事件的概率极大降低,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配合度,同时也可以将手术时间缩短。

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多是由于观察组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将手术操作中的神经损伤减少,使得患者愿意在术中或是术后配合医生工作,树立与疾病在斗争的信心,遵循医嘱,避免医生浪费较多时间来处理部分患者突发事件问题,将住院时间缩短[3]。

本研究的完善建议:为了保证本研究治疗效果,医生在对患者实行连续硬膜麻醉期间,应慎重选择穿刺间隙,一般需要选择术节段头侧 1-2 个间隙。若是间隙水平选择高,可能会导致麻醉药物弥散距离长,疼痛缓解效果无法达到手术预期效果。还应谨慎进行硬膜外管长度选择,导管一般需进入患者的椎管内3厘米到5厘米。若是将置管方向朝着患者尾侧,可能硬膜外管在手术操作中会误损甚至断裂,影响手术正常进行。还应注意麻醉药物选择罗哌卡因作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药物,特别是浓度比较低的罗哌卡因,其具备运动分离以及感觉特性,将感觉传递进行阻滞,对患者运动神经影响相对更小。医生可以通过本麻醉药,在患者无痛且清醒的状态下,对患者肢体运动幅度进行判断,了解患者神经根是否损伤,降低手术过程中神经损伤的几率。

4 总 结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的腰痛VAS评分(2.01±0.14)分<对照组(2.78±1.25)分,观察组的腿痛VAS评分(2.08±0.25)分<对照组(2.71±1.92)分,观察组住院时间(35.26±22.51)min<对照组(120.25±23.26)min,其腰部以及腿痛疼痛,经有效麻醉后,得到较好的缓解。这些结果表明了对腰椎间盘患者实施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连续外硬膜麻醉,可有效改善其疼痛体验,缩短住院时间,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究连续外硬膜麻醉对患者其他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硬膜外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