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12 11:10张志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丁苯氯化钠神经功能

张志英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全科医学科,北京 102401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脑血管病在我国的人口死因中位于前三位,青年群体发病率逐年上升[1],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脑梗死若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对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药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56例均选自近两年即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选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发病<48h;经头颅CT或 头颅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有明确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排除标准: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有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出血倾向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有恶性肿瘤者;对芹菜过敏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9.63±3.74)岁;发病时间4~43h,平均发病时间(23.51±4.72)h。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1.51±3.56)岁;发病时间3~45h,平均发病时间(25.62±4.27)h。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存在差异,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300mg口服治疗,此为首次给药剂量,之后给药剂量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40mg,每晚一次;同时应用6ml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每用量为25mg(100ml),每日2次滴注,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滴注时间约为60min左右,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患者基础疾病情况为基础进行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保证营养均衡等。

1.3观察指标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观察并记录三个时段(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具体评价标准可分为无效、有效以及显效三种,具体判定方法如下: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得到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日常活动与神经功能均得到好转。无效:均不符合以上几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本文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定数资料,t为检验值。若结果为P<0.05,则表示组间统计数据存在差异。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67.86%<92.86%),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3 讨 论

我国脑梗死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青年人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及精神支柱,脑梗死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意义重大,其中静脉溶栓及介入治疗是最值得推广的方法,但是受到“时间窗”及禁忌症的限制[3],除此外,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抢救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恢复缺损神经功能,使其重新回归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将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线用药。它可有效抑制自由基,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帮助建立颅内侧枝循环,提高缺血区灌注,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减轻脑水肿,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在脑缺血的鼠模型中得到证实,近年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4-5]。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前两组患者NIS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67.86%<92.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

综上,给予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NIHS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氯化钠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