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4-12 11:11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充血性那普利内酯

陶 然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职工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4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内科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高于女性患者,疾病普遍出现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存在心脏病史人群产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较大。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包含心肌炎、心室肥厚、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梗死、过度劳累、心室负荷过重以及情绪激动等,患者发病之后会产生心肌间质改变,心肌舒缩协调性受到破坏,产生咳嗽、呼吸困难、全身乏力、胸闷、下肢水肿、肺水肿以及心律失常等表现[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非常复杂,死亡率比较高,倘若措施最佳治疗时机,会引发严重后果,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加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贝那普利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43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82岁,平均66.1±2.2岁;研究组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42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81岁,平均67.3±2.3岁。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贝那普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耐受程度为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初始剂量为每天2.5mg,之后药物使用剂量控制在每天5mg至40mg[2]。

研究组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其中贝那普利使用剂量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螺内酯,剂量为每天20mg,治疗期间严禁使用影响到心功能和血钾水平的药物[3]。统计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3评价标准 通过NYHA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治疗之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代表显效;通过治疗之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或Ⅱ级,代表有效;通过治疗之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没有获得任何改善,代表无效[4]。

2 结 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研究组40例患者中治疗期间产生干咳1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疗期间产生低血压3例,干咳5例,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现在临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普遍采取药物治疗,其中贝那普利作为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螺内酯作为一类醛固酮拮抗剂,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5]。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中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具有推行价值。

猜你喜欢
充血性那普利内酯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的合成及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益肾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