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4-12 11:11杨琼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有效率康复

杨琼丽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O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当患病者的腰椎间盘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患者的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椎管内,使得脊神经受到长期的压迫[1-2]。患病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疼、下肢麻木、疼痛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本文针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提高其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价值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5±3.6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1.23)年;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1.5±3.1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1.03)年。纳入标准: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血凝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认知障碍者,中途退出观察研究者。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双下肢皮肤感觉及运动情况并准确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并指导患者正确得生活饮食,告知其适量功能锻炼的重要性[4]。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当前的心理状况及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房内的通风顺畅,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调节至标准范围,了解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自述情况评估其疼痛评分,给予相应措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对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治疗手段以及成功案例和具体的护理流程等,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断提升,与患者积极的沟通交流,使得患者在身体的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并为其播放轻缓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取出引流管。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时,协助患者开展直腿抬高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直腿抬高的高度,每次尽量维持3~5秒,每日锻炼时间30分钟。在腰围的辅助下引导患者进行行走和站立、膝关节背伸以及踝关节运动,每日的锻炼时长需在患者身体承受范围之内,切勿疲劳过度,告知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睡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饮食方案,鼓励多饮水,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胀气食物,以免腹胀腹疼,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等,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疼痛感受完全消失能正常活动为显效,疼痛感受基本消失能正常活动为有效,疼痛感受未消失或者加重为无效[5]。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根据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共计30条目,每条目0~3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2 结 果

2.1对比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n/%]

2.2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治疗中主要应用手术治疗,术后需要有效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为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且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较之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P<0.05),根据结果分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尤为重要,避免腰椎键盘出现退行性变积累伤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为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较之常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有效率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