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探析

2021-04-12 11:11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量表常规情绪

刘 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甲状腺肿瘤在头颈部肿瘤的发生中占据第一位,多发生于女性。目前,临床尚缺乏对于甲状腺肿瘤的定论,认为发病因素主要是雌性激素升高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根据肿瘤性质,将其分成恶性与良性,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1]。受疾病、手术切除影响,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可对治疗及恢复造成影响,应加强护理干预。对此,本研究以我院接受切除治疗的8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护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以随机分组法将入组对象划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纳入43例。常规组男女比为24:19;年龄上限76岁,下限32岁,均值为(54.06±3.69)岁。治疗组男女比为23:20;年龄上限77岁,下限31岁,均值为(54.01±3.72)岁。以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两组资料分析,并未发现差异,P>0.05。

1.2方法 基础护理:给予患者院内治疗常规护理,包括疾病干预、检查、病区环境保持、用药干预等内容。

心理护理干预:(1)入院护理。热情接待患者,积极询问患者症状,陪同患者至相关科室接受检查,协助完善检查,以亲切态度、通俗易懂语言告知检查结果,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形体动态等,分析心理情绪,结合病情、文化程度等制定护理计划。(2)健康教育。以评估结果为内容展开健康教育,告知手术切除的流程、目的、优势、安全性、效果等,讲解术后可能会初选的并发症,演示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识。(3)并发症预防。术后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包括声音嘶哑、出血、感染等,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感染[2]。术后实施去枕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健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发生肺部感染。(4)饮食护理。术后早期应合理禁食,避免饮食不当影响恢复,待排气后确定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给予流质饮食,食物需做到软烂、清淡,可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饮食过冷或者过热。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以防发生呛咳[3]。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危象、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实施对比。心理情绪:于护理前后分析心理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以SDS量表评估,分值与抑郁情绪为正比关系。焦虑情绪以SAS量表评估,分值与焦虑情绪为正比关系

2 结 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发现,治疗组发生率较低,且与常规组存在差异,P<0.05,具体情况由表1分析。

表1 并发症量表[n/(%)]

2.2心理情绪评估 治疗组和常规组的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前并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出现差异,P<0.05,表2为比较数据。

表2 心理情绪评估量表

3 讨 论

甲状腺为人体较为重要的分泌器官,所分泌的甲状腺素可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具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若肿瘤较大,可压迫患者食管、喉返神经、气管、颈部大动脉等,为改善预后,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术中操作可刺激交感神经,促使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继而导致较为的应激反应[4]。此外,大部分患者缺乏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难以乐观、积极面对疾病,缺乏一定的安全性,且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多,恢复效果差,因积极展开相关护理措施。

通过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接受切除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可对健康教育身心关照进行强化,有利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可促进疾病恢复。通过干预性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能够良好满足患者恢复需求,可消除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且有利于调重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避免医疗资源浪费[5]。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接受切除治疗时,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消极情绪,对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量表常规情绪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别受限于常规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