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2021-04-12 11:09黄顺祥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肠梗阻有效率血糖

黄顺祥

禄劝忠爱医院,云南 昆明 651500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患者会出现蛋白尿等症状,若延误治疗会引发肾衰竭的发生,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其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中采用药物控制其血糖,但是其不能进行根治,只能改善其临床症状。目前中医已被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它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治疗,其效果较好[1]。本次研究主要对糖尿病肾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7±7.8)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5.4±7.5)岁,通过对比两组数据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根据其尿蛋白含量指导患者尽量使用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将35ml的黄芪注射液与25ml的丹参注射液及250ml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后静脉滴注,1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内容有:(1)对于出现腰酸疲乏、喜饮、尿液中有泡沫的患者中医辨证将其诊断为气阴两虚型,治疗的关键在于固肾养阴,其药物组成有:五味子12g、西洋参5g、益母草15g、麦冬10g、丹参12g、杜仲12g。(2)对于出现头昏耳鸣、尿量增多、喜饮的患者中医辨证将其诊断为肝肾阴虚型,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肝肾,其药物组成有知母10g、干地黄20g、红花6g、淮山药20g、泽泻15g、白茯苓15g、杜仲10g、山萸肉6g、丝瓜络6g。(3)对于出现全身浮肿、心悸头晕、气促的患者中医辨证将其诊断为阴虚水泛型,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温肾,其药物组成有桂枝6g、红花6g、苍术10g、生黄芪30g、仙灵脾10g、桃仁10g、制附子6g、丹参12g、白茯苓30g、红参10g、白术10g。将以上药物用水煎煮2次至200ml,1天1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评价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UAER指标对比。对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测量并对比。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后UAER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UAER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应将坏死肠段切除,作肠造瘘术,待全身情况好转后二期手术。由于结肠梗阻时出现的问题较多,手术治疗时需审慎的处理[3]。对照组患者为发病48小时后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为发病48小时内给予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术后MCP-1、IL-1β、TNF-α、CRP进行检测。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等全部消失,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有效:经治疗临床体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各项临床体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100%/总例数。

2 结 果

2.1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2例,MCP-1(38.32±5.65)μg/L,IL-1β(2.49±0.37)μg/L,TNF-α(1.89±0.23)mg/L,CRP(7.68±1.08)mg/L;观察组患者42例,MCP-1(22.18±3.12)μg/L,IL-1β(3.03±0.43)μg/L,TNF-α(1.65±0.13)mg/L,CRP(5.21±1.03)mg/L;观察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MCP-1、TNF-α、CRP明显低于对照组,IL-1β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2例,显效19例(45.23%),有效12例(28.57%),无效11例(26.19%),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42例,显效23例(54.76%),有效16例(38.10%),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81%,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2例,切口感染2例,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术后肠粘连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观察组患者42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术是急性肠梗阻的重要治疗方法,大多数急性肠梗阻需要手术解除。争取较短时间内以简单可靠的方法解除梗阻,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急性肠梗阻应积极做好手术准备,观察时间不宜过长。急性肠梗阻一般不超过12-24小时。如果绞窄的症状或体征没有明显改善,应尽快进行手术,这往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为只有排除梗阻因素或坏死肠襻,才能得到根本的治疗。过分强调非手术治疗,如胃肠减压、手术时间不当延误等,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甚至死亡。早期手术能及时缓解肠的机械因素、内脏功能障碍等急性肠梗阻诱发因素,同时能更有效地促进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纠正全身生理紊乱,缩短症状恢复时间。因此,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快手术,避免因手术时间延误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MCP-1、TNF-α、CRP明显低于对照组,IL-1β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81%,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总之,急性肠梗阻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发病48小时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肠梗阻有效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