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观察

2021-04-12 11:12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镜胃炎

李 倩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很多消化系统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1]。然而作为一种主观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往往依靠着腔镜科医师的专业水平,导致其检查结果不够客观,会造成一定的漏诊。病理诊断是一种依靠病理学客观证据来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检查诊断的准确性[2]。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消化科患者118人,均行胃镜与病理检查,比较在这118名患者中,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异常检出率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消化科患者118人,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减少分组造成的个体差异,本次实验入组的118名患者均行胃镜与病理检查,应用胃镜检查的结果归为常规组,应用病理检查的结果归为观察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1.2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入组的118名患者均行胃镜与病理检查。

首先行胃镜检查。嘱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8小时禁饮食;提前告知患者胃镜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检查半小时前,嘱患者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二甲硅油乳剂1支,起到麻醉及润滑效果。由腔镜科医师检查患者胃镜下的表现,给出诊断。诊断标准:①黏膜粗糙不平,成结节状或颗粒状改变;②黏膜变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且黏膜血管透见;③黏膜红白相间,但以白相为主。然后进行病理诊断。在胃镜诊断完成后,在病变部位取胃黏膜组织标本,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标本后,进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处理,由病理医师对切片进行诊断。诊断标准:①胃粘膜腺体数量减少、固有腺体萎缩;②可见粘膜肌③伴肠上皮化生或者幽门腺化生④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

1.3评价标准 对于分别采用两组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检验方法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 22.0软件对所有得到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主要用(%)来表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对于本次实验的检查结果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则有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对比:

两组检验方法中,常规组患者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56人,检出率为47.46%;观察组患者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87人,检出率为73.7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73.7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7.46%。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对比(例,%)

3 讨 论

在很多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除了查体和问诊,医生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胃黏膜原有腺体萎缩进而导致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普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征兆。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对临床的治疗至关重要。只有尽早确诊并实施治疗干预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癌变的可能。现在临床上常用胃镜检查作为该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但其检查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3-5]。通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消化科患者118人,均行胃镜与病理检查后,比较在这118名患者中,胃镜诊断与病理观察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指出,两组检验方法中,常规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有56人,检出率为47.46%;观察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有87人,检出率为73.7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73.7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7.46%。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病理检查诊断在该疾病中可以显著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6-7],相比于胃镜检查,应用病理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为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该疾病治疗的效率与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镜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