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研究

2021-04-12 11:12王晓萍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实习生护士

王晓萍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护理实习是护生从学生转向临床护士的重要过渡时期,是决定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时间段,同时也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实习期护理教学中学生、护士角色转换慢,沟通能力差等,已无法满足当前临床护理工作要求[1]。随着临床护理学的发展,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本文现将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时间段的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均为女生,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78±2.34)岁。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时间段的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均为女生,年龄17-24岁,年龄(20.45±2.64)岁。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给予常规教学模式,以“示教—练习—指导”教学模式,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术,在讲解过程中突出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所规定的要求。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给予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入科时将实习目标和相关科室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和行编组,将实习生信息和其他情况及时向小组组长进行报告,每个护理组成人员为组长1名、执行护士2名、辅助护士1名、护理实习生2名。第1周,将病房环境、工作规章制度等及时向组长进行介绍,基础护理要跟随执行护士进行,熟悉不同科室患者的多见临床表现和相关操作技术步骤。将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和相关状况需要及时由带教老师行全面评估,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需要依据学生的学历不同进行的。第2周,实习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多发常见病和相关合并症的常用护理方法学习,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第3周,护理实习生跟随组长参与到整体护理中,根据护理程序来评估及诊断患者病情,完成相应的宣教工作。固定小组制护理需要全部的实习护士参加,带教是经组长负责,提问频率为2次/周,成绩评定依据为回答问题情况。由小组组长来评价护理实习生的素质,理论考试统一进行,实践题目由护士长出,由其统一评价。

1.3观察标准 观察及记录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两组均学习10个月,由护理部统一对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自制对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2.2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本科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传统带教中,护理实习生往往被动的跟着老师转,护理操作培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导致机械性学习,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2]。

而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中,护理实习生入科后被归纳到一个护理小组中,组合中有5-6个人的小团队,在实习期间与整组老师负责班内的工作,其任务较明确,调理相对较清晰,同时,学生也参与到小组中,分享小组内的护理成果,培养了学生的组内荣誉感及责任感,促进了实习生的自我管理。护理实习生参与到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由小组组长来负责该同学的各周目标情况,根据实习进度、个人能力来布置相关的知识复习内容,加以提问及评价。小组内的基础护理操作由老师认定后方可进行[3-4]。此外,护理实习生参与到固定小组模式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及知识结构。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后,可增强工作责任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实习生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