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

2021-04-12 11:10陈丽辉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我院情绪康复

陈丽辉 靳 颖

吉林油田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中脑卒中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凶险,情况紧急,发病后会引发较多并发症,若不紧急治疗则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患者年龄大,身体机能衰退,即使紧急抢救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障碍,甚至产生抑郁、悲观情绪,为了让患者术后良好康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基于此,下文将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2019年3月~2020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范围61~80岁,平均(70.58±4.11)岁,男女比例20:15,脑出血18例,脑梗死17例;观察组35例,年龄范围62~81岁,平均(72.44±4.46)岁,男女比例21:14,脑出血17例,脑梗死18例。2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结果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教育指导。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患者感到恐慌、担忧和害怕,担心治疗不佳因此致残或死亡。要鼓励和引导患者以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向患者讲述医院医疗设备情况、责任医生资质情况,讲述成功治疗康复病例,以此提高患者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1]。(2)拉近护患关系。治疗期间应主动、亲切的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感受和不适,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科学指导,充分理解并尊重患者来获取其信任感,消除患者的悲观、抑郁情绪。(3)人文关怀。叮嘱家属给陪伴和关心患者,营造温暖家庭氛围,鼓舞并激励其积极面对,坚强战胜病魔,消除其绝望、抑郁心情,并由家属联系亲友多看望患者,提供更多关爱,让患者对生命、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2]。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护理评价,总评分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9分一般,<7分不满意;分值越高患者的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SDS和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的情绪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后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SDS和SAS评分对比

3 讨 论

脑卒中是由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脑功能缺损疾病,此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发病后主要表现意识混乱、感觉障碍、四肢麻木、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大,受损严重,对突发疾病的接受度低,故容易出现抑郁、悲观情绪,影响其康复效果[3]。

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临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此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患者的心态进行指导,通过教育的形式让患者正视疾病,了解相关救治知识,对其心情进行针对性疏导,由家人、护理人员及社会亲友三方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重建生活、治疗信心,正确引导患者健康、乐观、自信的迎接治疗,勇敢战胜病魔,尽早康复出院。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其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P<0.05。

综合上述,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重拾信心,缓解抑郁情绪,尽最大能力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我院情绪康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情绪认同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