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高危剖宫产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04-12 11:10张国艳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麻醉

张国艳

瓦房店妇婴医院有限公司麻醉科,大连 瓦房店 116300

剖宫产手术需要麻醉诱导时间快速,这样可以让孕妇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肌肉具有良好的松弛状态,从而使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1]。高危剖宫产产妇由于生产形势较为危机,所以适合的麻醉方式是保证剖宫产手术顺利开展的基础。文章对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入的50例高危剖宫产患者提供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其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实验患者均来自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入的50例高危剖宫产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9-47岁,平均(32.7±1.9)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0.7)周。对照组,年龄28-46岁,平均(33.2±1.6)岁;孕周39-41周,平均(40.2±0.5)周。纳入标准:①患者满足高危剖宫产诊断标准,且采取剖宫产治疗方式;②患者为足月生产;③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经过伦理协会审批。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器质性疾病;②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③患者精神状态不佳;④患者伴有全身性感染。比较患者基本资料,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具体流程如下:患者采用侧卧位,选择18号穿刺针,硬膜外注射2%的利多卡因(厂商:晋城海斯制药;国药准字H14023559),观察麻醉效果。倘若麻醉不明显,需要继续注射6-10ml的麻醉药物,直到脊柱出现麻醉感觉。术中调整患者体位,保持麻醉平面低于T6。

研究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具体流程如下:术前半小时为患者提供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厂商:遂成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41021256)0.5mg与咪达唑仓注射液(江苏恩华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10980025)10ml,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采用侧卧位,并将上身垫高,穿刺腰椎3-4间隙,穿刺针型号为26G。硬膜外麻醉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并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以及各项评估指标,包括: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最大阻滞面积、阻滞持续时间等。

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标准分为三个等级[2],优:术中患者肌肉松弛度良好,能够有效配合手术治疗;良:术中患者肌肉松弛度一般,能够使手术正常进行;差:术中患者肌肉很紧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

2 结 果

2.1比较麻醉效果 见表1,研究组优良率为96%,对照组为7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性。

表1 比较麻醉效果

2.2比较各项评价指标 见表2,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与最大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最大组织面积与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

表2 比较各项评价指标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孕妇分娩方式变得更加多样[3],剖宫产手术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等特点,非常受广大孕妇及家属的认可,为了使手术分娩更加安全,术前麻醉显得非常重要。剖宫产采用的麻醉方式有很多,其中全身麻醉虽然效果显著,但药物剂量太大,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影响,所以该方式已很少使用。硬膜外麻醉是常用方式,通过在硬膜外间隙进行麻醉阻滞,使脊柱神经产生麻醉感,根据手术需要,可以采用低位、中位、高位麻醉。然而,由于产妇存在个体差异,由于镇痛有效时间长,阻滞效果差、诱导时间长等缺点,会使产妇感到痛感,无法确保手术正常进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是在蛛网膜外与硬膜下联合进行的麻醉方式[4],不仅起效快、效果良好,而且药量小,不易使胎儿产生中毒反应,具有明显的麻醉优势。另外,腰硬联合阻滞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循环影响很大,须提早做好准备。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优良率为96%,对照组为7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性。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与最大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最大组织面积与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与方传达[5]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腰-硬膜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使手术顺利开展,同时保证母婴安全。

总之,在高危剖宫产患者的手术麻醉中,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更好,能增强麻醉有效性,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力,应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硬膜外剖宫产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