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胜利鼓斗志 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1-04-13 16:31徐丽锋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攻坚群众农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近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关于全面推進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文件,提出重点工作,擘画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研细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各项条款以及相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驻村工作实际,现就如何带头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积极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投身乡村振兴再立新功浅谈个人的思考与看法。

一、回首凝眸,做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承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顾历史,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面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要求、新课题,要传承和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谱写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振兴乡村的新篇章。

二、情真意切,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初心、践行宗旨,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既是真挚的情感,也是应有的情怀。我们要向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要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像他们那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贴心人,用细心、耐心去倾听群众呼声和心声,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三、立足当下,做新征程上的赶考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要让脱贫基础更加巩固、成效更持续,就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是要提升认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尽管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有的脱贫地区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有些成果还不够稳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尤为重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疫情或灾害等不利因素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不停顿、不放松,积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千方百计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

二是要认真学习,努力提升工作水平。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20字方针的科学内涵,要深研细读相关方针政策,要搞清楚、弄明白涉农政策,紧跟“三农”工作任务形势,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三是要深入村居,熟悉掌握村情民意。要加强对农情、村情、民情的了解,只有正确了解农村、理解农村,详细了解农村的民情风俗和地方历史,才能融入群众、有效服务群众。“讲农话、做农人、办农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及时梳理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拿出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是要扎实推进支部三化建设,激发雁阵效应。要着力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文化、党建促和谐、党建促经济、党建促服务,融洽干群关系,调动发挥党员积极性,使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地政治和组织保证。

五是要全力推动美丽村庄建设,形成长效治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围绕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有效机制,常态化治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六是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要因地制宜,通过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经济带动农村居民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多样化就业、获得高水平收入,从而实现村级经济实力强劲、村民生活富裕幸福的良性格局。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清晰明确,作为乡村振兴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应该使命在肩、冲锋在前,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实实在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成绩,践行初心使命,向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作者简介:徐丽锋,上饶市卫健委驻余干县黄金埠镇塘湾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攻坚群众农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攻坚脱贫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