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预警 三级研判 三类帮扶

2021-04-13 16:51李兆伟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研判村级预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对易致贫返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南县把防贫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号工程”,通过建立“三个三”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即“三线预警、三级研判、三类帮扶”,有效解决了“漏纳”“漏帮”的问题,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一、织密“三线预警”网络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部门数据比对和乡村干部常态化走访,充分用好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排查三种预警方式,织牢织密“三线预警”网络,最大程度实现“早发现”。

(一)农户自主申报。重点做好政策宣传,家庭收入或“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重大变化、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的农户,可以主动书面向村“两委”或通过手机申报。在自主申报程序宣传上做到不漏一户,当面解疑释惑,坚决杜绝宣传单一发了之。对外出农户,也要通过电话或视频方式,将农户自主申报政策宣传到户。

(二)部门筛查预警。建立防贫监测部门联动预警机制,定期对上级或有关部门数据比对筛查、分析研判,将存在疑似困难农户有关信息反馈当地进行核实。

1.合理确定预警标准。重点围绕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骤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出现问题的状况,合理设置预警标准,设立防止返贫“预警下限”,对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实施预警。主要线索来源有:医保部门以当月报销后自费单次超过10000元或者累计超过20000元的农户名单;残联部门以新增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员名单;民政部门以新增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名单;住建部门以新增住房不安全农户;水利部门以新增饮水不安全农户;教育部门以新增厌学辍学未解决的、办理了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名单。

2.定期分级开展预警。各行业部门根据预警标准,将相关数据进行归集整理,比对筛查,把符合标准的预警线索每月25日前报县乡村振兴局汇总,县乡村振兴局每月30日前对各行业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进行一批次集中预警,有突发困难的随时预警,确保预警不慢、不漏。对于一个农户被不同部门多次预警的,要重点关注、重点研判。

(三)基层干部排查。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干部分片包户,做到每月一走访,每户排查必见面,动态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拟纳入监测的对象。同时,对申请农户、预警反馈信息进行实地核查,及时启动研判和审核程序。

二、把好“三级研判”关口

对通过“三线预警”发现的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启动研判程序,每个监测对象纳入都要经过村级、乡镇、县级研判和审核“三道关口”,确保程序规范,纳入精准,最大程度实现“应纳尽纳”。

(一)村级研判。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收集的预警线索,相关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应接到预警线索反馈当日起10天内完成实地核查,分析研判返贫风险,15天内完成村级审核。经村级核实通过后,再提交到乡镇研判、审核。

(二)乡镇研判。汇总并初步审核村级报送的名单后上报县乡村振兴局,由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数据信息比对。乡镇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题研判会,将比对后符合条件的名单进行专题研判,对存在疑问的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实地研判,确保数据准确,情况真实。乡镇根据研判结果,对拟监测对象在乡村两级公示不少于5天,无异议后上报县级研判、审核。

(三)县级研判。县乡村振兴局每月对各乡镇提报的“三类”拟监测对象进行综合研判,对存在疑问的农户,由县乡村振兴局派工作人员实地核实,对符合“三类”监测对象条件的及时批复纳入,并将人员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县级研判同时掌握了解各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全县面上的总体情况,为县级决策和工作督导提供数据支撑。

三、落实“三类帮扶”措施

根据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不同的返贫风险,建立帮扶台账,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和针对性帮扶措施,最大程度实现“应帮尽帮”。

(一)绿卡户。脱贫质量较高的脱贫户,标注为“绿卡”,主要由乡、村两级干部结对帮扶,做到保持关注,每季至少上门走访一次,通过电话、网络、社交媒体等方式加强日常联络。

(二)黄卡户。对脱贫质量一般的脱贫户,标注为“黄卡”,主要由县直帮扶单位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结对帮扶,做到常态关注,每两个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通过电话、网络、社交媒体等方式加强日常联络。

(三)红卡户。将“三类人员”标注为“红卡”,采取脱贫攻坚期的方式结对帮扶,主要由县级领导、乡镇领导班子及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做到重点关注,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并加强日常联络。

结对帮扶干部按“三类帮扶”的要求,制定“一户一策”,精准、靶向落实各类帮扶措施,確保帮扶措施管用、有效。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鼓励、引导、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稳定就业,积极扶持自主创业,实现勤劳致富;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及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兜底保障。目前,全县共有脱贫户4592户15241人,“三类”监测对象497户1777人,全部落实了针对性的分类帮扶措施。

作者简介:李兆伟,全南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研判村级预警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市场研判 不确定因素困扰市场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研判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