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与幸福——关于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哲学思考

2021-04-13 22:37杨婕娱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幸福教育幸福

【摘要】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是道德的实践;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二者密切相关。但这种关联并未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带来优势,源于不同幸福观导致的专业认同危机。无论是快乐主义幸福观还是德性主义幸福观,都忽略了需求的多样性,易让学生产生价值冲突。因此,建议通过社会工作幸福教育,树立学生的正确幸福观,强化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能力,借助幸福体验教育让学生领悟幸福真谛,以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

【关键词】社会工作  幸福  幸福教育  专业认同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儿童医学试验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编号:20YC720009)。

【中图分类号】C916;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007-03

社会工作是充满价值的实践性活动[1],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专业助人服务的职业。社会工作致力于预防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2015年起,其人才队伍培养连续几年被写入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每年全国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近万人,但各地政府仍难购买到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造成此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工作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在情感、价值理念以及专业和职业选择等几个方面水平较低[2]。普遍认为这与宏观上职业收入较低、行业声望不高,微观上价值冲突、自我认同相关。但就笔者多年的社会工作教育经历及部分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结果看[3],又有不少学生认为这个专业很有意义,情感认同非常高。是何导致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困境,让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又爱又恨”呢?本文試图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幸福的关系,引入幸福教育的概念,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

一、共同的道德追求:社会工作与幸福的互嵌

关于社会工作与幸福的关系,首先要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王思斌教授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工作如何反映“真善美”。从哲学视域看,“真”是人从本体论与认识论角度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善”是对人之行为的道德判断;“美”是事物的协调性存在和人们对这种存在的感知。在他看来,社会工作的“真”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接近真理;而“善行”是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以服务改善困境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工作之“美”在于它是一种助人的艺术,它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充满美与智慧。[1]可见,社会工作受哲学的影响与指导,致力于用行动促进人们幸福,推动社会进步,她的实践与研究浸透着道德问题,本质即道德的实践。

关于社会工作与幸福的关系,很大程度在于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人类探寻的永恒重要价值之一。人们对幸福概念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大家都认同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都在努力追寻自己的幸福。传统哲学一般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虽然道德不一定是幸福的终极目标,但德性对幸福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充满道德性,它作为应用科学,讲究对道德的实践,要求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带入强烈的价值感:怎样做是道德的,我们就怎样对待身边人与服务对象。尊重、公正、责任、自主等都是道德的范畴,所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强调“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强调“平等、真诚、善良、公正”等。这些价值观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在操作层面会转化为“接纳、尊重、个别化、保密、非批判”等原则,并在真实场景中不停操练,让身边人与服务对象能够真正看到道德实践的力量。社会工作是德性认知与德性实践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判断何为“美”、何为“善”,何为“平等”、何为“责任”,并践行专业价值观。道德践行能带来良好的职业氛围,这种氛围又激励着社会工作者在行善、致善上的不断探索。人处在道德的氛围中会感到幸福。在学习如何践行道德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关爱的专业化服务,借助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促进服务对象的幸福,同时也提升了自我幸福力。所以,社会工作是道德实践的艺术,它本身就是追求幸福的专业。社会工作对真善美的追求就会离幸福很近。

从理论上看,社会工作与幸福在实践中是互嵌的,但为何一个追求幸福的专业会出现专业认同感低的状态?为什么幸福感不能带来专业认同感呢?

二、享乐与德性:不同幸福观导致的认同困境

这与我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有关。不同幸福观带来的价值冲突是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困境的重要来源。对于幸福的理解,向来没有统一的界定,哲学家们很早就试图寻找幸福的答案,当下流行的认识包括快乐主义幸福观与德性幸福观。快乐主义幸福观是一种长期流行的幸福观,它以实现论与享乐主义为起点,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为基础,主张幸福在于人的欲望满足,包括感性或物质欲望,因而这种幸福观也可称为欲望满足的幸福观。快乐主义至今仍是流行的幸福观,对当代人影响巨大。无论是寻求更好的发展自己还是寻求体验快乐和舒适都是一种动机性的活动。这种幸福观混淆了享乐与幸福的界限,在此背景下,人们通常以职业获得、职业声望、薪资收入等为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导致社会工作学生容易认为社会工作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从而降低幸福感无法产生专业认同。

而另一种传统的幸福观是哲学家们提出的德性主义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西方古代、中国传统社会在思想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幸福观,它主张幸福主要在于甚至只在于具有高尚的道德行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告诉我们“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就是幸福,在他看来,钱财、权位、外物等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只有幸福才是。只讲快乐不讲德性的人,把幸福等同于快乐,以生活享受为满足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离开了德性,将是最肮脏、最残暴的、最坏的纵欲者和贪婪者”。[4]很明显社会工作的幸福观更偏向德性主义。在快乐主义幸福观中成长的大学生们,从小常被教导“只要快乐就好”,初接触社会工作时会有很大的伦理冲击,并通过从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实践产生道德优越感。但这种道德优越感很可能成为他们继续发展的阻碍。因为他们在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时,因为能力不足、经验有限,面对困境人群可能会力不从心,导致他们认为自己成为不了心目中理想的人,而产生自我否定;又或许批判老师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夸张的道德标榜,而心生反感。所以很多社会工作大学生在经历过刚入学的朦胧与迷茫期后,会与专业有一段热恋期,达到专业认同的峰值,但临近毕业时,面对现实的诸多压力,就又会趋向平淡。[3]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非常认可,感觉到很美好,但是最后回到环境中,还是会容易回归普遍的价值观。

道德既幸福的观点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不完全适合现代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享乐主义更不是幸福。这两种幸福观都是片面的、有偏颇的,忽略了人类需要的多样性。我们不可否认物质对幸福实现的价值,也不能违背伦理实现小我的幸福。社会工作学生一方面学习传统的德性幸福观,另一方面要面对现实主义,道德优越感与享乐的冲击,情怀与现实的碰撞,很容易让价值观本不稳定的他们产生矛盾与冲突,影响他们的专业认同。

三、幸福教育: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的重构

幸福教育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重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所谓幸福教育是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它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让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终生充满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5]幸福教育即指导社会工作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也帮助他们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首先,幸福观教育树立正确理想,打开幸福之门。幸福教育教什么?最重要是幸福观教育。无论是快乐主义幸福观还是德性主义幸福观,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陷。幸福观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幸福的本质是人们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感受到自我目标或理想实现而产生的精神满足感[6],我们应该要强调幸福的一种理想实現的精神愉悦。同时,要教会学生辩证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以习近平幸福观为基础,把如何使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作为中心[7]。

其次,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幸福能力,打下物质基础。对幸福的理解、向往与追求,是一种有待我们去发展的能力。这种幸福能力是以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价值性条件,以专业服务能力为基础的。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获得与感受幸福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社会工作追求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追求社会均衡,实现社会之美,它用专业方法去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社会理想的艺术美。在这个追求德性认知与德性实践统一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不断努力去提升服务对象的幸福,与此同时,在不断的反思中,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理解、感知、追求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就是专业技能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自然也为他们提高物质生活打下了基础。

最后,幸福体验教育领悟幸福真谛,增强专业认同。从方法论看,幸福教育的过程是体验幸福的过程,社会工作教育过程应该以人对幸福的体验为基础。柏拉图说:“教育年轻一代(还有你们自己)的最好方法是不斥责他们,而是你终身公开地去做你劝别人去做的事。”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幸福体验教育。社会工作即生活,无论是社工教育者还是社工学生都在生活中,完全可将社工元素融入到社工教学中,教师用社工的方法和学生相处,以生命影响生命,做好学生的榜样,以关怀教育优势 视角做学生的支持者、伙伴与同行者。[8]幸福体验教育可以让学生大量地参与助人的实践,体会到被人需要的感觉,体察到底层的困境与国家的努力,从中感受到社会的美好,获得深深的幸福感。这个过程不仅可感受生

活,还能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为自己增权,从而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当社会工作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能作为社会工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从中获得愉悦,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自然提升,社会工作幸福教育的宗旨即实现了。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之真善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2-01.

[2]易松国.社会工作认同:一个专业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J].学海,2019(1):116-123.

[3]孟琳.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发展历程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03-318.

[5]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31(2):28-33.

[6]唐凯麟.论幸福——兼析享乐主义[J].求索,1996(3):45-48.

[7]江畅.论习近平幸福观[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0-18.

[8]杨婕娱.论社工教学中社工元素的融入与应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2):51-53.

作者简介:

杨婕娱(1979年-),女,湖南郴州人,哲学博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命伦理、社会工作伦理。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幸福教育幸福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