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名县背景下邕宁区民族传统建筑的再生路径与价值研究

2021-04-13 01:56李锦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李锦泳

【摘要】自2016年以来,邕宁区一直都在努力地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针对县内的景区进行加大建设,并且挖掘出相关的民族文化特色,努力去建造一个生态新邕宁,树立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特色,旅游的发展效果非常明显,2018年的游客人数为75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5%,旅游消费达到了78亿元,同比增长了30%,2019年上半年接待的游客总次数达到了477.7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7.27%,所实现的旅游总消费达到了51亿元,同比增长了47.9%,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就特色旅游名县背景下的邕宁区民族传统建筑的再生路径与价值进行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特色旅游名县   邕宁区民族传统建筑   建筑研究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77-02

中国属于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建筑艺术更是源远流长,自古代以来,我国的建筑就非常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民族的建筑风格,都各有差异,但是其主要的空间以及结构和建筑材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中国古代的建筑类型非常多,主要包括寺观、宫殿、佛塔、民居等等。

建筑再生其实指的就是在不推倒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新的元素的添加,使旧的建筑能够充满着新的生命。在建筑再生问题研究的过程当中,传统建筑的生死问题其实是最受社会关注的,传统的建筑如果能够依靠生活形态进行延展,那它就是再生的,相对来说,如果它所支撑而又依靠的生活形态不再存在,那么建筑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命力,所以说建筑的再生和保护已经成为了传统建筑发展的主要意义所在。

1.国内外针对建筑再生的研究

1.1国外对于建筑再生的研究

国外对于建筑的再生研究其实是非常早的,早在1964年的时候,美国的景观大师劳伦斯哈普林把旧金山的一个老巧克力厂转变成了一个购物中心以及饮料广场,并且首次提出了建筑是可以再次循环的。历史建筑再次利用成为了建筑保护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话题,在这样的形势驱动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以英美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向传统建筑再利用提供更多的保护政策。建筑的保护跟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破落的传统建筑,可以通过不断的再生,回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能够有效地推动建筑的保护,并且也可以提升社会的生命质量。让传统的建筑更好地为社会进行服务已经成为了研究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之一。1994年至2000年所改造完成的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中央庭院,已经成为了西方传统建筑再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典范之一。

1.2国内对于建筑再生的研究

我国对于建筑的再生研究起步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因为在80年代初,我国一直处于政治动荡的一个情况当中,所以说很难去保证基本的城市建设,更不要说对于那些传统的建筑进行重新的再利用。1996年日本的建筑设计,大林组把上海建于1926年的法国俱乐部改成了上海花园饭店的裙房,并且建起了高层旅馆,这也算是我国建筑再生的一个最为早期的例子。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传统建筑再生方面的研究其实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我国在研究过程当中的一个特殊的优势在于我们国家所蕴藏的东方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建筑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的传统建筑一直发生着变化,所以说,当我们在研究建筑再生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更加谨慎才行。,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保护,不能够仅仅是还原某一时刻的历史形象,而是要将所有的历史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历史印记,这种历史印记正是我国传统建筑再生过程当中的一个最为核心的内容,同样也是我国针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最好的一个方式。针对于传统建筑进行再生研究以及环境设计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的。

2.邕宁区民族傳统建筑的再生路径与价值研究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属于一个千年古县,而且自然风光非常秀丽,拥有着非常强的文化底蕴。邕宁区目前拥有着广西保存的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已经被列入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茶戏以及抢花炮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在传统建筑方面,邕宁区的存量是比较少的,但是拥有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五圣宫以及北帝庙等等。正是因为现存量比较少,所以这显得传统建筑在邕宁区弥足珍贵,对于其进行保护以及再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民族传统建筑研究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1邕宁区民族传统建筑的再生路径

①制定专门的传统建筑旅游体验路线。通过创建特色旅游明显,将建筑重新包装,制定传统建筑体验路线,让游客既可以去百味坛里田园体验淳朴民风,也可以去特色农庄品尝特色美食,可以去雷婆岭石刻陶冶情操,更可以通过专门路线,体验邕宁区的传统建筑特色的艺术瑰宝。

②融入新型商业模式到传统建筑使用功能中。将旅游过程中的吃、喝、住、行、赏、购融入到传统建筑使用功能中。邕宁区精心打造了八音文化以及生榨米粉旅游美食节,每年会吸引大批量的游客,活动设置在五圣宫、北帝庙,游客不仅能够去体验八音祝福,还能体验五圣祈福等传统的福文化。而八音文化节更应该跟那莲古戏台融合,将每年一节作为重点,细分到每月一节,每周一节,源源不断地利用古戏台传播传统文化。

③充分与当地高校联合育人,将传统建筑保护与再生的一系列课题打包给高校。特别是跟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共同制定地方人才培养方案,以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流程为着手点,挖掘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邕宁区地方民族建筑保护中的契合点、交叉点、互动点,从而研究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一定应用性的方式方法,探索出南宁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邕宁区地方民族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模式。

④加大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宣传力度。地方民族传统建筑的大众保护意识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而且相关专业的人才也比较紧缺,法律法规都不够完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集中地,应该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突出地域性跟行业性,以服务区域经济作为面向,将人才培养渗入到民族传统建筑保护的过程当中,为其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以及人才支持。

2.2价值研究

①学术价值

针对传统建筑进行再生研究以及保护需要相关方面的人才,而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在整个过程当中,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才方案培养可以高度融合地方需求。而高校应该把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直接渗透到地方民族传统建筑保护过程中,为地方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②社会价值

邕宁区的民风非常淳朴,而且拥有着非常深刻的传统建筑文化底蕴,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针对于邕宁区民族传统建筑的再生路径进行研究,可以让旅游资源更完善、旅游元素更丰富、旅游体验更深入、旅游商业价值更体现,因此,对民族传统建筑的再生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价值。

总而言之,邕宁区一直都在主动且积极地融入到广西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当中,自从2016年开始,全力创建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打造一个广西生态文化旅游新地标,加大景区的传统建筑再生研究,充分地发掘文化特色,利用传统的建筑来丰富旅游业态,树立相应的旅游品牌,有利于生态新邕宁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王润瑶,黄芸玛.民族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青海同仁县隆务镇为例[J]. 市场论坛,2020(5):87-91.

[2]姜漓.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智慧旅游策略研究——以阳朔县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8(26):79-81.

[3]王红梅,覃娟.广西深入推进特色旅游名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3):30-35.

[4]许春霞.传统文化创新引领特色小镇的系统构建 ——以陕西蓝田县玉山旅游名镇为例[J].智能城市,2018, 4(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