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之外的拾零

2021-04-13 04:18朱军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麻绳灵魂月亮

作者简介:朱军,现居长春,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教育行政、政府驻京办、新闻出版等多部门工作经历。已出版散文集《心灵的倾诉》(1997年初版,2008年再版)、古体诗集《心空无际》《峰巅远眺》。

说来惭愧,自二〇〇五年回归教育行业以来,我终日忙于事务,很少静下心来读几本自己喜爱的书。一日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十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何况我十几年未曾专心致志读几部经典书籍,以致拿起笔来,想写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都感到力不从心。记得几年前,我在出版社工作时的一好友,拟出版一本集子,看重我,嘱我写一篇与他昔日交往的纪念性文章。我当时虽很情愿,只怕写不好,一拖再拖,结果辜负了这位老兄的一番盛意,错过与老友书里“相逢”的良机。

岁月变迁,时光荏苒。上面文字所记,已成为我生命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今旧事重提,只为告诫自己,人生之路漫长,余下后半场,要格外珍惜。时光隧道里的阳光依然灿烂而美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择善而交、读书写作,等等。

与长元兄相识,是去年七月由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省作协副主席张顺富安排的文友聚会上,而熟知长元兄的名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初见长元,给我第一印象是帅气、儒雅、坦诚、睿智,诚恳待人,由内而外流露出一种谦和与真挚。在省内文坛,虽然他早已久负盛名,但完全没有“名作家”的派头,反倒十分内敛,在当下堪称难得。或由此,我和长元便有了一见如故的零距离感。随着交谈的深入,长元兄又给了我一个新的认识:热情儒雅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厚重。这厚重源于其不凡的談吐见地,源于其文学功底及知识学养的深厚。敬重之余,我觉得长元是位值得信赖、深交和可终身学习的朋友。随后一段时间里,从长元兄投赠我的小说集《肩膀头一样高》、诗集《熬鹰集》(父子合著),还有长春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王长元电视专题片》,加速了我了解长元兄及其作品的进程。

而尤为促使我们相互走近、彼此认知的是,双方手机微信的频频互动交流,即小说作品之外的拾零(长元主打文学创作形式——小说之外的诗歌写作,我姑且称其“拾零”)。每读长元手机发来的诗作,都能让我为之兴奋,为之震动,从中获益,阅后情不自禁写上几句读后感,或曰解读之类的文字发给他,其间多次得到长元兄真诚率直的认可。有的评语长元兄还发给自己圈内作家朋友鉴赏,这着实让我诚惶诚恐。随着他发来诗作的增多,我的解读文字也跟着“水涨船高”。一来二去,长元兄赞扬认可的回复,渐渐变成鼓励我尝试写作文论的话题。

诚如文章开头写的那样,十几年来忙于工作事务,我读书少,动笔少(出版两本古体诗集可忽略不计),尽管在长元兄鼓舞下,我拿起搁置十几年的笔,写作此文,但内心仍很忐忑,唯恐写不好愧对了长元。

记得长元发给我的第一首诗是《等等灵魂》。这首经典小诗,让我看到了《熬鹰集》系列作品,尤其开篇《跪拜》的影子。一脉相承的文字风格,依然是朴实自然、流畅耐读。可以说,《跪拜》写得非常棒,但读了这首手机版的《等等灵魂》,更让我感到,长元兄的诗作在经历时空打磨后,思想内涵和语言淬炼,又有新的突破和升华。

通览长元兄发给我的十几首诗作,读后总体印象主要有三点:一是思想深邃,视角独特,洞察敏锐,富于哲理。二是语言朴实、自然明快、简洁易懂且意蕴深长。三是诗作短小精湛,小中见大,微观中展示大主题、大背景、大关怀。恰如一滴水折射太阳光辉,小诗里给人拓展无限的阅读思索空间。

不妨从如下诗章中去领略其诗作的魅力和带给你的启示与感悟。《等等灵魂》:“只因/匆忙仓促的行走/才把灵魂/猝然遗落身后/一个没了灵魂的躯壳/多像一具行尸走肉/……放慢一点脚步/等等灵魂/没了灵魂的躯体/细胞都会生锈/躯体离开了灵魂/骨髓都能长出肿瘤/或许——/只有等到灵魂/人性才能找到出口/等等灵魂/等等灵魂/哪怕用一生去等待/都不觉得天长地久”。全诗流畅自然,朗朗上口,语言犀利睿智,思考深刻精切,可谓剥丝抽茧,鞭辟入里,刀刀见血,直击现实,体现了作者正义善良、责任担当和忧国忧民之大情怀!其发自内心振聋发聩的呐喊:等等灵魂!更是让人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心服口服。小诗载大道,小诗担大任,小诗大襟怀。愚以为,读此诗,如何不能让读者诸君从中沉思醒悟和深深受益呢。请看《煤山记忆》:“那根柔软的绳子/像草蛇一样弯弯曲曲/挂在煤山老槐树上/勒死一个/叫崇祯的皇帝/说来那根树枝/更像一截残疾手臂/指着生锈的太阳/做着无泪的哭泣/于是/黄袍成了寿衣/玉带变作了灵旗……/其实/那个王朝的落日/绝不是从煤山开始/皇城根泛绿的青苔/早已传递出/残阳发霉的信息/煤山有记忆/老树有记忆……/三百年后的人们/依旧有记忆/那根上吊的麻绳/窒息的/绝不是一个王朝历史/或许能折射出/其他帝国的影子”。说得好,悠悠千载,绵延不绝,封建专治、腐朽落后的皇权统治,一切造神愚民行为的残阳末日,终究要沉落下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进步的潮流无可阻挡。再看这首《月亮》:“原本/一轮单纯的月亮/却被人类进行过/无数次捆绑/那根绵延几千年的绳索/真不知——还要延伸多长/绑上思念/绑上忧伤/绑上悲欢离合/绑上世事沧桑……/诗仙李白更是狂妄/恨不得/将月亮装进酒缸/嫦娥号的梦想/元宵节的灯火/中秋夜的疯狂……/天上一旦没了明月/人心注定会空落迷惘/夜晚/当我们再仰望星空/看到的只能是夜色的忧伤”。月亮本是无情物体,只是古今人们赋予它的内容太多太多了。人类是情感的动物,月亮也便成了寄托人的各种情感的最好依托。太阳好像就没有这么多的载负内容和功能,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要比月亮不知大过多少倍,没有太阳人类将不复存在,“万物生长靠太阳”嘛。此诗视角独特新颖,发掘深入,寥寥数语,高度提炼概括人赋予月亮的情感,寄意种种,耐人寻味……诗到关键处,又笔锋一转——设若没有这些“捆绑”,没有了月亮,人心注定会“空落迷惘”,夜晚的星空只能是“黑色的忧伤”,读后让人顺着诗的思考语言,不得不去高度认同:斯言极是!给人留下无限遐思冥想的空间。借此引用拙诗《夜游雁荡山》后四句:山峦本是无情物,地设天造石一尊。只是人间情未了,借尔书怀直到今。或许,月亮亦然。

与这首《月亮》相映成趣,堪称姊妹篇的另一首诗作《渔夫—月亮》,则另有一番意蕴和情致。《渔夫—月亮》:“用渔网打捞月亮/老渔夫/熬去了一生时光/面对空荡荡的渔网/脸颊似乎/比渔网还沧桑/江水/在脚下悠悠流淌/月亮却依稀在天上/这的确是个梦想/老渔夫却从不失望/每当渔网从水中扯出/他眼角总能闪出一片/柔柔月光/某一日渔网破碎了/破碎的渔网/还怎么捞起月亮/老渔夫第一次绝望了/用眼泪/在江水上雕刻凄凉/无奈/他缓缓掬起一捧江水/试图洗濯心中忧伤/江水呀——在手中微弱荡漾/涟漪中/却漂起一轮含泪月亮”。“水中捞月一場空”,本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这位善良的渔夫却用一生时光来“捞取”自己心中的梦想。渔网捞碎了,老渔夫绝望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无奈中渔夫手里捧起的一汪江水涟漪,却让他“掬月在手”,实现心中的梦想!诗中蕴含的深远寓意,一言难尽。这是大手笔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我相信读了此诗的人们,会从中获取多方面的启发。纯洁善良的愿望和为此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必有回报!这应成为实现完美人生和梦想的一个定律。

我们再一起走进《搓麻绳老人》:“把星星搓进了麻绳/把月牙搓进了麻绳/把苦与痛搓进了麻绳/把褶褶巴巴的岁月搓进了麻绳/把临终那口气儿/也搓进了麻绳……/麻屋子宁静了/麻油灯宁静了/只有柔软的麻批儿/似乎流淌静静的哭声/搓麻绳的手不能再动了/搓麻绳的身子/已经凉成了一块冰/唯有合拢不严的双眼还在述说明天的梦……/天边还挂着含泪残月/空中飞舞着多情苍蝇/只有村头黄土含着情分/用孤坟装载了老人悲苦一生/春天了/坟头又长出绿绿苘麻/麻叶澎湃着春的热情/于是村里人开始惶惑了/莫非——老人家在那边又搓起了麻绳”。搓麻绳,想必每个从那个年代的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不陌生,我从小也干过这种活儿。但长元兄能用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考,穿越历史时空,以简洁、朴素、灵动的诗化语言,把搓麻绳老人一生的辛劳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如此真切感人,如此悲情传神,如此质感。读诗中人物场景,可谓呼之欲出,如在眼前,不禁激起对农村那个年代老屋、土墙、土炕、油灯等一系列景物的深刻记忆与回味回想。星星、月牙、苦痛、岁月和“临终那口气儿”都搓进了麻绳”……直至“村头黄土含着情分/用孤坟装载了搓麻绳老人悲苦一生”,这是怎样的悲凉而令人叹息的人生岁月!长元兄不愧是挖掘人性深度,探微人生苦难和反映百姓生活状态的写作高手,在最平凡精微的人物细节描写中,挖掘出人生大主题、大背景和大思索。用睿智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把过去、眼前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写得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又入骨入髓,令人叹服,为之心动。诗虽短小,却给人提供无边无尽的解读空间,充满了艺术张力和感染力,体现了作者胸襟的壮阔涵容与大气象。诗境语言亦达到了出神入化、经典凝炼和言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另一首描写农村题材的《轭》同样精彩,发人深思。

“总算卸掉了脊背的重轭/本该是一次全新的生命解脱/但——不知为什么/减负的老牛开始了沉默/草料没了味道/星空变得寥落/面对沉甸甸的田垄/脊背刺痒得就像刀尖丝丝刮过/莫非几十年的重轭/把沉重注入了骨骼/承载变成了一种本能/减负反倒成了压迫/那海阔天空的悠闲/竟演变为无边无际的折磨/悲哀的老牛啊/你的悲哀/让整个世界为之困惑/重轭——对于你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昨天的枷锁/还是明日的魂魄?”如果耕牛有摆脱枷锁束缚、获取自由的理想和欲望,那么,卸掉了脊背上的重轭,打碎了镣铐枷锁,带给它的无疑应是一种喜悦和超越!可致命的悲哀在于,面对海阔天空的悠闲自在,却成了它无边无际的痛苦折磨……倘若由此联想到人,如果人在“轭”的束缚和压抑下,慢慢成为一种习惯,便丧失了挣脱枷锁的欲望,这岂不很可悲!那么所带来的结果,必将成为助长愚昧、腐朽、落后的基础支撑和理由,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幸、大悲哀,且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不幸!此诗含蓄凝邃、意味深长,可从多视角、多维度去解析,这就是好诗的魅力所在。

《昙花一现》:“为什么/总是眷爱深邃的夜晚/花香伴着夜色悄然弥漫/花开花落/虽然只有短短一瞬/一瞬间/你的生命却被芬芳点燃/不顾及怒放的玫瑰/也不屑富贵牡丹/面对爬上爬下的牵牛花/你坚信风骨比芳香更要尊严/……”。生命的高洁灿烂,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是否被别人看见,暗夜中默然开放,默然消去,不顾及玫瑰也不屑牡丹,面对爬上爬下的牵牛花,坚信风骨比芳香更要尊严。这是对昙花风貌品格最生动的诠释和礼赞。欣赏这篇佳作,能加深对昙花的认识,更能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在长元兄近十几首新作中,他格外看重这首《寻找自己》。打开全诗:“即使张贴出一万张寻人启事/也无法破解/离奇的失踪之谜/究竟哪一年的哪一天/我竟然自己弄丢了自己/仿佛还是那张面皮/嘴角还是那簇笑意/只是/摸一摸凸显的胸脯/肋骨后面/哪里还有原来的自己/其实——每天招摇于市的/不过是一张猥琐虚假的画皮/苦苦的寻找/找得昏天黑地/找寻的足音/撩开多少暗夜晨曦/哪怕荒山野岭多么偏僻/到处已插满寻找生命的灵旗/我渐渐老去了/与死神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在那个奄奄一息的夜晚/恍惚迷离——我好像/真的找到了丢失的自己”。《寻找自己》写得苍凉无奈又发人深省。我相信这丢失的绝不是单单一个自己,而是一群人都在丢失自己,甚至是更大外延的时空,都在充斥着自我麻醉自我苦闷中“丢失”的自己。“……肋骨后面/哪里还有原来的自己/其实每天招摇于市的/不过是一张猥琐虚假的画皮”,这是多么一针见血的洞察和睿见!究竟丢失的是什么,长元兄伏笔下那不言而喻的,我以为是人的灵魂,是人真实的本来面目。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灵魂,以及永存于心的正直、善良和真诚,而不是躯壳。一个没有灵魂,丧失了人的本真的躯体,无异于失去人生命中最本质的属性,最宝贵的支撑。而这,竟成为时下某些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猥琐虚假,空话、假话、虚话、套话、媚话、梦话,等等,说得栩栩如生,说得有模有样,说得信誓旦旦、慷慨激昂,说得自然顺畅——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滑稽可笑。有良知的人针对丢失的“自己”,在苦苦寻找,苦苦挣扎,苦苦期盼,“荒山野岭……到处已插满寻找生命的灵旗”,多么苍凉悲怆的画面和穿透肺腑的诗味语言!直至老去与死神拉近,“奄奄一息”中才好像真正找到了丢失的自己。这或许是一个人(一群人一茬人或更广范畴)良心的执着,信心的执着,苦闷的执着,更是可悲、可叹、无可奈何的执着。面对长元兄这首如空谷足音,让人击节叹服的诗行,我不禁叩问,是什么让人丢失了自己,是信念还是我们生存的环境?而等待和未来将要看到的,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和自己。

说心里话,长元兄每发给我一篇诗作,都让我如品佳肴,如闻至道,顿有所悟,思忖无穷。只是我的思考深度有限,阅读涉猎有限,语言功力所限,面对他力透纸背、大笔如椽的精品佳作,我有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怕品评不准,说得不深不透,或理解偏了,影响和“亵渎”了长元兄的詩作。这好比一个不懂书画的人,面对一幅极品的翰墨长卷,想说出其内涵真味如何如何好,或好在哪里一样惶然。

读长元兄其他篇什,诸如《命中注定》《凌迟》《太监》均为喻理醒世之作。《命中注定》让人看到无法说清的荒唐无奈,以及光怪陆离的人间万象;《凌迟》更是让人感到封建统治者的残忍暴虐和对人性的摧残。无论怎样,封建统治和酷刑,都令人发指,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太监》:那“一刀子下去/就割断了人间烟火/于是残缺里诞生了一种荒诞/生命守候的/永远是荒淫无度的黑天……/皇宫装载着人间百倍的黑暗/太监才是黑暗中最丑陋的诗篇……/构成了人类社会一级伤残”。辛辣的讽刺,如匕首、似刀枪,读后让人拍案叫绝,堪称不朽之作!还有《野草》中漫长冬天的风雪,以野草四季变换的形态特点,来赋予它生动微妙和人格化的意义,这是常人思维很难企及的。《活着》充满人生哲理,脚踏实地,活在当下,快乐过好每一天,胜过心中一万个美丽梦想!这与长元兄的乐观主义态度极为吻合。《自己的囚徒》揭示当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或心理痼疾现象: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囚徒,走出去,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天地。这种洞见,是作者笔下诗作非同凡响之处,归根到底是长元兄思考之深邃、之精微和大家手笔实力的综合呈现。我读之我受益,众人读之众人受益。其他如《北斗》《灵山》《等待》等篇章,都向读者展示了风光各异的诗情画卷,不再一一引述。

纵观长元兄这十几首“拾零”之作,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精彩,如此个性鲜明,尤其每首诗作结尾处,都有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神来之笔,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这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深入体察、缜密思考和敏锐洞见。一言以蔽之,是长元兄思考质量使然。如何提升思考质量,提升作家创作的水平和作品的生命力,我用如下一段话表述,并作此文结尾。

高质量的作品离不开作家高质量的思考。提升思考质量是写作高质量作品的第一要务。人的脑子要不断地用,要勤于学习,提高思考的质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最高指挥系统,而学习可以使头脑活跃,思维活跃。学习等于向头脑输送智慧,促进大脑进步,摆脱大脑的迟钝和惰性。人肢体的惰性源于头脑的惰性。头脑的惰性,可降低一个人的智力,降低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如果再降低,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都将成问题。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思考,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和世界。

正在写此文,欣喜收到长元兄发来信息。他新的小说集《跪拜》已由长春出版社出版,样书到手,他第一时间告诉了我。祝愿长元兄继续秉承作家和诗人要站在哲人的高度和视角,去思考问题,关注世间万象。也祝愿长元兄在小说和诗歌(拾零)创作上,不断出精品、出佳作,使足下黑土地的文学创作之路,愈走愈开阔,向社会、向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麻绳灵魂月亮
新年麻绳
漂亮的“小草帽”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一根麻绳 ,打造逆天美物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灵魂树 等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