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當融入灣區,與灣區共舞

2021-04-13 08:45微言
澳门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灣區消費特區

任憑世間是是非非,疫情翻來復去攪動人心,春天依然往而復始,邁著輕松的腳步開啟問候北半球的歷程。

傳統的東方農歷新春之後,便將是“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陽春節氣,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的季節將令中華大地萬物復蘇,再現勃勃生機。

2021年新春佳節,即便是全國上下緊繃防控疫情這根弦,呼籲人們減少流動,留本地過年,但牛年春節黃金周,國內餐飲、消費、旅遊、物流、文化等消費市場卻“牛氣沖天”,數據亮麗耀眼!

據國家商務部2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11日大年三十至17日黃金周結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28.7%。“就地過年”催生新消費,網購年貨備受青睞,線上餐飲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135%。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月11日(除夕)至2月15日(正月初四),全國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3.65億件,同比增長224%。

至今年春節,內地5G終端連接數超2億,高速便捷的5G網路為“雲拜年”、“雲逛街”、“雲暢遊”等帶來過年新體驗。支付寶數據顯示,今年參與紅包拜年的用戶上漲了近270%,“紅包”相關搜索量也隨之大漲538%。

在文化市場,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統計,截至2月18日0時,國內2021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80億元,再度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紀錄。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週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在春節黃金周國內多領域市場一片紅火之時,澳門傳來的消息是,除餐飲業市場有所回暖外,旅遊人數、酒店入住率、博彩業收益、零售市場消費皆出現大幅下滑態勢。形容本澳在平平淡淡,冷冷清清中迎來牛年春節一點都不為過。

為了及時了解市場情況,體恤民情,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自大年初二起,便開啟連續五天走街串巷、下沉工地、深入值班一線的探訪拜年慰問活動,給本澳冷清的春節市場帶來一襲清風,一股暖流……

的確,入冬以來全球疫情再度肆虐,國內多地疫情反覆,疫情管控嚴字當頭的澳門,實現了無一起社區感染病例,無一起新冠死亡病例,連續330天以上無出現本土病例的難得成績,披上了國內疫情最安全城市的靚麗外衣。但與此同時,全澳付出的是遊客量持續萎靡,博彩業一蹶不振,旅遊市場一片慘淡蕭條的沉重代價!

如約而至的2021年陽春時節,澳門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與祖國的大地上一樣,將花兒照開,鳥兒照唱,但經濟何時能與國共鳴,旅遊再度舞動濠江,這是特區政府的一塊“心病”,更是本澳百姓的殷切期盼!

近一年來,澳門為實現自救,確保旅遊、餐飲、商業零售市場生存發展,減稅免租、派利是、發消費劵、電子劵等,努力刺激和釋放本澳幾十萬市民消費潛力,取得一定成效,但畢竟只能曇花一現,難以持久。

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近鄰勝似兄弟!特區政府應該在大力倡導本澳市民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加快構建特區防疫屏障的同時,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盡快與鄰居廣東省高層開展深入洽談,切實採取實質性措施推動兩地人員往來,加快旅遊互動。協商恢復內地簡化自由行簽注程序,盡快實現低風險地區免核酸檢測證明,兩地健康綠碼“一碼通行”政策,通過降低人為設置的過關“門檻”,簡化通關手續,設法激活和啟動近一億人的廣東客流市場,加快為本澳引入傳統客源。而此過程中更須將大灣區9市作為主攻目標,探索特殊時期大灣區的創新合作、抱團發展模式,真正實現粵澳融合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也只有在實現了本澳傳統旅遊業的恢復及發展,穩定澳門經濟和社會的基本盤後,才能抽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能力去考慮本澳多元發展問題、特區政府行政改革問題及社會民生改善等諸多問題。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前提是必須先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鄰居廣東,更須與唇齒相依的珠海及橫琴共舞。只有追求和實現與珠海、與大灣區、與廣東、與祖國大家庭的榮辱與共,共同繁榮,澳門才能真正體會到醉人的鳥語與花香!(澳門/微言)

猜你喜欢
大灣區消費特區
全球新增绿化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