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播电视台办好春晚的要素浅探

2021-04-13 09:52陈景刚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1期

陈景刚

摘要:春节联欢晚会是电视媒体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以近年来笔者参加的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活动为例,从晚会的活动策划组织、节目编排、弘扬主旋律以及立足地域性特色优势等方面,阐述了地方广播电视台办好城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要素以及如何抓住本地典型人物、代表型精品节目,从而发挥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区域优势,办好党委政府认可,受众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

关键词:策划组织 突出地域性 弘扬主旋律 挖掘本地精品节目

大型晚会是具有鲜明特色、浓郁时代特点的艺术表现,电视媒体则是呈现文艺晚会最直观的传播途径。晚会的艺术表演、舞台造型、灯光效果等可以通过电视媒介带给受众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第一次春节电视联欢文艺晚会,由于晚会节目起点高、阵容强大、观赏性强,为海内外华人提供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受到普遍的欢迎和称赞,成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里程碑。自此,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老百姓每年除夕夜必看的视听盛宴,更成了海外华人华侨在异国他乡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隨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省级、市级广播电视台逐渐开始承办各个级别的省(市)城市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各地重要的文艺节目组成之一。如何办好一台政府认可、雅俗共赏、群众满意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各级广播电视台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方向。从2012年至今,笔者每年均参与了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几年的春晚磨练,对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办好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一、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统筹协调,全方位保障晚会顺利举办

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无论是在中央台、省级台还是市州级广播电视台,都是一年中的重点工作,是广播电视台参与人员最多的大型活动,无论是晚会策划方案、导演节目架构、台本内容锤炼还是主持人对现场的把控能力、技术设备的运行、摄像机位布设和灯光音响的调试,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涉及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整台晚会带来不可弥补的影响,因此,精心的策划组织和统筹协调是奠定整台晚会的基石。

春晚策划方案要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要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契机,构思整台晚会的策划主线,搭建符合晚会主题的节目框架,开展前期拟上春晚节目的筛选和节目编排,精炼晚会主持串词等,通过主题、节目、串词三者的密切呼应,保证晚会有看点,节目有精品,串词有深度。

晚会的舞台舞美设计,是观众视觉上的直观点。春晚的舞台舞美设计色调基本以中国红为基色,包括对大型歌舞的服装和道具、LED视频基色等也要贴近主基色,凸显中国传统重大节日喜庆、热闹祥和的氛围。

不同于节目表演和主持人表现形式体现在视觉和声音的世界里,现场技术保障则是处在幕后这个无声的“战场”中,导播流程编排和场景切换、摄像机机位布设方位、灯光点位角度、音视频检查、素材上传等等,更多了一份严谨和凝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晚会的后勤保障服务看似平淡无奇,却又重要无比,春晚的演职人员动辄上百人,交通保障、食宿保障、排练时间、沟通协调等一系列保障工作必须事无巨细,精准到位。现场的安全保卫、电力保障、应急通讯、消防保障更是需要前期沟通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制定晚会工作预案,确保晚会的顺利举办。

二、把握主旋律,紧扣主题,做好晚会节目编排

作为主流媒体,首要是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切合晚会的主题立意。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脱贫攻坚成绩以及产业配套升级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党委政府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借力春晚舞台,大力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把主题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到整台晚会节目中。在把握主旋律,做好政治宣传工作的同时,晚会的节目内容上又要“接地气”,能引起受众感官上的共鸣,两者既要有效结合,又不能生硬搭配,做好切题的节目内容编排,保证节目内涵丰富,不空洞。以遵义市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例,突出展现了遵义的“红色文化”特殊地域性。在这一年的春晚上,歌舞《凤凰山上红军魂》、杂技《红星绽放》、相声《为遵义喝彩》等节目都是以遵义本地特有的红色元素编排创作,节目运用遵义的“红色”标记做足了文章。其中歌舞《凤凰山上红军魂》以遵义标志性地域为突破口,编排了一支气势宏伟,歌颂红军烈士的大型歌舞;《红星绽放》以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形式诠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为遵义喝彩》则是相声表演艺术家通过遵义故事、遵义方言、遵义小吃讲述了这个红色之城、转折之城的故事……这一年的春晚节目编排,既有很高的政治站位,节目内容表现精湛,亮点纷呈,更是获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晚会中抓好典型人物的现场专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义这几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时代楷模”黄大发和为人民扫雷冲锋在前的“扫雷英雄”杜富国。

“一生只为一条渠”的黄大发,曾任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为解决村里群众的喝水困难问题,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群众,历时40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等手工工具,开山劈石,誓拔穷根。用双手硬生生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7200米的主渠和2200米的支渠。这条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为乡亲们引来水源,解决了村民长期吃水困难的问题。有了水源,村民们开始大力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 “当代愚公”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遵义市春晚,我们邀请老支书黄大发亲临现场,老支书动情地说道:“从1963年至1975年,我修建的第一条沟没有成功,有群众不理解,但是我黄大发用党性来保证,用生命来换水!要让老百姓喝上水,吃上大米!”现场专访黄大发后,体现黄大发数十年如一日,不怕艰难险阻编排的春晚节目——歌曲《愚公移山》开演,歌声中,演播厅大屏穿插了地貌险峻的“大发渠”航拍画面和黄大发带领村民开凿水渠时的艰难场景,让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感叹。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遵义籍排雷英雄杜富国为掩护战友喊出的话语。2018年11月,杜富国在执行排雷任务中,突遇爆炸。瞬间,他用身体保护了战友,被爆炸的加重手榴弹夺去了双眼双手。2019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不畏艰难、不惧生死的扫雷英雄杜富国,杜富国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一个无手的特殊的军礼。

“你举手敬礼,没有手臂;你的手臂,已化作一座丰碑。你巍然站立,托起一个新的世纪。你的舍身忘死啊,是军人崇高的品德;你的特殊军礼啊,是军人血染的记忆……”这是遵义人民为扫雷英雄谱写的英雄赞歌《特殊的军礼》,展示了以杜富国为代表的中国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大无畏担当精神。2020年春晚现场,杜富国父母在专访中朴实的话语和英雄在大屏上给遵义的家乡父老敬上特殊军礼的时候,现场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三、转变邀请“名角”思维,挖掘本地“草根”,立足区位挖掘本地精品节目

按照市州级广播电视台承办春晚资金筹备的惯例,党委政府给予一部分资金支持,其余大部分通过晚会冠名赞助、广告投放的方式来弥补。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商家广告投放重心偏向互联网和自媒体行业(例如抖音、微信、今日头条APP等等),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广播电视广告业务量逐年下滑,对于承办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巨大的经费投入和不断缩减的广告投放已成为压在各级广播电视台肩上的重担。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用尽量小的开支办出一台好晚会,是摆在电视媒体人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以遵义市广播电视台为例,这几年邀请的春晚嘉宾从明星大腕走向时代楷模;从港台明星换成广场舞大妈……用“名角”换“草根”,在压缩经费预算的同时,节目质量和现场效果并没有下降,相反更让观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这就是充分挖掘了代表遵义地域性特色人物和节目的结果。

2016年,一首遵义本地方言的歌曲《遵义派》响彻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1935年嘞1月震动中华大地,就在我们这嘞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一支由遵义本地人喻鸿、赵兴打造的一首描述遵义本地风土人情的原创音乐作品,通过诙谐时尚的音乐元素表达了遵义人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遵义派》MV在网络上投放后,迅速冲红并获得140多万的点击量,成为第一首宣传遵义的说唱音乐。两个年轻人以歌为名,组合也称为“遵义派”。依托本地资源和特色,“遵义派”陆续推出了《全城心跳》、《come on遵义》、《在遵义展劲》等等一系列宣传遵义,呼吁创建文明遵义的歌曲。简单易记的旋律,填着满满的正能量。

年近70岁的王显群,网名“龙姑姑”。这个理着白色寸头,戴着银色亮片帽、穿着阔腿牛仔裤,脚踩白色运动鞋,全身上下充满着一股嘻哈风的老人,自从2010年爱上广场舞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她略胖的身躯舞出灵活的舞段,黑框眼镜配上魔性的表情,迅速成为广场舞中的“一姐”。配上《爱情鸟》、《你牛什么牛》等年轻人喜爱的节奏感音乐,“龙姑姑”把自己的舞姿演绎得炉火纯青。观众和舞伴的视频推送让她圈粉无数,迅速走红于短视频社交软件。单个的舞蹈视频点赞量高达180万,粉丝量突破200万。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慕名而来,邀请“龙姑姑”参加了《快乐大本营》等国内一线娱乐节目的录制。这位豁达乐观的老人,通过广场舞,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一時间成为遵义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2020年,我们邀请“龙姑姑”走上遵义市春晚舞台,现场观众一起为“龙姑姑”呐喊助威,让《网红节目串烧》成为整台晚会的高潮。

“乡巴佬组合”是遵义原生态山歌、民歌传承演唱推广组合。由胡平、娄顶、冯桥3位80后依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梓高腔大山歌”和黔北民歌为依托创建,代表作品有歌曲《撵野猫》、《黔北酒歌》、《山里人儿把歌唱》等等。2013年,他们获得“多彩贵州”遵义赛区原生态唱法金奖,并在酷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音乐软件推出了专辑,使遵义原生态山歌文化得以充分展现和良好的传承保护。《情妹挑水在山腰》是作者将儿时记忆中青年男女山腰挑水、互相倾述爱慕之情的场景与 “桐梓高腔大山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的创作,展现了黔北大山深处的先民们和睦相处、勤劳耕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2017年,《情妹挑水在山腰》登上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古典、神秘、优美的配器伴奏和高亢明亮的贵州高原山歌、粗犷豪迈的巴蜀船工号子的风格有机融合,给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遵义看春晚,有一个每年必不可少、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杂技。近年来,登上遵义市春晚舞台的杂技《春花怒放》、《红星绽放》、《雄心壮志》等都是整台晚会的点睛之作。这些节目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通过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再融入剧情环节,使得原本就紧张刺激的氛围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生动。始建于1958年的遵义杂技团(现为遵义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提升品牌节目,通过多年努力,组织编排了一批构思新颖、视觉优美、难度较高的杂技节目参加国际国内著名赛事,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得到业届的认可。其中杂技节目《三人技巧》获得第三届吴桥国际杂技大赛“金狮奖”;《绿色影像·秋千顶技》获意大利罗马金色马戏节银奖;《梅颂·转毯》在法国巴黎第25届“明日未来国际杂技节”中获金奖;编创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依依山水情》,被文化部评为“十大精品剧目”之一。遵义的杂技节目还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更是成为遵义走向世界,世界了解遵义的桥梁。

立足本地,转变思维,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遵义故事,以遵义人、遵义事为切入口,不断挖掘本地精品节目,并把红色基因融入到活动节目中,是这几年遵义市广播电视台在承办大型活动中走出的一条新路子。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台成功的春晚,势必是精细到每个策划的构思,每个节目的打磨,每个环节的推敲和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从现场大屏的倒计时开始,所有工作人员紧绷的神经一直要到晚会结束才敢放松。当观众涌向舞台拍照留影时,我们知道,观众的认可和笑容,是我们最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1]陈念祖.节庆晚会编导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遵义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