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测定花生果水分方法的比较

2021-04-14 01:44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花生仁法测定花生

张 霞

(沈阳市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

0 引言

花生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美食。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合理的平衡日常膳食。要保证花生的正常食用品质,水分的高低和安全的储藏尤其重要,准确测定花生果的水分,更是安全储藏的关键环节。

水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花生果在仓内散存或露天散存要求水分控制在10%以内,水分过高不仅浪费运输和仓容,还使花生果生霉、变色、走油和变哈;水分过低,影响正常的食用品质,而且花生减量,对收储双方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因此,花生标准水分的测定,是花生安全储藏的重要指标。花生分为花生果和花生仁,为此我们对花生果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花生的国家标准要求依据GB 5009.3-2016方法检测花生果水分,应用整粒粉碎法和分离粉碎法两种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试验后经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粉碎法测定花生果水分结果接近真值,方法合理,是一种准确的花生果测定方法。

1 整粒粉碎法

1.1 样品来源

购买有水分标准值花生果标准样品10份。

1.2 检验方法

依据GB 5009.3-2016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花生果水分。前处理采用整理粉碎法粉碎样品。

1.3 检验结果

购买的10份花生果标准样品,应用整粒粉碎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按1.2操作步骤测定水分,其测定结果如表1。

1.4 结果分析

1.4.1 从上表实测结果可以看出,花生果水分平均值差异很大,双实验很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花生果壳、仁的水分分布不均匀所致。晾晒降水和烘干降水直接影响壳、仁水分含量,因此整粒粉碎法测定水分结果不稳定,波动性大。

表1 整粒粉碎法测定水分检验结果

1.4.2 整粒粉碎样品不完全。整粒粉碎花生果样品,壳、仁水分相对较高的部分,不易粉碎;纤维多的壳不易粉碎;油脂多的仁不易粉碎,粉碎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些都可造成样品粉碎不完全。

1.4.3 样品称量过程中花生壳与花生仁比例混合不均匀。花生壳与花生仁的比重不同,而导致相互不易搅拌十分均匀,称量花生壳和花生仁的混合样品时,造成两者之间彼多此少,使测定的水分忽高忽低,致使测定结果不准确[2]。

2 分离粉碎法

2.1 仪器和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动粉碎机,电子天平(感量为0.1 mg、10 mg、100 mg),带盖铝盒(直径4.5 cm,高2.0 cm),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2.2 试验方法

1)壳、仁含量检验:采用相同10份花生果样品,按照GB/T 5499-2008操作,计算出壳、仁含量。

2)样品制备:取检验过壳、仁含量的花生果样品混合后试样200 g,将壳、仁分别粉碎,样品备用。

3)操作步骤:同1.2。

4)结果计算:同1.2。

5)依据壳和仁的水分质量分数,计算出花生果的水分。

计算公式:水分(%)=X1×M+X2×(1-M)

式中:X1—仁水分质量分数(%);

X2—壳水分质量分数(%);

M—出仁质量分数率(%)。

2.3 检验结果

采用相同10份花生果样品,依据GB/T 5499-2008标准方法,计算出仁质量分数,然后采用分离粉碎法处理样品,按1.2操作步骤和2.2.5公式计算花生果水分,其测定结果如表2。

2.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表所测定的结果分析,分离粉碎法结果稳定、方法合理,应更接近花生真值,现将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与国家标准品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如表3)。

2.4.1 从表3中两种方法测得的水分结果与标准样品比较,整粒粉碎法测定水分结果均高于分离粉碎法测得结果,且结果不稳定,差异较大,分离粉碎法更接近真值。

2.4.2 分离粉碎法测定水分的结果依据花生果出仁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出仁比例高,相对水分结果偏高[3]。

3 结语

综上所述,整粒粉碎法测定花生果水分与真值有偏差且无规律,不适用于指导安全储藏和生产流通,更不适用检测机构出据报告。分离粉碎法按照壳、仁分别测定水分,然后根据壳、仁所占比例计算花生果水分的方法,合理科学,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测定结果更接近花生果真实值,可以真实反应花生果水分含量,一种准确的花生果测定方法,对花生的储藏、运输等各环节流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表2 分离粉碎法测定水分检验结果

表3 整粒粉碎法、分离粉碎法及标准样品检验结果比较

猜你喜欢
花生仁法测定花生
预热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高频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碳球中硫含量
花生仁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蒸馏定铵法测定沸石粉吸氨量
花生仁小档案
花生仁奇遇记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