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档案法》视角下高校档案管理的进阶之路初探

2021-04-14 19:30王克付
卷宗 2021年4期
关键词:档案法档案馆档案管理

王克付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档案的价值认识不足。相对而言,高校档案的保密等级要低一些,内容也仅限于高校内部或周边的相关资料。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档案工作很难兑换政绩,各项评估往往也不涉及或是一笔带过,于是,高校越是急功近利,档案事业的发展往往也就越缓慢。

1 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里有明文规定:“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实际上很多高校档案事务的主管领导是处长甚至科长,档案工作也并未按要求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2)未按要求成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有的高校学生档案放在学生处,人事档案放在人事处,机要档案放在校长办公室,管理起来随意性很大,资料保存的难度也较大。即便成立了档案馆,也属教辅部门,跟教学系部没法比,跟机关处室更没法比。

3)人员配备不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高校实行的是校系二级管理,系部档案管理员往往是辅导员兼任,人员不固定,专业精神不够。有的档案工作者年龄偏大,科技素养不够。

4)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有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档案场地有限。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转寄存在 漏洞。

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缓慢,除了高校自身的原因,以及开篇提到的外部原因,其实跟档案法规的陈旧和不健全也有很大的关系。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 新《档案法》的精神内核

1)坚持立党为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档案法》的修订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成果。“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我们有了对档案的新认知,工作中也要有新担当、新突破。要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论是收集档案资料,还是保管、使用档案资料,目的只有一个:为人民保管档案,让人民更好地利用档案。

2)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深耕档案的价值高地。档案具有保密性,然而秘密等级不同,保管时限不同,并非所有的档案都要沉寂在档案馆。以高校档案为例,校史、校志可用于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为学校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学校的相关文件、教师的科研资料等都有借鉴意义,教师和学生可以定期去档案馆查阅,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材料。

3)推引并重的互联网精神。最初的互联网重在“联”,有了“联接”就有了各种可能。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自身也成了互联网的一部分。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政务”也应运而生。高校档案也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管的人事档案也好,都可视为政务的一部分,跟就业、民生、发展息息相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引入、弘扬互联网精神注定意义重大。有了互联网的加入和互联网精神的引领,档案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掣肘的短板也会得到及时弥补,推引并重的伟力中,档案管理将以全新的姿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4)始终如一的法治精神。《档案法》的修订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成果,是依法治国理念在档案领域的成功贯彻。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各项工作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新《档案法》用法律规范档案工作者的行为,也用法律维护档案使用者的权益,从而保障档案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3 高校档案管理的进阶之路

1)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明确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了“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 旨[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档案事业才能方向正确、步伐稳健。

2)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档案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再好的设想也得有人实施才行,再好的设备也得有人会用才行。有的高校斥巨资修建档案馆,购买昂贵的设备和软件,但档案管理水平还是上不去,主要就是忽视了人才的培养。档案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认清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不仅要懂档案学方面的知识,也要懂一些管理学,要具备操作科技设备的能力,比如档案管理软件,不光能用来储存和调取信息,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档案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满足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新《档案法》将电子档案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档案管理要想科学高效,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要求,纸质档案有物理寿命,保存起来难度大、成本高,转递不便,丢失后难以补办,而电子档案存储方便,可以多点备份,安全性更高,转递起来也更便利。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成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档案馆,学生可以在线查档,在线预约,也可以在档案馆的自助设备上享受查阅、打印、办卡等服务。档案馆里还有全息投影、3D体验,参观者能真实地“触摸”历史。远在异地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用档需求,按要求提供信息后,就能坐享各种服务。

4)强化监督检查。新《档案法》专门增设了《监督检查》一章,明确了各种监督检查事项,也对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界分。监督检查是从严管档的必然要求,只有严格落实督查制度,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

5)增强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水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新《档案法》在推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方面有所进步[2]。

高校档案馆不仅是校内资源的宝库,也是文化育人的高地;不仅要面向本校学生,也要面向社会上的用档者。档案馆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也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6)深入学习贯彻新《档案法》,以法管档,以法用档。档案馆和档案工作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各项工作。

除此之外,新《档案法》还提出了“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高校在发展档案事业时可以借助、吸纳社会力量,真正把档案馆办成“人民的档案馆”。档案是历史的记忆,回顾过往时档案有温情的怀抱,展望未来时档案有宽厚的肩膀。

如今,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档案法》很好地为我们指明了档案管理的进阶之路。档案工作者应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创新,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档案法档案馆档案管理
昌宁县档案馆多措并举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档案法
省档案局馆举办新修订的《档案法》学习活动
大理州委办公室召开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专题会议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吉林省档案局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三十周年组织举办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