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弘扬塞罕坝精神

2021-04-14 22:15王金良
乡音 2021年8期
关键词:围场塞罕坝历史

■ 王金良

(作者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

通过学习党史、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展览馆、聆听塞罕坝传奇,我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表率作用,树立良好形象。

一、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宗旨意识。要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从1921 年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带领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历史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想问题、办事情,要让人民满意、让组织放心。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20 世纪60年代以来,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排除困难,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创造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用生动实践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履行保护围场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围场、美丽围场的重大职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带出坚强班子,打造过硬队伍,更好履行职能。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伟大实践。要聚焦历史,总结发展经验。围场经历了开围放垦、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等重要历史时期,涌现出了蹇先任、王尚海等一大批革命家和建设者,几十代人接续艰苦奋斗,几十万人持续拼搏进取,使围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丰功伟绩。今天我们回首过去,铭记历史,就是要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实现富民强县目标。要立足当前,展现建设成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159 个贫困村、8万多人口实现稳定脱贫,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前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要宣传围场亮点,展现围场形象,让人民群众“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凝聚广泛共识、汇集磅礴力量。要着眼长远,实现振兴目标。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一根本路径,牢牢把握“1+2”产业体系定位,时时盯住“两区两县”战略目标,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三、把握“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履行神圣职能。要开展学习教育不放松。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政协机关举办“三个一”政协大讲堂(每周一课、每人一讲、每次一评),开展党性主题实践活动和外出考察培训活动;在委员中举办新委员集中培训班,开展“学习强国”知识竞赛和“七一”歌咏比赛。通过“双举双开”学习教育,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履行主责主业不跑偏。积极组织调研视察和观摩考察,探索开展“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多层民主协商,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水平和质量。通过“围场政协”微信公众号,上报社情民意信息,开展“两优一先”评选,组织双月协商议政会等多种形式,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拓展民主监督领域,不断增强参政议政成效。要加强自身建设不停步。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实施干部量化绩效考核,开展民主评议委室工作,推行创新工作奖励机制,加大信息宣传考评力度,大力发扬“三牛”精神,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用制度规范工作,以活动激发热情,靠创新提升水平,凭实绩树立形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猜你喜欢
围场塞罕坝历史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河北围场朝阳地晚泥盆世侵入岩的发现及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2017,谁的江湖
塞罕坝点兵
新历史
围场北部古风壳的发现及地层划分意义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