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回应历史,亦将成为历史

2021-04-14 16:02李想俣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树汉中青铜

李想俣

三星堆考古进展发布会的第二天,我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里徘徊,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正对着文物修复室大门的椅子上,坐着一位斜挎着小包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我便上去与他攀谈。起初,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通过他对三星堆文物和修复工艺如数家珍般的了解,意识到这位“邻家老人”深藏不露。聊到中间,我才从老人口中得知,他便是国内知名的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三星堆博物馆修复师郭汉中的师父。

听杨老娓娓道来早年1、2号坑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等一系列国宝重器的修复过程,才知道这些文物的修复耗费了他十年心血。谈到3号神树修复方案时,那种视文物如孩子的喜爱溢于言表。讲述到青铜器病害修复时,他不温不火的语气,亦如文物修复所需要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虽然此次三星堆的科技考古与文保颠覆了公众对于考古纯粹依靠人工野外露天作业的传统认知,但从杨晓邬到郭汉中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文物修复这一行当在变与不变中的传承。一直以来,修复师参与提取文物是为了获取原始信息,而此次发掘运用的3D扫描、微痕提取技术也是为了最大程度上获得、保存信息。肉眼比对文物接茬、分辨材质,是为了修复、拼接;更具科技含量的金相分析也是为了分析金属成分和腐蚀程度,为文物拼接提供更准确的依据。这些都告诉我们,虽然文物修复的手段变了,但目的仍然一致。用郭汉中的一句话说,文物修复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一通百通。

杨晓邬、郭汉中分别是国内文物修复的第五、第六代传人,正是因為有了这一代代人的坚守,我们普通人才得以目睹“国家宝藏”。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融进文物修复,是回应历史;又把修复后的文物留给后人瞻仰,则是把自己的价值融入新的历史,留下属于自己的“微痕”。

@学究:最近,三星堆这个名称在多家网站上出现,只知道是个考古发现,但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看了此文的详细报导,全明白了。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生产人民的文学》

一本纸书,一旦投向市场,你就不能毁灭它,总有一本会留在某个地方,永久地保存下去,成为人类记忆的组成部分。(@邶之梦)

猜你喜欢
神树汉中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10年还原青铜神树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汉中
神树
青铜古鼎
青铜神树
[第二十六站:汉中]
汉中的菜豆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