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一条分界线, 一旦突破就会落得悲惨的下场”

2021-04-14 03:57应晓燕
党员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院院长黔江黔江区

应晓燕

张翼林,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重庆石柱人,本科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他于1998年7月任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院长,2000年9月任重庆市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江中心医院院长,2012年1月任重庆市黔江区政协副主席,2014年11月提前退休。

2019年3月,张翼林因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问题接受重庆市监委监察调查。经查,张翼林信念丧失,三观蜕变,违规收受礼金,违规经商办企业,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私营企业主谋取利益,大搞钱权交易。2019年6月,张翼林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下文为张翼林自述。

信念缺失,错误思想抬头

我36岁开始担任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院长,38岁就被提拔为重庆市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由于我不重视理论学习,忽视思想层面上的改造,在职务不断升迁、权力不断增大的同时,内心却日益虚弱。我常常以自己是党外干部为借口,不参加政治学习,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当医院职工大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时,我坐在主席台上“磨皮擦痒”,思想“开小差”,根本听不进所讲内容。我自认为组织的学习教育与我无关,长期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对相关纪律规矩学习不够、遵守不严、执行不力,对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对纪律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肆意妄为,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己,没有抵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价值观蜕变,金钱欲望膨胀

从小贫穷艰苦的成长经历,让我对金钱尤其渴望,有钱就意味着有安全感,这在我心里埋下了贪欲的种子。1999年,我到黔江中心医院工作后不久,一个卖医疗器械的老板刚和医院完成一单业务,到我办公室送给我8000元的红包。当时这笔钱相当于一名医院职工一年的工资,这个红包击穿了我的底线。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尽管收到这个红包不安了很久,我却一直找理由来安慰自己。几个月后,看到没什么事,我就把这笔钱用掉了。从此,我对老板们送的财物渐渐习以为常,收受的金额越来越大,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心安理得,完全丧失了底线。底线是一条分界线,对应着两个不同的世界,是与非、明与暗、荣与辱,它是事业线、家庭线、幸福线,一旦突破就会令人一无所有,落得悲惨的下场。

心态失衡,无视组织监督

我能够成长为一名副厅级干部,本应对组织充满感恩和敬畏,却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不仅抱怨薪资待遇多年不涨,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匹配,个人主义极度膨胀。我整天心怀不满发牢骚,其实无非是在为自己捞钱、受贿找借口,寻找心理上的安慰,减少罪恶感而已。随着“三院合一”的推进,黔江中心医院发展成为渝东南医疗服务中心,我的个人权威得到充分体现,组织在心中淡化,感觉在黔江中心医院我就是“一把手”,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监督都是“手电筒光”,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失衡,心中的私欲和贪婪逐渐生根发芽,又热衷于当“一把手”,搞个人说了算,无视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跑偏的思想加上缺乏监督的权力,就像方向和刹车都失灵的汽车一样,让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開越远。

交友不慎,带来终生悔恨

由于我长期在黔江中心医院工作,时常会和一些医疗器械企业的老板打交道,所以结交了一帮私企的老板“朋友”。我认识一名销售医疗设备的老板后,他多次在公众场合叫我“大哥”,显示无比的尊重和亲切。有一个老板当“小弟”,我内心感到非常愉悦,感觉很有面子。我和这个老板经常在一起吃饭,觉得跟他有很多共同语言,和他称兄道弟,为他在销售医疗设备上提供帮助,最终收受其大额贿赂。不知不觉中,我成为这些老板“朋友”利益的维护者、代言人,最终都发展成权钱交易。

作为一名有30多年工龄的领导干部,几十年的奋斗、拼搏和付出,一步一步积累的成就、荣誉和社会地位,在一念间化为灰烬。这一切都是我放松学习、观念错位、道德滑坡的结果,是目无法纪、不知敬畏、任性用权的结果,是私欲膨胀、骄奢淫逸、自甘堕落的结果。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风正巴渝网)

猜你喜欢
医院院长黔江黔江区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黔江精神探论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控费 听听大医院院长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