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书店“看”书吧

2021-04-14 12:01
中国收藏 2021年4期
关键词:爱书人旧书店布衣

北京市委宣传部近日公布数据,2020年北京全市特色书店达到200家,“中国最美书店”17家。其实近几年,特色书店不断在全国各地涌现,他们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地标。图片分别为北京模范书局“诗空间”、上海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以及位于广州永庆坊骑楼街的钟书阁。

@孙小迪: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人们眼中,卖书的书店成了看书的地方。找个人逛书店时会说“走,去书店看书啊”而不是“走,去书店买书啊”。“看”和“买”差太多了,前面那个字基本就是让书店用爱发电的,后面那个字才是一家书店的生存之道。

胡同(布衣书局创办人):我从小就喜欢书。因为热爱,2002年在线上开设了布衣书局,算是国内最早开始在网上卖古旧书的人之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当成业余卖着玩儿,用一个简便的方法让旧书流通起来,线下成本太高,互联网给提供了机会。

一开始我主要借助的是论坛,到后来有了网站、实体店。论坛时代大家都是先做朋友,后做生意。现在已经变了,有的人在你这儿买了一年,可能也不知道你姓啥;微信里加了太多好友,聊得反而不如以前深入了。

世界變化,方式、方法都在变。我们原来的顾客,只有一部分人还在坚持买书,并且差不多都已经上了年纪,买得也少了;还有的老顾客,转型成为了竞争对手;对更多人而言,书店像是休闲场所,待很久也不见得会掏腰包……坦白说,找准自己应该做什么?谁是你的目标人群?到底是要做大众还是小众?这些每天都让我纠结和挣扎。我们怀着一颗普惠的心,老想着要服务更多人,让他们对古旧书行业能有更多了解,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但代价不小。举两个例子,一是我店里的一批文创,成盒的笺纸,从今年春节开始摆进来,几个月的时间只卖了一个,而昨天我趁着等人的空隙,在微信群里花半小时就把10件全卖完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今天,我在店里从午后坐到傍晚,接待了一堆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只卖了一本40元的小书,这个过程中瞅空上网,卖了两本书一共1.4万元。你看,怎么选择很明白了,还是应该踏踏实实服务已有的顾客,不要去做过多幻想。

布衣书局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书店,享受实体店帮扶政策,但成本依然是我每天一睁眼就要操心的事——一个月需要20万元以上的费用支出,不挣出来就得贴钱。而疫情,对我们有影响,但也不是根本,归根结底也许还是自身的原因吧。我准备实践到今年年底再看,也不想再疲于奔命。其实各行都会有自己的难处,对于人来人往,没必要去放大所谓的悲情,过于矫情没有意义。

@世界顶流: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变化和创新,每天有很多的新创意、新模式出现,而老书店却随之退出社会的舞台。现在通过网上渠道买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买书的主要渠道。而旧书店,更多地被懂书的人们当作一个交流、提升个人品质、吸取知识的场地所在。旧书店在中小城市的实体书店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它们正在一家一家地消失,也许终究会全部消失。而这无关人们的阅读行为,仅仅是一种悲剧式的必然。

@惊睨:这是一个“人养书”还是“书养人”的问题。国人天生有矜持和实用观,读书一方面更加多元私人化,一方面还是“有用”为主。都明白读书好,可实体书店已经转向娱乐化、网络化、网红化。传统书店关门关的不是书,而只是那个店。那个店是通过书养人的,效益不好关门也是自然的。反而是爱书人通过图书馆、书籍app、线上购、小型私人多人阅读空间等满足阅读的需求。

从时间上看,实体店也在转型升级中,一定时间里有些关门有些重新开张,社会国家发展越好,往后又兴起阅读风潮也未可知……

@罢咧罢咧:实体书店或许在未来会消失,但纸质书不会。

再者,实体书店的消失并不能反映文化的衰落。因为文化永远不会衰落,只会演变。实体书店是历史的,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一些传播文化的介质,但它仅仅是起一点小作用而已,真正的介质是书籍,而书籍永远不会消失,书籍只是换了一种传播方式而已,比如网购、电子书等等。

书店没了,书还在。

(部分文字摘自新浪微博热搜话题“书店致读者信”。)

一间老书店,往往承载着一座城、一群爱书人的回忆。

猜你喜欢
爱书人旧书店布衣
身教
身教
遇到麻烦的蝌蚪
余廷林(一首)
贾云程
《花乱开》
买书记历: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
在英国“淘书”之乐
对旧书店的建议
古旧书摊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