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生态景观树种不同坡度种植的成活率和生长冠幅分析

2021-04-15 02:00范洪志
农技服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刺桐鸡冠冠幅

范洪志

(龙岩市永定区林业局坎市林业站, 福建 龙岩 364100)

生态景观营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适宜绿化树种选择是景观营造能否达到费省效宏目标的关键。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对不同树种的生长影响很大。为探讨不同树种种植在同一气候环境、不同坡度条件下的生长差异,于2018年春引进香樟(Cinnamomum)、山杜英(Cinnamomum)、红千层(CallistemonrigidusR.Br.)、鸡冠剌桐(Erythrinacrista-galliLinn)、红榕(FicuselasticaBurgandy) 5个树种大苗种植在坎市镇清溪村大陇山场的不同坡度,对其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对比,以期为龙岩市永定区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绿化与景观营造适宜树种选择提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植地概况

种植地位于东经116°51′54″、北纬24°53′19″的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清溪村大陇山场008林班02大班010小班,西北坡,海拔320 m,坡度13°~38°,年均气温20.6℃,年均降水量1 515 mm,常年无霜期322 d,属中亚热带气候;红壤,土地肥沃,为稀疏林分,植被以芒萁、茅草为主,有少量杉木、木荷,属Ⅲ类地,面积共1.52 hm2。

1.2 种植树种

从林分修复,提高森林景观效果目的出发,选择种植香樟、山杜英、红千层、鸡冠剌桐、红榕5个树种。其中:香樟为骨架苗,带土球,平均胸径5.2 cm,平均冠幅42 cm,共230株;山杜英为骨架苗,带土球,平均胸径5.6 cm,平均冠幅45 cm共300株;鸡冠刺桐为骨架苗,无土球,平均胸径6.5 cm,平均冠幅48 cm,共200株;红千层为骨架苗,带土球,平均胸径5.6 cm,平均冠幅43 cm,共120株;红榕为骨架苗,带土球,平均胸径5.8 cm,平均冠幅47 cm,共109株。

1.3 种植设置

种植共设4个不同坡度地块。其中A地块代表缓坡,地面坡度为13°,面积0.27 hm2;B地块代表斜坡,地面坡度19°,面积0.73 hm2;C地块代表陡坡,地面坡度30°,面积0.335 hm2;D地块代表急坡,地面坡度38°,面积0.19 hm2。各地块各树种种植株数如表1。

表1 各地块各树种种植株数 株

1.4 种植与管理

各地块树种种植时间均为2018年3月3-24日。其中:1) 树种配置和密度:采用小块状混交,株行距4 m×4 m,密度42株/667m2。2) 林地清理:保留现有树木,采用全面劈除杂草,草头高度低于15 cm。3) 整地挖穴:采用沿等高线块状整地作业,挖穴规格为80 cm×60 cm×60 cm。4) 施基肥:每穴施钙美磷1 kg,回表土至穴深1/3处,做到表土与基肥拌匀[1]。5) 栽植:栽植前,对大苗进行修枝并保留三级以上分叉,剪掉全部树叶,扶正苗木,在不破坏土球的前提下,在土球四周回填泥土,使泥土与土球充分接触,压实,再回填土[2]。栽植后及时搭好支架。6) 浇水:苗木栽植后及时浇足淀根水,使土球充分吸水致饱和状态。7) 9月进行1 m3松土施肥。

1.5 指标调查与分析

于2018年10月27日对各地块种植树种的成活、冠幅逐株调查,利用Excel 2013、SPSS 25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地块各树种的成活率差异

由表2可见,种植不同坡度树种的成活率均为鸡冠刺桐>红榕>红千层>山杜英>香樟,平均成活率最高的鸡冠刺桐与最低的香樟相比,差异达18.57 百分点;不论哪个树种,成活率都是A地块>B地块>C地块>D地块,平均成活率最高的与最低的D地块相比,差异达13.4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种间成活率鸡冠刺桐与香樟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坡度间缓坡与陡坡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坡度小成活率高。

表2 各地块各树种的成活数与成活率

2.2 各地块各树种的冠幅差异

经冠幅方差计算结果,方差越小说明参数值越稳定。根据成活率方差和冠幅方差可以得出(表3),鸡冠刺桐的方差均为五者最低,其次是红榕,说明鸡冠刺桐树种的成活率最高且数值最稳定,红榕次之;鸡冠刺桐树种的冠幅最大且数值最为稳定,红榕次之;香樟树种成活率最低且平均冠幅最小;山杜英的成活率方差最大,代表成活不稳定;红千层的冠幅方差最大,说明冠幅值不稳定。

方差分析模型检验的结果,如果显著性小于0.05,所用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1)变量为造林树种,因变量为成活率和冠幅,显著性分别为0和0,均小于0.05,说明造林树种在成活率和冠幅上产生了显著差异。2)变量为不同坡度,因变量为成活率和冠幅,显著性分别为0.03 1和0,均小于0.05,说明不同坡度之间在成活率和冠幅上产生了显著差异。

表3 各地块各树种的冠幅 cm

3 结论

对用大苗种植于坎市镇清溪村大陇山场不同坡度的鸡冠刺桐、红榕、红千层、山杜英、香樟约7个月的成活率和冠幅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在不同坡位的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1)5个树种的平均成活率是鸡冠刺桐>红榕>红千层>山杜英>香樟,鸡冠刺桐虽不带土球,但与香樟成活率对比高18.57百分点,红榕与香樟对比高14.96百分点。2)5个树种的冠幅生长量是鸡冠刺桐>红榕>山杜英>红千层>香樟。3)不同坡位5个树种的成活率和冠幅均是绶坡(A)>钭坡(B)>陡坡(C)>急坡(D)。4)认为鸡冠刺桐和红榕最适宜山上造林,香樟最不适宜山上造林;同一树种成活率和冠幅在不同坡位存在差异,坡度越小成活率越高、冠幅越大,因此景观大苗造林尽量选择坡度在25°以下林地实施。坡度在25°以上的林地因整地挖大穴较难以实施,可安排小苗造林,最大程度提高造林成效,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刺桐鸡冠冠幅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峨眉含笑
泉州十二时辰:重返“刺桐”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观鸡冠 辨鸡病
刺桐叶过氧化物酶对水体中联苯胺的降解
刺桐胜景 知多少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