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出与贫困、不平等、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21-04-15 02:38编译张笑丽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贫困率遗属基尼系数

■编译/张笑丽

译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以前,许多决策者和学者认为必须在减轻收入不平等和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之间作出取舍。从最新研究来看,经验证据并没有证实再分配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关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再分配(比如不同社会支出项目)对贫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研究分析不同社会支出项目与贫困率、基尼系数、GDP 增长率的关系:首先考察整体社会支出总额与贫困、不平等、GDP 增长的关系,回答通过社会公共支出来缓解贫困和不平等是否会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然后分析“老年和遗属保障”“伤残保障”“医疗健康保障”“家庭保障”“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住房和其他保障”六大类社会支出项目与贫困、不平等、GDP 增长的关系,以此揭示不同社会支出项目在缓解贫困、减轻不平等和刺激GDP 增长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考察了哪种社会支出项目与贫困和不平等的负相关性最强,同时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最强,并且分析了在对贫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上,以贫困者为瞄准对象的社会支出项目与普惠性社会支出项目的差异。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22 个欧盟成员国1990—2015 年间的面板数据,样本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在稳健性分析中,研究选取32 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作为样本国家进行了相同的分析。

因变量是贫困率(转移支付后的贫困率)、基尼系数(可支配收入下的基尼系数)、三年期平均GDP 增长率。计算贫困率和基尼系数时所需数据来源于OECD 的收入分配数据库,GDP 增长率数据则是来自OECD 的年度国民账户数据。

主要解释变量是社会公共支出总额(占GDP 的比重),包括现金和实物支出,并且被区分为“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伤残保障支出”“医疗健康保障支出”“家庭保障支出”“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数据来源于OECD 的社会支出数据库。由于社会支出变量在解释社会保护程度和慷慨性方面存在局限,本研究在回归分析中纳入了年份固定效应、国家固定效应以及大量经济和人口控制变量,以控制不同人口和社会经济趋势以及不同制度特征的影响。在稳健性分析中,分别考察了公共和强制性私人社会支出总额的影响,以及社会支出总额的影响。

在分析对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时,研究选取的控制变量有人均GDP、失业率、15—64 岁人口占比、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工会密度,其中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其他数据均来自OECD 数据库。在探究对GDP 增长的影响时,本研究控制了15—64 岁人口占比、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总资本积累(年增长率)、受教育程度(25—64 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出口额以及通货膨胀等变量,相关数据来源于OECD 数据库。

最后,研究必须考虑内生性问题(主要是反向因果关系),因为社会支出影响贫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而贫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也可能影响社会支出。对此,本研究的应对策略包括:使用(t-1)时期的社会支出变量;考虑不同的时间间隔(最长达5 年期滞后)并检验结果是否稳健;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并在其中使用(t-2)时期的社会支出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纳入年份固定效应和国家固定效应以控制不同人口和社会经济趋势以及不同制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

1990—2015 年间,全部样本人口中9.2%的收入低于贫困线(即收入中位数的50%),基尼系数的平均值是0.29,平均GDP 增长率为2.4%。平均来看,公共社会支出总额占GDP 的22.1%,其中“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规模最大(占GDP 的9.1%),其次是“医疗健康保障”支出(占GDP 的5.7%),随后依次是“伤残保障”支出(占GDP 的2.6%)、“家庭保障”支出(占GDP 的2.2%)、“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占GDP 的1.8%)、“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占GDP 的0.7%)。

社会公共支出总额与贫困的关系。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公共支出总额对贫困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回归系数为-0.337,意味着社会公共支出总额增加1 个百分点,下一年的贫困率降低0.337 个百分点。此外,人均GDP 增加、15—64 岁人口比重以及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工会密度增加也会降低贫困率,但是其回归系数小于社会公共支出总额对贫困率的回归系数。

社会公共支出总额与不平等的关系。社会公共支出总额对基尼系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038,是基尼系数标准差的9%。这个回归系数偏低,但明显高于人均GDP、失业率和工会密度对基尼系数的回归系数(它们分别是-0.0018、-0.0008和-0.0006)。

社会公共支出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共社会支出总额对GDP 增长率有正向影响,但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已有研究对社会保护如何影响GDP 增长仍然存在争议。

不同社会支出项目与贫困、不平等和GDP 增长的关系。(1)社会支出中的家庭保障支出、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对减少贫困有显著效应,其中家庭保障支出对贫困率的回归系数最大(-1.156),即家庭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 个百分点,下一年的贫困率降低1.156 个百分点。(2)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以及家庭保障支出对降低基尼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是-0.0058 和-0.0108。(3)只有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与GDP 增长率显著相关,回归系数是1.211,即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增加1 个百分点、未来三年的平均GDP 增长率提高1.211 个百分点。不过,国家用于住房和其他保障的支出仅占GDP 的0.7%,因此这类支出促进GDP 增长的作用较小。(4)从支出规模最大的两项来看,“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与不平等显著负相关,但是与贫困或GDP 增长的关系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中等收入群体在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中受益最多;而医疗健康保障支出与任何因变量的关系都没有统计显著性。

结 论

首先,社会公共支出总额与贫困和不平等负相关,与GDP 增长不相关,这表明通过社会公共支出来缓解贫困和不平等不会以牺牲GDP 增长为代价。其次,不同社会支出项目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决策者能根据研究结果更精准地设计社会支出项目,从而在不损害GDP 增长的情况下提高减轻贫困和不平等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回归模型并不足以作出准确的因果推断,而且决策者在设计社会支出项目时必须考虑贫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外其他更宏观的政策目标。

具体到不同社会支出项目的影响,家庭保障支出与贫困和不平等的负相关性最强;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也能有效减轻贫困,但不能降低收入不平等;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与基尼系数负相关,但与贫困率的负相关在统计上不显著。这样看来,家庭保障支出、失业保障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是更精准地瞄准贫困者的,而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更具有普惠性,受益对象范围更大。但是,以贫困者为瞄准对象的社会支出项目预算相对较少,老年和遗属保障的支出规模更大,因此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仍然对缓解贫困至关重要。住房和其他保障支出与GDP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表明最有针对性地瞄准贫困者的社会支出类型与GDP 增长率正相关。

总结而言,任何社会支出项目与GDP 增长率都不具有统计显著的负相关,最有效缓解贫困的社会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表明,社会支出用于减轻贫困和不平等并不会牺牲经济增长。此外,与贫困的负相关性最强的以及与不平等的负相关性最强的社会支出项目并不相同。相比仅仅以贫困者为受益对象的社会支出项目,老年和遗属保障支出以及家庭保障支出这类受益对象范围更广的社会支出项目与收入不平等的负相关性最强。(文章来自《国际社会保障评论》Emile Cammera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expenditure schemes and poverty,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猜你喜欢
贫困率遗属基尼系数
蒙古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问题分析
校园危机发生后的心理管控技巧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龙里县发放2016年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提留遗属补助费透支后应继续支付
住房贫困的民族差异与住房反贫困的政策选择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