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椴树科新记录属
——刺蒴麻属

2021-04-16 06:36王仕宝李会宁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宁强县毛刺汉中

王仕宝,李会宁,王 勇,李 霞,张 慧

(1.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秦巴山区药(食)用植物研究所;3. 陕西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4.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农林技术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兼跨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生物资源丰富。特别是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和“秦巴无闲草”之称。宁强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东经105°20′10″~106°35′18″、北纬32°27′06″~33°12′42″,总面积3 282.73 km2[1]。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中草药资源较为丰富。本次在陕西宁强县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工作中,发现了椴树科(Tiliaceae)刺蒴麻属(Triumfetta)植物单毛刺蒴麻(T.annua)的野生居群,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2-4],确定为陕西省分布新记录种。同时,也为陕西新记录属。现作整理报道,以期为该种植物的地理分布提供新信息。同时,为该区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单毛刺蒴麻

TriumfettaannuaLinn. Mant. 1: 73. 1767; DC. Prodr. 1: 507. 1824; Masters in Hook. f. Fl. Brit. Ind. 1: 396. 1874; Sprag. et Hutch. in Journ. Linn. Soc. Bot. 89. 1909;海南植物志2: 62. 1965.——T. suffruticosa sensu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15: 423. 1936, non Blume.草本。见图1-4。中国植物志(中文和英文版)载[4-5]:产于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浙江。生长于荒野及路旁。陕西未见分布记录和报道。因此,单毛刺蒴麻(T.annua)为陕西新记录种,也为新记录属。此标本于2018年10月26日,采集于宁强县广坪镇水观音林下,海拔1 130.0 m,北纬32°47′00″,东经105°41′28.5″,宁强县中药资源普查队,采集号:610726181026006,标本存放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秦巴山区药(食)用植物研究所标本室。

图1 单毛刺蒴麻生境

图2 单毛刺蒴麻植株

图4 单毛刺蒴麻果实(蒴果)

2 讨论

根据《中国植物志》(中文和英文版)载[4-5],陕西分布的椴树科原有3属,包括黄麻属Corchorus、扁担杆属Grewia及椴属Tilia,共计13种(含变种)。刺蒴麻属(Triumfetta)共有100~160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内分布有7种及1变种,产南部、东部及台湾等各省区。该属植物按照蒴果的开裂、形状、针刺有毛或无、叶的形状和茸毛等综合特征,分为单毛刺蒴麻(T.annua)、毛刺蒴麻(T.cana)、粗齿刺蒴麻(T.grandidens)、秃刺蒴麻(T.grandidensvar.glabra)、长勾刺蒴麻(T.pilosa)、铺地刺蒴麻(T.procumbens)、刺蒴麻(T.rhomboidea)、菲岛刺蒴麻(T.semitriloba)。笔者观察分析所采标本,蒴果裂开,扁球形,针刺长6~8 mm,仅基部有毛;叶不分裂及两面被稀疏长单毛。结合野外拍摄照片进行鉴定,最后确定为单毛刺蒴麻(T.annua)。此外,除了在宁强县广坪镇水观音林下发现外,在邻近区域广坪镇石猪槽的路旁岩石下(海拔631.5m,北纬32°46′16.7″,东经105°43′34.2″,)也发现该种生长居群。另外,有文献报道[6],单毛刺蒴麻在甘肃省也有发现。本发现为县域植物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猜你喜欢
宁强县毛刺汉中
电化学去毛刺试验研究
新视域下金属切削毛刺控制技术实践运用探究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汉中石门十三品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汉中为王(二)
汉中为王(一)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