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木本植物中药学研究

2021-04-17 06:27甘禹鑫贾慧萍魏晶晶王志鸽张浩然王慧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木本木本植物样方

胡 樱,甘禹鑫,贾慧萍,魏晶晶,王志鸽,张浩然,王慧春*

(1.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8;3.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8)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被誉为“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屏障,受高寒、缺氧、年均温度低、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影响,高原具生态脆弱且破坏后修复难度大的特点。因此,高原资源利用与开发必须慎之又慎,青海省位于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000 m,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近年来,针对青藏高原尤其是青海省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报道越来越多,孙海群等[2]分析了西宁市等8个市州的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药用资源分布区、分布面积、适生环境、资源储量情况,认为草麻黄、掌叶大黄、秦艽应酌量利用;川贝母应严加保护;草麻黄为濒危种类,亟待加以保护;掌叶大黄、秦艽、川贝母为渐危种类,应重点加以保护。亢俊铧等[3]调查研究了青海班玛县的478种藏药植物资源,包括真菌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大类,综合分析其入药部位及药用功效,为高原民族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鉴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调查分析该地野生木本药用植物,进一步丰富青海省药用植物资源本底,以期为当地乃至全省可持续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互助北山林场位于祁连山系达坂山南坡,大通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为36°42′~37°6′N,102°6′~102°43′E,海拔2 100~4 308 m,地处青海省互助县东北部,属于青藏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带差异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3.4℃,各地均以夏季(6~8月)气温最高,10~17℃,冬季(12月~次年2月)最低,-5~-12℃[4-5]。

2 调查方法

2.1 线路调查法

在查阅资料并询问当地林业管理员的基础上,掌握研究区的大致情况,在卫星地图上设计好调查路线,设计路线应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合理性等特点,本次调查设计了13条路线,并记录调查路线及道路两旁3 m内的野生木本植物。

2.2 样方调查法

在研究区设置13个样地,每个样地分别在阳坡与阴坡设置3个乔木样方,样方间隔500 m,乔木样方大小20 m×20 m,另设5个大小为5 m×5 m的灌木样方[6],设置要符合随机性和全面性,记录样点内所有野生乔木、灌木、半灌木、藤本类植物。

2.3 访问调查法

访问对象为研究区林业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区植物的分布、林木的生长情况以及人们的保护意识等情况,尽可能在多方位掌握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植物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到62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分属26科39属。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组成

3.2 生活型统计

如图1所示,研究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生活型中,灌木植物占优势,有50种,占总数80.65%;其次为乔木植物,有8种,占总数12.90%;藤本植物数量最少,有4种,仅占总数6.45%。

图1 研究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

3.3 药用部位统计情况

如表2所示[7-8],林场野生木本植物的药用部位统计中,叶、茎、果实、花类占总数比较高,分占30.77%、20.00%、18.64%、16.92%,合计占比86.15%,这些部位属于可持续利用资源,说明该地区可适度开发此类资源。

表2 研究区药用木本植物药用部位统计

3.4 药性统计情况

在表3的统计中,林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药性分为“温、凉、寒、热、平”5种类型[7-9],其中,寒性药物占比最高,达32.31%,凉性和平性药物次之,占比23.08%,未见热性药物。

表3 研究区药用木本植物药性统计

3.5 药味统计情况

如表4所示,在药味统计中[7-8],苦味>辛味>甘味>酸味,无咸味药材,占比最高的苦味药材有木藤蓼、甘青铁线莲、秦岭小檗等29种。辛味、甘味、酸味药材分别占比7.69%、23.08%、12.31%。

表4 研究区药用木本植物药味统计

3.6 药用功效情况

将木本药用植物按其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16种类型[7-9],清热药如具磷水柏枝、木藤蓼、沙枣等占比18.46%;祛风湿药如槲寄生、红毛五加等占比12.31%;利水渗透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止咳化痰平喘药、驱寒药均占9.23%;泻下药、驱虫药均占6.15%,其他类药物占比较低,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区木本药用植物药效统计分析

4 讨 论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在园内62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中,灌木植物占总数比80.65%,具有优势。同时,在这些野生木本药用植物中,入药部位以叶(30.77%)、根(21.54%)、茎(20.00%)为主,叶和茎占比约50.00%,且均属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说明该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开发潜力。这些植物的药性中,寒性(32.31%)、凉性(23.08%)占有优势,可以为以后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如在今后售卖药用植物时,可优先考虑寒性、温性分布较少的地域。在药味统计中,苦味(44.62%)、辛味(27.69%)占比较高,这也在一方面说明该区植物的重要药味特性——以“苦、辛”占优势。清热药(18.46%)、祛风湿药(12.31%)在该区药用植物药效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今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与开发中可以重点考虑。

4.1 利用科技推动特色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中医现代化”是目前中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传统的用药中存在中药汤剂成分复杂、质量难以监控等问题[1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以揭示中药的神秘面纱,但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依然任重道远[11]。

4.2 增强当地居民保护药用植物意识

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居民占有主导地位,在多数野生植物资源在开发利用中,除了人工引种驯化外,直接采集野生资源是最便捷的收集方式,也是许多药材商和药农的优选方式。而绝大部分药农来源于当地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容易出现过度采挖、乱采乱挖、不注意保存繁殖体的采挖等问题[12]。因此,当地居民对药用植物的保护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情况。同时,“药用植物—生态系统—生态”之间的重要联系也是保护药用植物的关键因素之一。

4.3 加大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随之形成的独特地理与气候使植物在千百年来的自然选择中逐渐进化,部分药用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态与生理均发生变化,同时,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也可能发生变化,这使得针对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尤为重要,加大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特色药用植物已有一定研究进展,如窄叶鲜卑花中主要含有脂肪酸酯,其中包括棕榈酸乙酯(15.8%)、曼地诺(9.3%)、月桂酸乙酯(4.2%)、2-乙基非-1-烯-3-醇(3.3%)、亚麻酸乙酯(3.2%)等,具有抗氧化作用[13]。悬钩子中主要含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酚酸类成分和甾体类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抗炎、抗氧化、降糖、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14]。金露梅提取物可能经肠道菌群干预脂质代谢途径发挥降血脂的功效[15],此外,金露梅绿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6]。由此可见,青藏高原中药资源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开发潜力,加大该区特色中药资源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同时对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木本木本植物样方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校园木本植物多样性调查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武夷学院校园人工木本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木本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