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 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
——中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历史回顾

2021-04-17 06:17中共中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中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办学民族特色

中共中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1年,至今已有70年发展历史。70年来,在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学校走过了沧桑巨变的光辉历程,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和宝贵的办学经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民族大学的成功实践和典型范例。

一、70年沧桑巨变的光辉历程

自创办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中南民族大学走过了创建、停办、恢复、发展和壮大的不平凡历程,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民族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1.从无到有的艰难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政务院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建民族学院。1951年1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确定由中南教育部领导,委托中原大学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并于当年11月29日正式开班办学。1952年11月27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学院。在初创时期,学校以短期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从1958年起,开展系科设置和专业调整,学校开始转向民族高等师范学院,步入了本、专科正规化教育阶段。“文革”时期,学校被迫停止招生。1970年,学校被撤销,建设发展了近20年的中南民族学院毁于一旦。在近20年艰难曲折的办学过程中,中南民族学院共培养了各民族政治干部和本、专科高级专门人才6000多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民族院校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2.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时期。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1月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恢复中南民族学院的通知》,同意恢复并重建中南民族学院。复办的中南民族学院在南湖之畔开始兴建,次年政治系、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干训部和预科部等系部开始招生,学校顺利地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发展。1985年春,民族史、汉语史、基础数学、有机化学4个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预科生培养以及民族干部培训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把握发展机遇和人才培养需求,及时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20世纪末,学校拥有涵盖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10个、硕士点16个,实现了多学科融合育人。复办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持续提高,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高校中办学规模及水平位居前列的文、理、工、法、经济、管理、教育等多学科综合性民族高校,为我国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学校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表彰。199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3.高校扩招的全面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面对新形势,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殊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民族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办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大学的办学思路,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等关系,努力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模式上彰显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办学质量显著提升。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1年、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连续获评优秀。200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包括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继续教育在内的完备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先后新建了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游泳馆及教学场所,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院二级管理实验中心15个,办学保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4.内涵发展的质量提升时期。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实施,以及“双一流”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追求内涵发展、凸显育人特色的发展阶段,民族院校也迎来了以创新驱动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主要矛盾转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教育与合作大势所趋、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乘势提高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践行办学宗旨,更好地发挥独特功能,既是民族院校面对的严峻现实,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内涵式发展为关键,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走特色化、开放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发展战略,推进大学章程实施,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在民族工作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共建院校;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先后获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全国百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示范基地。

二、70年砥砺奋进的卓越成就

70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生办学理念,明晰办学思路,彰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书写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史的华彩篇章。

1.创生民族高教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是构建大学现实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战略基石。创办民族院校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厘清民族院校的本质特征、功能定位、宗旨使命、发展模式等核心问题是民族院校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

70年来,学校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为什么办民族大学”“办什么样的民族大学”和“如何办民族大学”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探索和深刻把握民族院校的本质属性、社会责任、特殊使命、价值追求、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规律,扎实推动学校发展始终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相联系,始终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始终和开发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相契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性、导向性、独特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办学理念,即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坚持政治立校,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把解决民族问题、服务民族工作作为民族院校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四个服务”办学根本不动摇,立足“两个大局”,胸怀“两个大计”,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院校建设发展的历史方位、战略高位,始终把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民族院校办学治校的光荣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院校办学治校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把占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阵地作为民族院校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始终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职能;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动摇,以中华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始终把培育、弘扬“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精神作为民族院校熔铸大学文化精神的必然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动摇,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始终把“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民族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

2.创新民族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思路是一所学校发展战略中顶层设计的核心要素,引领着学校科学发展,影响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自建校以来,学校为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稳定,为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民族院校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紧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的办学道路,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学校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进入新时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对接,“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长江经济带、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等,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征程。这都要求学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工作创新、国家战略需求为发展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扎实践行民族院校初心使命,努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自然宽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民族院校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新时代学校的发展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学校事业发展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四个服务”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3.创建立足校情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指向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问题,具有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发展性、导向性等基本特征,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民族工作规律、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相结合,坚持走富有自身特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不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内涵质量提升上,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向以及在发展路径选择上,一以贯之地立足国情校情,准确把握自身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胸怀民族教育使命任务的重托,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和特殊使命,确定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始终把“标准”定格在让党放心和让人民满意上,把“质量”聚焦在各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上,把“特色”书写在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把“水平”体现在服务党和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助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上。坚持把笃定宗旨使命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把握民族院校办学宗旨的特定性;坚持把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后备库”的重要作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核心位置,发挥“样板田”的作用;坚持把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摆在关键位置,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坚持把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大熔炉”的作用。

4.创造跨越发展办学成就。学校牢牢把握政治立校、团结兴校、特色荣校的价值立标,聚焦为党和国家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追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质量提升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为支撑,以科研创新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优化办学条件为保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一是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成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70年来,学校累计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15万余人,人才培养成果入选在北京展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二是学科专业建设提质竞进,学科布局更趋合理,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理工学科专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型硕士点。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化学、药学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8个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前70%。现有本科专业88个,有14个国家级和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门国家级和48门省级一流课程,获“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项目12项。三是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增强,成为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振兴的重要阵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提升学科、促进教学、服务社会”原则,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实施“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力、原始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科学研究的支撑力和贡献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71项,其中8项实施转化。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1个,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立项论证,获批2个湖北省创新群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动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民族地区发展签订横向合同465项,合同经费8456万元。学校驻村扶贫工作队连续5年受到湖北省政府通报表彰。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拓展,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坚持开放办学,构建更加多元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合作交流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学校对外开放格局。“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累计新签署合作协议45项,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校级合作协议9项,在项目合作、科研平台构建、留学生招生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能力。累计派出教师出国访学交流480余人次,派出68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共招收培养留学生1341人次。

三、70年艰辛探索的宝贵经验

中南民族大学70年发展历程,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民大人不懈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特色较为鲜明、办学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70年发展历程,中南民族大学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致力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贡献智慧和力量,凝练形成了具有民族院校显著特色的办学经验,为推进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以践行宗旨为立校之本。本是根源、依据。立校之本就是办学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回答的是办学“因何而生、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院校因党而生、因党而兴,始终与祖国共进、与民族同兴、与时代同行。从创办初衷和发展历程看,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和民族工作大局既是民族院校兴办的基本依据,也是其办学宗旨和价值追求。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弦歌不辍。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办学治校的目标和根本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自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教育;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党的领导不弱、政治属性不变;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办学治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步入新时代,中南民族大学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回答好“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民族大学”的时代命题,勇于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努力奏响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强音。

一是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事业发展的永恒课题,既是保证正确办学方向,使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民族工作、推动教育发展方面的先进性优势,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生需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各环节,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擦亮政治底色,赓续红色基因,自觉遵循“四个服务”的基本原则,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之以恒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政治责任。要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点,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的育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职责所在,是民族院校立校之本、育人之魂、发展之根。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将其贯穿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纳入学校章程和事业发展规划,融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要素齐全、体系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测评体系和评价体系,做到职能职责向主线优化、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深入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社会需求,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学校发展同“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能力和社会贡献力。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荆楚大地,把学校发展融入湖北高质量发展,融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积极服务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进各族人民的心中,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以人才队伍为强校之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对高校而言,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战略性资源。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指标。伴随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一个时期更能成就人才。近年来,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等重大工作以来,全国高校人才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民族院校由于在学科均衡发展、高端学术平台建设、人才体制上存在劣势,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面临巨大外部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综合改革和长远发展。尽管如此,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中南民族大学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显著提升,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奋进新时代,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工作政策、搭建聚才引才平台,通过引进与培养双轮驱动、师德师风与业务素质双向并举、全面考核和分类评价双管齐下,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学校发展和教师管理的全过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对标一流师资队伍水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坚持引育并举,统筹兼顾办学规模、学科特色、发展方向、师资结构等因素,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健全梯队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汇聚一批具有强大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一批具有一流水平的优秀人才、一批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青年英才;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解决民族工作实际问题,围绕原始创新和重要科技领域,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

二是建设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一体推进专业教师队伍与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服务队伍的教育、培养、管理、使用。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育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师生对机关服务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管理服务质量、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考核。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各方协同,积极构建校院联动、多方协同、联合聚力工作机制,推动校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经常联系一线,关心关注师生群体,着力解决学院发展难题,助力基层补齐短板、突破瓶颈。丰富服务载体,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管理服务部门以卓越的管理促进治理创新,以一流的服务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三是健全人才队伍分类评价体系。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推进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健全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围绕落实“三全育人”、服务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担当构建管理服务队伍分类评价体系。

3.以学科建设为兴校之源。学科是高校发现、应用、传播知识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各类办学功能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大幅跃升的“助跑器”,是学校入流入圈、特色发展快速推进的“催化剂”。上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民族院校同步走上了学科建设的快车道,特别是在2002年,教育部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估以后,重点学科由重点大学垄断的局面有所改变,其他高校的学科建设相较以往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迎来了发展机遇。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部署了高校“双一流”建设,为民族院校改革发展、提质进位提供了难得机遇。

在几十年的建设历程中,中南民族大学注重发挥特色学科优势,通过“以点带面”,对有限的宝贵资源进行集中配置,优先发展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实现了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现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富有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培养大批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受制于整体办学水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结构布局、均衡发展、学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方面,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与新时代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学校要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整体提质竞进。

一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加快调整学科结构,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强化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优化学科调整机制,积极调整学位授权点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稳步发展学术学位,加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和建设,持续实施“博士点培育计划”。聚焦地方国计民生领域和重点产业,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提升学科内涵式发展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产业急需的重点学科,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按照“分层建设、重点突破”建设思路,着力提升学科竞争力。统筹推进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建设,聚焦优势资源,坚持扶优扶强、强化特色、统筹兼顾、整体提高的原则,做到学科组织“四个集中”、明确队伍建设“六个导向”,重点抓好“七大工程”。即教师向学科团队集中,学科团队向硕士点、博士点集中,硕士点、博士点向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平台集中,学科平台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培育学科集中。学科队伍建设以基地为导向,以重点实验室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导向,以大师名师为导向。实施好学科模式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工程、拔尖人才引领工程、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协同创新工程和创新文化建设工程。

三是完善学科保障机制。完善资源保障机制,按照学科层次和类型,建立相配套的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支持政策,强化投入与产出的绩效挂钩机制,强化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学科动态管理模式。推进学科管理体制改革,以一级学科为平台、二级学科为主干、学院为主体,不断推进校院二级管理科学化改革。优化学科评价体系,科学设定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坚决破除“五唯”,在自评基础上加强同行评估和国际评估。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促进资源共享、相互监督,加强学科数据和评估信息挖掘,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4.以特色品牌为荣校之策。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相对持久稳定办学特性、办学风格和发展方式。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需求。民族院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弘扬大学传统等方面,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既有许多相同和相通的“共性”,也有体现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重要承担者自身的“特色”。而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特色就是坚持政治立校、突出政治过硬,并始终书写在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这既是民族院校的创办初衷,也是民族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70年来,几代中南民大人励精图治、两次创业,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中,战胜重重困难,突破发展瓶颈,通过长期艰苦的办学实践探索,培育形成、巩固发展一批有影响、可借鉴的特色办学品牌,圆满完成办学任务,极为不易,更应倍加珍惜。在新起点上,彰显已有特色,凝练应有特色,深入实施特色荣校战略,坚定走好特色办学之路是办好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要牢固树立特色意识、质量意识。特色就是发展方向,质量决定事业成败。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基地、智力支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彰显学校特色优势。质量是特色的基础和保证,要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办学治校的主题,统筹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要深入实施“四融入、四品牌”特色发展战略,即将特色发展融入人才培养,打造育人育才的品牌;将特色发展融入科学研究,打造创新引领的品牌;将特色发展融入社会服务,打造助力发展的品牌;将特色发展融入文化传承创新,打造传承发扬中国精神的品牌。将特色发展融入人才培养,打造育人育才的品牌,就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享的精神家园;将特色发展融入社会服务,打造助力发展的品牌,就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特色发展融入文化传承创新,打造中国精神的品牌,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5.以民主法治为治校之道。民主治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进程的具体实践。坚持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民族院校不断加强法治工作,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深化法治理念、构建规章制度体系、保护师生权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高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进一步加强高校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势在必行。

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把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贯穿融入到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民族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要全面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校院两级议事机构的议事规则。

三要以大学章程为统领,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办学治校系列规章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确保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

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奋力推进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四个特别”特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办学民族特色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多元民族
完美的特色党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