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2021-04-17 22:43贾成祥
中医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阴阳万物生命

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任何一种文化精神都是在经历了反复的历练和长期的积淀以后形成的,而一种文化精神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儒家中和思想正是这样一种文化思想。中和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既是远古先民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创造,也是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理论建构,是民族特色极为鲜明的原创文化。在儒家文化元典中,从《周易》《尚书》,到《诗经》《礼记》乃至《春秋》,无不表现出中正和谐的思想理念。先秦诸子典籍对“中”“和”思想的论述非常丰富。从中可见,中和思想对万物化育生成、人生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维系、人类未来生存等都有着超时空存在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这一价值也体现在中医从认知生命、诊疗疾病到养生防病的整个过程。

1 中和思想的内涵

1.1 “执两用中”“执中致和”“中”自从引申具有了中央、中心、中间、中正、不偏不倚之义以后,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的价值存在,凡“中”就好、凡好必“中”,已经成为规律的存在。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就自然地追求“中”,成为一种方法论。如《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允执厥中”就是指言行要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吃饭穿衣、为人处世、天子之居处、国都之建造、国家之管理、天下之治理,凡事都考虑是否符合“中”的原则。

古代文献中,多有“中”与“和”相对举的现象。《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2]。”人们逐渐认识到“中”与“和”之间的关系及其价值和意义,概括地说,“中”是“和”的基础和根源,“和”是“中”的存在和表现。“中”与“和”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存在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从“执两用中”到“执中致和”。执中,表示所采取的正确方法;致和,反映所实现的理想目标。

1.2 历时的纵向的“和实生物”《国语·郑语》记载,伯阳父不仅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而且进一步论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其中的“杂”也就是“和”。异质事物的充分融合、有机融合而生成新的事物,而这种有机融合就是“和”。“和”是事物得以生成和繁衍的基本条件,古代典籍多有论述。如《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3]。”《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淮南子·泰族训》进一步论述说:“天地四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4]。”尤其是《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5]。”把“和实生物”的思想理念与人类生命的生成结合起来,探求的结果是生命之源在于“和”。

《中庸》指出:“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1]。”认为“和”是普天之下无所不通的“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跟老子所谓“道生万物”一样,伯阳父提出了“和实生物”的思想。而且《道德经》揭示“道生万物”的内在机理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无异于说,“和生万物”是对“道生万物”的进一步诠释。《淮南子·天文训》解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其中的“三”就是“和”,就是“阴阳和”。《淮南子·氾论训》云:“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4]。”揭示了阴阳异质相合和而化育生成万物的重要规律。

1.3 共时的横向的“和谐共生”儒家孜孜以求的是对秩序的维护,其中和思想正是维护秩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种思想包括对立双方关系的处理、多元因素的协调。

1.3.1 中和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这种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周易》《道德经》这些中国哲学经典看来,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世界。阴阳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互根互用。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一切事物当中,“所指无定在”,所指无不在。

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承认对立的普遍存在,有阴必有阳,有刚必有柔,有清必有浊,有幽必有明,有喜必有怒。但在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当中,认知的重点不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更看重的是矛盾双方的互补和统一。斗争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双方最终要走向统一,这种对立双方的统一就是“中”“和”。宋明理学家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6]。”“对”指矛盾的对立面;“仇”指对立面的斗争。而对立面斗争的最终化解是以“和”为条件的。这里的“和”正是太极图所表达的精神,正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就像阴阳鱼的形态,在共同生存的世界里,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在太极哲学里有阴盛阳衰、阴消阳长,总是不断调节平衡,创造着和谐世界,古人称之为“阴阳自和”。

1.3.2 中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整体性、统一性、系统性。中和思想首先是建立在整体性基础之上的,而整体性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于天地万物而言,“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于人之思想而言,“和”就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周易·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所谓“弥纶”,就是统摄、涵盖、综括、贯通之义。《易》不仅统摄、涵盖而且演绎和模拟着天地之间全部的存在形式。《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伏羲八卦就是建立在对天地万物进行观察的基础之上的,画出来的八卦也是“类万物之情”的,并且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1]。”其中,天道、地道、人道,无所不包,存在于一个有序的系统之中。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是对天地万物整体性、统一性、系统性存在的精辟之见,“和而不同”既是中和思想的重要内涵,又是处理天地万物复杂关系的重要的方法论。

2 中和思想的特点

中和思想的特点也就体现在“中”“和”二字本身。

2.1 中正、适度的原则中和思想要求认识和解决问题要注重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取其中,就是要恪守中正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做到适度而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程颐解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进一步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所谓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以中为原则,以中为规律。中是不可改易的永恒的天理。孔子说:“过犹不及。”凡事只有做到“中”,做到无过无不及,才是正确的。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这就是提倡、赞扬中和之美。《论语·述而》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这正是孔子在中和思想指导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当然也是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赞扬。

需要指出的是,中正、适度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就是所谓的“时中”“随时以处中”。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对人体美所做的描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丽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其中体现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和谐的美学原则。而这个“东家之子”到底多高却不得而知。所以说,中和之美是超时空存在的永恒的美。

2.2 和谐、统一的原则中和思想的目的是包容矛盾而相融为一。中和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相互对立的事物以及思想能够协调相处、多元统一、和谐共生。

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没有多样性,就没有统一性,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基础,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也日益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物质文明将会逐步走向同质化,但在制度和精神这些文化的深层结构上依然是多样性的,这是因为,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源于各种因素的积淀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别林斯基指出:“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文化正是以其多样性才不断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里,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彼此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才能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更简单地说,就是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所说的“和而不同”。

3 中和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中和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诊疗观、养生观。

3.1 中和思想与中医生命观中医对生命的认知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7]。”这就是说,气是生命的本质。后世的中医名家也纷纷论述:“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医律法门》)。“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天非此气不足以养,人非此气不足以生”(《医方考》)。“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

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也是世界的本体。而气分阴、阳,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而阴、阳之气最终能够化生生命的根本在于“和”。万物都形成和起源于“阴阳和”。《庄子·田子方》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天论》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这些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从“执两用中”到“执中致和”,然后“由和而生”。中—和—生,三者之间,构成了两重条件结果关系:“中”是“和”的条件,“和”是“中”的结果;“和”是“生”的条件,“生”是“和”的结果。这是生生之道的要义。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说:“阴阳必得中然后能和,然后能育万物。”只有“中”,才能“和”。又在其《潜虚》中说:“阴阳不中,则物不生;血气不中,则体不平;刚柔不中,则德不成;宽猛不中,则政不行。中之用,则至矣乎。”可见,“中”是多么的重要。而“生生之道”所谓的“生生”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使生命生成,二是使生命生存,三是使生命孳生。这就从实际上回答了生命从何来、生命归何处以及来去之间的存在问题,揭示了生命的整个轮回过程。“生生不息”是生命发展的无限与永恒,而“中和”是“生生不息”的基础与动能。

3.2 中和思想与中医疾病观既然生命源于“阴阳和”,那么阴阳失调就是产生疾病的关键所在。中和思想在中医病因学中的反映表现为“失中为病”“失和为病”。《黄帝内经》认为时气失常、情志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度都属于失中的表现。《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5]。”阴阳失和,就会导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平阳秘”是阴阳处于中和的状态;“阴阳离决”是阴阳处于严重失和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5]。”《吕氏春秋·尽数》云:“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如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8]。”太过的五味、太过的情志、太过的六气,都是致病的罪魁祸首。“生病起于过用”是《黄帝内经》关于病因理论的重要观点,也是中医病因学的基本观点和突出特点之一。“过用致病”大致可以包括饮食不节、饮食偏嗜、七情太过、劳逸过度、药物过用等。

3.3 中和思想与中医诊疗观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路径在于调和阴阳。生命根源于“阴阳和”,而且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生命健康的基础是“阴阳和”。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和”被打破而导致的阴阳失和。既然阴阳失和或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所在,那么,“致中和”,使失和的阴阳恢复其“和”的状态,就成为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所以中医防治疾病在于调和阴阳,所谓“调其不调”“和其不和”。这是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医中的应用。

就中医用药本身而言,其基本理念仍然在于中和。“中病即止”和“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病用药这一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则是儒家的中和思想。因为“不及”则不足以疗疾,而“过当则伤和”。古人尤其强调“中病即止”,张仲景《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说:“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9]。”不仅“下药”如此,“中病即止”,不能过而失度的思想理念一以贯之于医治疾病的汗法、吐法、下法、补法等各种方法。刘禹锡深谙其中奥妙,基于治疗疾病服用药物的整个过程,得到重要的启迪,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小品文《鉴药》(即从服药中得到的借鉴),其中明确指出:“过当则伤和。”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则多有以“中和”名其方者,如《鸡峰普济方》《活幼心书》《医方简义》都有“中和汤”,尽管其药味不同、配伍有异,但均取“中和”之义,无不体现“中和”的思想和理路。还有《李时珍传》记载李时珍所开具的“附子和气汤”,虽然是谐“父子和气”之音,浸透了更加浓厚的人文意蕴,但其核心的理念依然是“和”。《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经典方,也是伤寒少阳证基本方,清代柯韵伯称之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10]。而在医圣张仲景的方药中更是常常可以看到中和思想的应用。在传统方药中对药的使用,除了相助之功,还有相制之效,或寒温相配、或收散相配、或升降相配,都是用来防止顾此失彼以兼顾双方,究其思想之根源,不外中和之理念。

3.4 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5]?”“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思想理念,治未病就是养生。《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从养生说起,指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这一著名的养生法要,成为指导后世养生的纲领。

深入分析整篇文章,其中所言无外乎“中”“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从根本上说就是“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从根本上说就是“和”,包括心和、人和、天和。中医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因此,从根本上说,养生就是养气。《吕氏春秋·尽数》说:“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8]。”所谓“精神安乎形”就是形神合一,气定神闲。而养气的根本在于养心,所谓“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养生的根本在“和”,不论是与心和、与人和,还是与天和,都是中和思想的具体化。《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2]。”“心和平而不失中正”所包含的中和思想正是儒家所谓“仁者寿”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阴阳万物生命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服药先分阴阳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