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园林微景观在科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1-04-18 23:32陈瑜之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课程

陈瑜之

[摘 要]科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教学新思潮、新方法,将微景观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中,并结合苏式园林艺术展开创意教学,适当地丰富和创新了科学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将微景观环境生态保护的教学理念与其训练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科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能充分提醒教师,要始终注重对学生的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培養。

[关键词]科学课程;苏式园林;微景观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19-02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甚至影响着人类的长远发展。将微景观这一教学媒质引入小学科学课堂,将科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唤醒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实现对学生环保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将苏州地区特有的园林建筑特色融入微景观课程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课程,符合当今科学学习所倡导的STEAM模式。

STEAM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cience(生命科学)、technology(科学和技术)、engineering(艺术和工程)、arts(工程和艺术)、mathematics(艺术和数学)。STEAM的教育理念是集生命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我校自主开发了苏式园林生命科学专业STEAM校本基础课程《一景一世界》,这本教材作为我校微景观教学课程的指导教材,主要是结合中国苏式园林的特点,围绕苏式园林植物微景观设计与园艺制作的主题展开微景观的教学。在设计微景观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大胆地采取了跨学科与实践相融合的微景观设计教学理念,将生命科学、美术、信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合起来,在苏式园林植物的种植中充分融合了生命美学的微景观设计和园艺理念,并结合陶艺、3D打印等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一、小学科学苏式园林微景观课程教学现状

对模型景观设计的爱好者而言,微景观模型是针对现实景观环境的一种缩小呈现,是在保留原有景观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制造而成“模型”。

笔者在研究中巧妙地利用了造型苔藓及多种水生植物造型来设计微型建筑布景,将常见的多种水生植物,加上各种造型苔藓、树木篱笆、砂石、迷你手办等制作成妙趣横生的微型建筑景观,让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简单纯粹的现代都市奇幻童话世界中,逃离了热闹喧嚣的现代繁华城市,心也仿佛变得舒适起来。微景观通常可以在敞口的透明玻璃容器内建模,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玻璃瓶,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场景下形成的微型自然生态系统。微景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意艺术布景方式,其实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很多年,现在慢慢地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艺术热潮。

基于近年来大热的STEAM教学,在我校自主开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命与科学校本课程《一景一世界》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微景工坊”俱乐部。“微景工坊”俱乐部主要参考苏式园林微景观布局的形式和结构,利用3D打印、陶艺绘制等技术,精心设计并制作具有苏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园林微景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微景工坊”俱乐部的课程逐渐地辐射至各个班级、年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苏式园林地方性微景观课程。此课程依靠我国苏州园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科学、美术、信息等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在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科学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爱科学、爱健康生活、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二、苏式园林微景观应用到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大背景下,提高中小学生对于环境权益保护的意识已刻不容缓。在科学课堂中,依靠各种科学教育手段,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一定的环保理念和良好习惯,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并能为中小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现行的教科版科学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充分体现了环保的重要性。在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中,涉及了诸多有关环境权益保护的科学技术课题,如生活垃圾的分类、废物利用、污水处理等。在微景观制作课程中,将“变废为宝”与微景观制作实践合理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环保理念充分地融入具体教学中,对科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苏州本土的有效材料和资源,如青石板路面的沙砾、太湖石、水葫芦等,将其融入科学实践课程中,指导学生制作微景观。废旧物品制作材料并无贵贱好坏之分,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废旧材料的重新开发及综合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材料融入环保教育课程中,既是对环保教育活动的大力宣传,也能够解决废旧材料处理不充分的自然环境问题,对于全球自然环境的生态健康保护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实际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微景观学生都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去研究和实践,这样的微景观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科学教学所倡导的STEAM的教学理念。新型的微景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每个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知行统一的集体协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关怀素养,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微景观科学教学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的有效助益。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成就感。如2018年12月的“园林镜像”展示活动被“引力播”《姑苏晚报》等多方媒体争相报道。此外,我校苏式园林微景观作品的身影还出现在园区艺术工坊展览上,社团成员设计的园林微缩盆景引得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啧啧称赞;社团成员在各大区、市级赛事中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微景观的制作过程中,从开始准备微景观制作材料,到微景观故事的构思,再到微景观的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在考验着学生的创意思维。因此,学生在开始进行微景观制作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熟悉微景观制作的步骤;二是微景观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应符合微景观的故事构思;三是思考如何将废旧物品在微景观制作过程中进行更好地处理和利用。这些思考都有助于中小学生微景观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领域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新思潮、新艺术,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丰富和创新了教学内容,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造力。“学会设计创意”的理念是本研究领域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之一。将自主创造意识培养的基本理念与训练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教学中,也能更好地提醒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4.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但现在的学生认识的大多是苏州的现代化与科技化,而忽略了它含蓄内敛的传统美。通过苏式园林微景观的制作,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对家乡的美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他们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城苏州,从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当前严峻的国际环境形势,基于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将微景观教育融入普通的学科教学中,逐步发展学科教育。

在今后的课程研发中,我校会继续深入研究苏式园林微景观项目,并添加植物琥珀等创意课程,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将家乡文化传承和发扬。同时,我们也要逐步拓宽视野,将微景观系列教学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生命科学校本课程越发宜古宜今,精彩纷呈。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科学课程
对中国初中科学课程的几点认识
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科学教育课程与活动
对《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