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2021-04-18 13:35殷季元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4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思辨能力小学体育

殷季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新颖、高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了教育教学的活力。小学武术教学应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教材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多元解读、反思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73-02

一、思辨能力在武术教学中的价值

1.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思维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助推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知识素养的提高,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思辨,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反思,又是学生对自身的反思。要改进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武术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就要先用科学的教学思想武装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究、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武术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和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使他们长大后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时,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提问的环境和兴趣,为学生提供批评和反思的机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促进学生良好表达习惯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独特人格的塑造。

二、武术教学中缺乏思辨氛围的原因分析

1.武术教材内容滞后

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武术运动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如养生功能、德育功能和技击功能是许多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所没有的,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一个好的体育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应只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但是,一些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敏感性,缺乏挖掘教材的意识,习惯性地把现有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没有自己的探究与创新,导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备课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质疑的态度和批判性的眼光对待与分析教材内容,用自己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许多教师在备课时缺乏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对相关内容的辨析不够,只浮于教材内容 的表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理解的表层内容以模棱两可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武术。

2.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后进行动作演示,学生模仿学习教师的动作,然后独立练习。这样教学,由于学生受限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思维的碰撞和师生的交流互动,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没有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不愿意探索知识,导致思维固化,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传统的教学和指导与学生的学习心理、个性不相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感,抗拒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而传统的武术教学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产生冲突。

三、武术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1.启发思辨——学习并總结思维方法

武术课最忌讳的就是说教。武术课堂上基于学生的思维与辨析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不断展示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思辨性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通过辩证的事物观,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事物。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设问,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阻碍和问题,只有在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候就会表现积极,思维也是最为活跃的。因此,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复杂的真实问题时,表现出能够创造性地分析、较快形成解决思路、迅速做出决策、快速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可迁移的素养,是思辨能力培养学科育人的追求。这种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发展的,中间的重要载体就是情境素材。因此,真实、具体、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真正表现的机会。

例如,在小学武术教学过程中,将音乐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将武术音乐、武术口诀、弟子规、三字经等文学经典与武术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使武术攻防搏击的节奏得到很好表现,展现武术的美感。同时,教师应灵活、适时使用语言艺术,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技能,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高要求。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人格魅力,不断感染、激励、吸引学生。

2.深化思辨——分析质疑并多元解读

目前,我国武术教学已陷入规范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对问题的反思。教材内容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范本。事实上,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创新表达视角,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相互分享,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大胆提问,创造性思考,挖掘体育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一过程的前提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立情感,提高学习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各种武术学习方法,改变他们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即让学生敢于通过个人和小组展示来表达自己。对于不敢提问的学生,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如教学武术五步拳的组合动作时,教师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五步拳的步型和手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几组动作连接起来呢?

(2)引导活动探索。

教师在学生思考几分钟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发挥,创编自己喜欢的武术动作或武术组合动作,并在小组内讨论发现的问题,然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3)讨论反馈问题。

师:下面,老师展示一下五步拳的整套动作,请大家探讨学习并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对表演精彩的小组及时给予奖励。通过此项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自信心,使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展示思辨——反思并阐述观点

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运动技能进行学习和反思,这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反思是为了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补充不完整的信息。同时,学生思维的结果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而课堂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最佳舞台。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武术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参与目标方面,教师要通过故事、语言、音乐等手段,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进行武术运动,乐于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和魅力;二是在运动技能目标方面,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武术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武术动作,熟悉武术运动的特征;三是在情感认知目标方面,基于思辨能力的培養,营造武术课程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和勇武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敢于与教师和同伴沟通,交流更加活跃,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好武术动作的自信心,从而发挥个性,学会创造性地思考。

总之,小学武术教学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教材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多元解读、反思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水莲.思辨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问题的延伸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

[2] 张路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转向与教学转变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3).

[3] 梁鼎昌,李培隆,程晟.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3).

[4] 周鹏.文化自信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反思[J].青少年体育,2020(02).

[5] 易志成,林上湖.体育课堂教学多元新文化浅析[J].教学与管理,2020(06).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思辨能力小学体育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